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 ,其病原为副粘病毒 ,我们临床上曾遇到 1例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我县张集乡某养鹅场 ,于 2 0 0 0年 3月 2 8日从盐城某地购进苗鹅 80 0 0只 ,12日龄注射了小鹅瘟血清 ,2 0日龄时成活率达 98%。 4月 19日起陆续发生死亡 ,到 5月 6日死亡 3 0 0多只 ,5月 7日用 5 %氟哌酸拌料 ,青、链霉素肌注 ,无效。 5月9日来我站就诊。2 主要症状口流粘液 ,精神萎顿 ,蹲地不起 ,拉白色、浅绿色稀粪 ,少食或拒食。病程后期有的出现扭头、抑头等神经症状 ,病鹅体重明显减轻。3 剖检与诊断经先后剖检 10多只病死鹅 …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冯超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6):264-266
玉林市城区附近的某种鹅场发生了一种引起雏鹅急性死亡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以拉白色带有少量的气泡或青色的粪便为主要特征 ,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发病率高达 95%以上 ,死亡迅速 ,病死率达 1 0 0 %。经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并发沙门氏菌病。1 流行病学该场于 2 0 0 0年从四川引进种白鹅 2 50羽 ,两年来坚持自繁自养 ,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疫情。2 0 0 2年 9月 6日 ,有 1 3 0羽雏鹅于出孵后第二天开始发病 ,一周后死亡 1 1 7羽。紧接着 ,第二批雏鹅 1 70羽也发生类似的疫情 ,死亡 1 63羽 ,损失惨重。第三批 1 53羽雏鹅也于 9月 1 7日开始发病 ,1 …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 ,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 4~ 2 0日龄的雏鹅 ,传染快而病死率高。我们在 1 999年1 2月诊治了一起小鹅瘟病例 ,现将这次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我局于 1 999年 1 2月 3日晚从玉林某养鹅场购进第一批鹅苗共 3 1 5只 ,又于 1 2月 4日购进第二批鹅苗共 3 0 0只。购苗后第二天开始出现病鹅 ,到 1 2月 1 6日止共发病 2 0 0多只 ,发病率达 3 4% ,病死率高达 98%。2 临床症状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消失 ,呆立于一隅。有的病雏鹅饮食后又马…  相似文献   

6.
鹅副粘病毒病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副粘病毒病是鹅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市新城、十二圩、马集等乡镇的鹅群中陆续发生此病。主要表现为 :拉白色、红色稀粪 ,后期粪便变为绿色、恶臭 ;肠道粘膜散在分布多量黄色或灰白色豌豆大小的痂块 ,剥离后呈出血面或溃疡面。主要发生于 1月龄以上鹅群 ,最早 2 0日龄即已发病。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 对本市 8户发病鹅群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 ,发病日龄都在 30日龄~ 6 0日龄之间 ,病程 2~ 7天 ,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较高。8户 1 85 0只鹅发病 2 6 9只 ,死亡 1 31只 ,发病率为 1 4.5 1 % ,病死率为 48.7% ,病鹅…  相似文献   

7.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1型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鹅地区。此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7%和18.2%,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多年来,此病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阻碍了养鹅业的发展。2011年12月,扬州邗江区某个体养鹅专业户发生了一起雏鹅副粘病毒病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邗江区某个体养鹅专业户,2011年11月从当地购入1500羽苗鹅,第2d注射了抗小鹅瘟血清。在饲养到2周龄  相似文献   

8.
鹅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不是禽流感病毒,而是鹅败血嗜血杆菌。主要发生于4 5日龄以内的小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江苏省新沂市城郊某专业户曾某家发生了一起苗鹅流感病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1999年4月6日上午,某农户从山东购入雏鹅15 0 0只,下午给雏鹅注射了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在饲养到8日龄时,该户苗鹅开始发病,当天发病6 8只,死亡2 2只。第2天发病鹅增加到10 8只,死亡4 9只。第3天早晨注射氯霉素,口服敌菌灵,当天死亡95只。继续用药治疗,第5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最后统计发病率4 5 %,死亡率2 9%,…  相似文献   

9.
合肥郊县一农户饲养商品鹅 5 0 0只 ,至 40日龄时发病。病鹅拉白、绿色稀粪 ,死亡增多 ,甚至出现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经过流行病学的分析、病理诊断 ,最后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病。1 发病情况该农户于 2 0 0 2年 1月 2 0日引进商品鹅苗5 0 0只 ,饲养至 39天时 ,开始拉白、绿色稀粪 ,并陆续出现死亡 ,整群发病率达 70 .9% ,共死亡 1 0 9只 ,死亡率为 2 1 .8% ,出现神经症状且不能康复的为 36只 ,占 7.2 %。该农户先后用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 ,收效甚微。2 临床症状病鹅精神沉郁、呆立 ,羽毛松乱 ,翅膀下垂 ,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饮水 …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6月 ,我市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幼鹅拉稀 ,严重的拉血粪 ,呼吸困难 ,内脏有白色坏死点 ,肠道有纤维性结痂。该病发病快 ,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给养鹅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了解 ,对发病鹅群曾用氟哌酸、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根据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现将其发病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 2 50 0多只 ,于 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 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 ,由原来每天吃 90 0kg料减…  相似文献   

11.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等不典型的鹅副粘病毒病,给诊治带来了困难。现将吉林省某养鹅场暴发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养鹅厂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有雏鹅  相似文献   

12.
2000年7月我市辽中县某养鹅专业户王某从外地引进4000只雏鹅,雏鹅饲养8日龄后开始陆续发病死亡.曾用多种抗生素和小鹅瘟血清治疗,未见好转,1个月后仅剩200只.后经我站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我市某种鹅场于2006年2月21日,3月20日,3月22日,分别购进雏鹅1000羽、2000羽、1000羽,共4000羽。第一批和第三批雏鹅均在20日龄用鸡新城疫L系疫苗进行饮水免疫,每羽雏鹅用2~3羽份,以预防鹅副粘病毒病;第二批2000羽雏鹅刚进场时健康状况欠佳,未进行免疫。结果,用鸡新城疫L系疫苗免疫过的二批雏鹅,健康状况正常,而未进行免疫的这批鹅,于30日龄(4月22日)开始发病,每天死亡50只左右,截止4月28日,已死亡300多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病初就用左旋氧氟沙星、土霉素、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4.
2 0 0 2年 1 0月 ,我县某镇李某购进一批雏鹅 ,没有给鹅群免疫接种 ,加上饲养管理不善 ,致使鹅群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验诊断 ,确诊为雏鹅副粘病毒与球虫混合感染 ,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了病情 ,挽回了损失。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 0月 2 0日 ,我县某镇李某 ,购进 1日龄雏鹅 3 68只 ,当时没有给雏鹅群免疫 ,1 0月 2 9日雏鹅群开始发病 ,次日死亡 3 0只 ,李某即采用广东某市研制的抗小鹅瘟血清给鹅群注射 ,同时用环丙沙星饮水治疗。 1 0月 3 1日死亡 3 5只雏鹅 ,至此 ,雏鹅死亡率为 1 7.7%。…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病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 4~ 2 0日龄雏鹅。病变主要特征是肠道严重渗出性炎症 ,有时黏膜大面积坏死、凝固、脱落 ,在肠内形成堵塞性栓子。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 2 0 0 2年 ,我市某养鹅户购进16 0 0只鹅雏 ,饲养到 6日龄时 ,爆发了小鹅瘟病。1 发病情况  2 0 0 2年 5月 2 8日我市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16 0 0只 1日龄鹅雏 ,6月 2日开始发病 ,到 6月 7日 ,计有 335只雏鹅发病 ,死亡 2 95只 ,发病率 2 0 .9% ,病死率 88.1% ,病程3~ 5d。经诊断确诊为小鹅瘟。2 临诊症状 病初个别雏鹅未见任何症…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1月 14日 ,大安市两家镇两家村两家屯某养禽户养鹅 6 4只 ,日龄为 130d ,于 11月 14日起突然发病 ,持续 4周 ,发病数 34只 ,发病率为 5 2 .9% ,死亡 2 8只 ,死亡率为 4 3.7% ,给养鹅户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经诊断是一种以消化系统为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特征的鹅副黏病毒病 ,此病在我市尚未有过报道和记载。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11月 8日 ,两家屯某养鹅户在两家镇同兴村宫围子屯田国良和薛要海家购入种鹅 39只 ,11月 11日在两家镇两家村东两家屯郭明源家购种鹅 2 5只 ,共计 6 4只 ,其中母鹅5 2只 ,公鹅 12只。鹅舍为全封闭…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辽宁省锦州市某养殖户饲养雏鹅820只,3日龄时用小鹅瘟弱毒苗滴眼免疫,免疫后第2天开始大批发病、死亡;第6天死亡减缓,共死亡550只,死亡率67.1%.发病期间给予恩诺沙星饮水治疗,未见疗效;该批雏鹅的种蛋来源为自家种鹅,但在留取种蛋前从吉林省某地引进新种鹅10只.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5~ 7月份 ,哈尔滨市平房区共有 16个鹅群中相继发生了鹅副黏病毒病 ,而且形成地方流行。大至 2 80d的产蛋鹅 ,小至 5日龄的雏鹅 ,无论日龄大小都有发病。但日龄越小对鹅副黏病毒病越敏感 ,且死亡率相对较高。 16个鹅群总共约 35 0 0 0只鹅 ,发病率为 6 7% ,死亡率为 87.5 %。1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食欲降低、饮水量增加。发病初期排白色粪便 ,后期呈水样黄色或绿色粪便 ,病鹅蹲伏甚至瘫痪 ,食欲降低或废绝 ,重症则出现死亡。有的病鹅出现瘫痪现象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 3~ 5d或 7~ 8d不等。临床上日龄大的很少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3~ 5月 ,在天长市境内以及周边地区1 5日龄以内的鹅群中发生一种致死率高的新型传染病 ,其症状与小鹅瘟、鹅的鸭瘟、鹅沙门氏菌病相似。但用各类抗菌素治疗 ,小鹅瘟高免血清注射 ,30头份鸭瘟弱毒疫苗接种均不能取得疗效。随着病程的进展 ,患病雏鹅陆续死亡 ,致死率达 90 %左右。我们将病料送扬州大学农学院兽医院检验 ,结合临床症状、病死鹅剖检 ,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1 发病情况天长市城西十八集乡戴某家养的 1 0 0只雏鹅 ,是 2 0 0 1年 6月间从山东省买来的。回来饲养 7天没异常反应 ,8日龄时陆续发病 ,请当地兽医治疗 ,虽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