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1950s~1990s期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Zea mays L.)根系活力随播种后天数的变化可用高斯模型作较好地模拟,根系活力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后降,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籽粒灌浆期(播种后67~74天)达到高峰;上层(0~20cm)根系活力高于下层。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活力增强,在40~100cm根层和生育后期更为突出。对根系生长的高斯方程积分,求得“根系活力日积”(RVDI),当代品种各生育阶段的RVDI远高于1970s和1950s品种,且在灌浆期间(播种后67天至90天)这种差别最大。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ATPase活性随品种更替呈递增趋势,且在距离植株10~15cm的横向空间内活性提高最大,当代品种在10~25cm的横向空间内ATPase比活性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早籼稻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南方稻区品种更替过程中大面积推广的18个早籼稻代表品种为材料,按高秆品种、矮秆品种、矮抗品种、优超品种4个演变阶段,采用常规栽培方法研究其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演变,产量、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均有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变化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每穗粒数的增加是着粒密度改良所致。农艺性状与年代的回归分析表明,生物量与株高在1980年后有增加的趋势,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决定早籼稻产量的农艺性状为生物量、株高、收获指数和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1950 s~1990 s期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Zea mays L.)根系活力随播种后天数的变化可用高斯模型作较好地模拟,根系活力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后降,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籽粒灌浆期(播种后67~74天)达到高峰;上层(0~20 cm)根系活力高于下层.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活力增强,在40~100 cm根层和生育后期更为突出.对根系生长的高斯方程  相似文献   

4.
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王庆成  牛玉贞 《作物学报》1996,22(2):223-227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改变株型的方法,比较了原型(平展型)与改型(紧凑型)玉米不同密度的群体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改型群体光合速率比原型平均提高17.2%,籽粒产量增加5.3% ̄8.6%。抽丝期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2)。改型玉米群体内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分布比原型相对的“均匀”,是群体光合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认为玉米作物的优化群体结构为紧凑型玉米个体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不同株型品种的高产潜力及群体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高产潜力大的株型品种,建立相应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发挥株型品种的最大生产潜力,是玉米高产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推出株型不同的玉米良种,并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有关株型品种的高产潜力及群体光合特性研究尚少。现将这方面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要】 以不同深松方式和施氮量下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变化为研究内容,从群体角度探讨深松与施氮对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深松与施氮均可使平均相对叶面积指数(MR-LAI)增加,在N2(纯氮225kg/hm2)水平时MRLAI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N1{纯氮112.5kg/hm2)和N3纯氮337.5kg/hm2)。通过深松可提高各施氮水平的MRLAI。适量增施氮肥可使LAI增长速率和群体光合势(LAD)增加,施氮量过高使LAI增长速率和群体LAD下降。深松并结合施氮,能更好地促进群体总LAD的增加,深松处理间对群体总LAD的增加作用T2(隔行深松)大于T1(行行深松)。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柱栽培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推广玉米品种(Zea mays L.)根系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演进特性.研究表明: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SOD、 CAT、 POD等保护酶活性提高,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玉米品种更替的过程伴随根系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衰老缓慢.当代品种根系SOD、 CAT活性在生育后期  相似文献   

8.
选用新疆近30年不同年代(1990s、2000s、2010s)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大面积主栽品种,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其冠层开度、叶倾角、冠层光分布等指标,明确品种更替及产量提高过程中棉花冠层结构的变化特征,为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棉花品种更替及产量提高过程中,不同年代品种生育期相差不大,2010s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盛铃期至吐絮期,2010s的主栽品种冠层开度相对较适宜,光吸收率比1990s和2000s的品种平均高1.06%和5.95%,且生育后期冠层开度、冠层光吸收率均能维持较高水平。2010s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比1990s和2000s的品种平均高11.51%和15.59%,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随品种更替叶倾角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叶倾角与叶片面积呈负相关。因此,随着棉花品种更替,目前推广品种生育中后期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开度,光吸收率维持在90%左右,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大是其冠层结构和光合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玉米品种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对于作物适应干旱逆境意义重大,光合电子传递和气孔行为是作物光合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玉米上有关它们之间的组合响应干旱胁迫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2个主推玉米品种陕单609和郑单958生长在自然光和4个干旱胁迫下的干旱棚内,对其叶片的光系统II(PSII)的电子传递功能和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显著下降,而伴随着胞间CO2浓度(Ci)上升,显示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因素所致。JIP-test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下2个品种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OJIP)中出现了K-band,说明光系统II(PSII)放氧复合体(OEC)受到抑制和PSII供体侧与受体侧电子传递不平衡;同时干旱胁迫下反映从PSII供体侧到PSI末端受体电子流的荧光参数显著改变,损伤了光系统II和I之间光合电子传递链,限制CO2同化。品种间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重度干旱对郑单958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比对品种陕单609大。以上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干旱下玉米品种叶片Pn下降归属于光化学活性的衰退;陕单609光合机构的耐旱性强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0.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群体光合和其它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抽丝授粉期,通过不去叶、去穗上所有叶、去穗下所有叶和去整株叶的处理,研究了改变源-库比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后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粒数减少,粒重降低,成粒率下降,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浓度下降。去叶效应的大小顺序是:去整株叶〉去穗上所有叶〉去穗下所有叶。单株籽粒产量减产的最大的是去整株叶,平均减产87%;其次是去穗上所有叶,平均减产51%;去穗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花粒期群体光合性能与高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4,他引:61  
董树亭  高荣岐 《作物学报》1997,23(3):318-325
对两个高产潜力不同的玉米品种,在两种肥力条件下的研究表明:高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和高肥处理的植株,花粒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慢,高值持续期长。高产品种群体呼吸速率亦高,但群体呼吸占群体光合的百分数低,群体干物质净积累率高。  相似文献   

12.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9,自引:12,他引:79  
董树亭 《作物学报》1991,17(6):461-469
研究了高产麦田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开花前后达最大值。大播量、大群体前期群体光合上升快,高峰期进入早,后期下降迅速;小播量,小群体则有利于后期群体光合能力的提高和保持。群体光合速率受单茎的发育状况、叶面积指数及光能截获率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株型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通过人工改型的办法测定5种不同密度下的群体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的不同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高密度下影响更明显.改为紧凑株型后的最高群体光合速率及其最适密度高于平展型,平均群体光合速率改为紧凑型比改为平展型的高19.09%.玉米最佳茎叶夹角为10°,最适叶向值为64.63.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玉米产量的提高部分归因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但过高的种植密度使冠层中下部叶片光照条件变差,致使单株生长速率降低。因此,如何缓解该条件下群体光合与单株光合性能的矛盾成为当前玉米高产栽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种植密度为105 000株hm–2的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及半紧凑型玉米品种金海5号的群体光合速率(CAP)、叶面积指数(LAI)、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对不同程度去叶的响应,以期为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稳定或提高单株生产力探讨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为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提供借鉴。开花后3 d分别2个品种做不同程度去叶处理,包括去除植株顶部2片叶(S1)、4片叶(S2)、6片叶(S3),以不去叶植株为对照(S0)。结果表明,去叶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群体透光率(LT),然而S2和S3处理显著降低了LAI,增加了生育后期的漏光损失,不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致使其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较低;去除植株顶部两片叶(S1)可显著提高籽粒灌浆期间CAP并延长LAI高值持续期,形成较高的籽粒产量,而过度去叶(S2和S3)则显著降低产量;花后52 d,郑单958 S1处理CAP较对照升高12.49%,而金海5号则升高23.08%;随去叶程度的增强,花后0~26 d内各去叶处理穗位叶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S0,但之后S1处理表现出较优的单叶光合特性。S1处理穗位叶自花后13 d起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可见,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去除植株顶部2片叶可有效调控两株型玉米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穗位叶光合特性及活性氧清除能力,能较好地协调高密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且对半紧凑型品种金海5号调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3的群体光合(CAP)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但生育前期豫麦49的CAP高于周麦13,而开花后周麦13有明显优势.两品种的群体叶源量(CLSC)具有与CAP相同的趋势.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CAP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h左右.不同穗型品种不同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9  
在67 500株 hm-2、90 000株hm-2和112 500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701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上层截获率、群体光合(CAP)和群体呼吸(CR)、干物质积累量均提高;而叶绿素含量、穗位叶层和下层PAR截获率则降低。在67 500株 hm-2下,宽窄行与等行距处理相比无显著优势。但在90 000株 hm-2和112 500株 hm-2密度下,80 cm+4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穗位叶层的PAR截获率、花后群体光合速率(CAP)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行距处理(等行距、70 cm+50 cm和90 cm+30 cm);而群体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比值(CR/TCAP)则显著低于其他行距处理。说明在较高密度条件下,80 cm+40 cm的宽窄行配置有助于扩大光合面积、增加穗位叶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提高群体光合速率、减少群体呼吸消耗,从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了当前推广的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常规测定技术,对其部分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根系活力、群体光合速率和物质运转分配等特性的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此三种生理特性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品种间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的高低。大穗型品种平均单茎根系活力和单茎光合速率同小穗型品种相比存在较高优势。  相似文献   

18.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7,他引:74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开花期达最大值.紧凑型品种在适宜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易获高产,平展型品种在适宜低密度下,大喇叭口期上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平展型品种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产群体光合最适叶面积指数紧凑型品种6-7,平展型品种4-5.玉米开花后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生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