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7,32(1):36-37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弱性娇,相对于一般鱼类来讲,其生命力较弱,极易在养殖、运输等过程中死亡。造成金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病害、鱼体损伤以及水质、水温、环境等变化超过金鱼的耐受程度等。如何搞好健康养殖,提高金鱼养殖经营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金鱼生产经营者孜孜以求的经营技巧。  相似文献   

2.
皮肤发炎充血病是金鱼和热带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流行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最近几年来,一些金鱼生产单位和个体养鱼户要高产而采取密养的办法,加上忽视防病措施等原因,此病日益严重,威胁到观赏鱼养殖事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此病的症状、流行情况以及作者多年防治  相似文献   

3.
王文彬 《水产养殖》2005,26(5):40-41
金鱼是变温动物。相对于一般鱼类,生命力较弱。在运输中较易死亡。在养殖经营中如不掌握好金鱼的运输技术。势必降低其成活率,给养殖经营带来较大的损失。造成金鱼运输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鱼体损伤以及路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超过金鱼的耐受程度等。本文结合实际谈一谈金鱼运输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鱼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与水温、光照、溶解氧等因子密切相关,特别是水温表现尤为明显。金鱼在不同生长期对水温要求不尽相同,金鱼对水温陡变也很敏感,容易引起不适或生病,甚至死亡。连阴雨容易引发金鱼生病,高温高湿、低气压造成溶解氧降低容易引发金鱼浮头。鉴于金鱼养殖和气象要素息息相关,本文建议气象部门开展金鱼养殖基地气温与水温相关性以及其他气象要素对金鱼养殖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并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相关气象要素预报,为养殖户管理、提高趋利避害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金鱼和其它养殖鱼类一样,也会发生多种鱼病。金鱼个体小,又娇嫩,一旦发病,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即使治愈,也往往留下缺陷,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对金鱼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积极治疗。1 金鱼发病的主要原因1.1 水温水质不良 金鱼对水温、水质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此范围便可能发病。水温急剧升降,温差超过5℃以上,或水温超过金鱼生存温度的上限或下限,金鱼都会得病或死亡。鱼的残饵、粪便过多,水质肥,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色过浓,又不及时换水,水质逐渐恶化,溶氧量减少,鱼便发病。  相似文献   

6.
金鱼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鱼类,起源于中国,至今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金鱼天生娇嫩,常养殖在小水体鱼池或水箱中,易受不良生态条件影响而感染各种疾病.金鱼一旦生病,轻者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死亡.因此,对广大金鱼养殖者来说,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控制鱼病发生和蔓延,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苏州、扬州、南通、徐州,并列为江苏省四大金鱼产地。从上世纪80年代初,南通每年均向上海观赏鱼出口商提供大量优质金鱼,南通养殖的金鱼在品质上已被国际市场的进口商所接受。几十年来南通金鱼养殖户虽然有增也有减,但提供的商品质量还是稳定的,笔者每年都去南通收购金鱼,现将南通金鱼养殖的一些模式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南通金鱼养殖最早在城南段家坝姚家园一带,那时仅几户人家养殖,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上世纪70年代末,金鱼养殖作为一种家庭副业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当地居民利用屋前屋后的一些菜…  相似文献   

8.
郑雷 《科学养鱼》2011,(2):70-71
金鱼是我国传统养殖品种,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而养鳗业持续低迷,大量养鳗场荒弃。如何利用现有鳗场水泥池,寻找新的替代养殖品种,一直是许多水产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仙游县于2009年引进金鱼鳗池精养项目,当年即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金鱼水泥鳗池精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钦东 《齐鲁渔业》2007,24(2):18-19
气泡病多发生在池塘养殖的鱼苗、鱼种阶段,但随着池塘精养高产面积的不断扩大,成鱼养殖阶段也经常发生。另外,工厂化温流水养殖的罗非鱼和小面积金鱼的养殖中也易患此病。特别是水花下塘不久,气泡病危害最严重,鱼苗越小越敏感,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亡,成鱼有时也可造成大的死亡损失。笔者在多年从事鱼类病害防治工作中对气泡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作如下介绍,以降低该病的发生。1气泡病的产生原因气泡病是由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所引起,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在每年5月至8月夏季高温季节,常常会因管理不当造成金鱼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以及现场调研,总结出夏季金鱼的养殖及管理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在养殖生产中参考。1养殖池条件1.1养殖池选择与建造选择土壤矿物质丰富、微碱性、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池,壤土为好。水质清新无污染天然河水或地  相似文献   

11.
王新 《科学养鱼》2005,(5):57-57
近几年来,金鱼皮肤溃疡病是影响我市金鱼苗种成活率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2004年5~6月份金鱼养殖基地苗种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达85%以上,死亡鱼苗2000余万尾,损失严重。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弱性娇,相对于一般鱼类来讲,其生命力较弱,极易在运输中死亡。造成金鱼运输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鱼体损伤以及路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超过金鱼的耐受程度等。如何提高金鱼运输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金鱼生产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孜孜以求的经营法宝。现结合实际谈一谈金鱼运输的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养殖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池塘封冻与甲鱼冬眠期较长,人工养殖甲鱼在每年越冬期间均出现体质衰弱及大量死亡现象,笔者分析养殖甲鱼越冬死亡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一、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 1.水质原因 一方面,池塘封冻时间过长,水体与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金鱼的故乡,是金鱼的原产地,远在唐朝就开始将金黄色的野生鲫进行"家化"养殖,这是金鱼人工养殖的起源[1]。金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与养殖历史,也是我国观赏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深受人们喜爱。金鱼的活动、摄食、生殖、生长和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对金鱼的养殖管理进行适时的调整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被农业部命名为“金鱼之乡”的河南镇平,其“神游”牌金鱼畅销国内外。为提高镇平金鱼的品位和档次,保持镇平金鱼品牌,我们从2001年至2004年,利用3年的时间,针对金鱼繁育生产中亲体产后死亡较多,后代变异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技术研究,并在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繁育技术要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州 《水产科学》2004,23(7):31-32
采用降温、防感染处理和加强营养等方法对野生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产后护理,使野生亲鱼产后的成活率达到75%,人工养殖亲鱼产后成活率达到100%。暗纹东方亲鱼产后死亡的一般原因多为鱼体受伤、催产不当、忽视产后亲鱼护理所致。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亲鱼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金鱼颜色五彩纷呈,形体千姿百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贵州省金鱼养殖主要存在面积零星分散、技术不规范及品质偏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鱼养殖效益和规模化发展,笔者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与总结,提出养殖技术改进措施,提高了贵阳市金鱼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现将3年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鱼在我国养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家庭养殖金鱼形式一般分为三类:池塘养殖、庭院式养殖和水族箱养殖。一、金鱼的选择1、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  相似文献   

19.
大连浮筏养殖太平洋牡蛎死亡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调查了大连地区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的新、老海区的水文、水质、浮游生物以及大量死亡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引起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死亡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金鱼的养殖     
金鱼是从鲫鱼演变而来,但金鱼不是鲫鱼,我们在养殖中就是按照每个品种的不同特征进行养殖和挑选,或者叫定向培育,在介绍金鱼养殖前把金鱼与鲫鱼的主要区分特征罗列如下: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但金鱼不同于鲫鱼。鲫鱼是普通而丰富的鱼类,在我国各地的天然淡水水域均有分布。绝大多数鲫鱼体表呈现银灰色,头小吻尖,侧面看,略呈三角形,体侧扁,有胸鳍、腹鳍各两个,背鳍、臀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