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管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的TOC测定IBV-M41株的ID50,结果用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备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高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D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2.
IBDV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朱瑞良,张绍学,唐珂心,牛钟相,孙蕙兰,柴家前,常卫山,徐海花(牧医系)关键词:SPF鸡,人工接种,IBDVPATHOGENICITYOFIBDVTOSPFCHICKEN¥ZhuRuiliang;ZhangShaoxue...  相似文献   

3.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母源抗体(MAb)的雏鸡于21日龄首次免疫,效果良好;带MAb的鸡胚于18日胚龄接种IBD弱毒苗,雏鸡出壳后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  相似文献   

5.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杜立新李善刚(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关键词:嵌合体;鸡;转基因中图法分类号:S831.2PRODUCTIONOFCHIMERASINTHECHICKENBYTRANSFEROFEARLYBLASTODERMALC...  相似文献   

6.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组织块贮存时间测试王立群,聂晶(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宣世纬(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TESTONDURATIONOFSTOKINGTISSUEFORCULTURINGCHICKEN...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地区分离的IBDV变异株GC902进行了SPF鸡胚,CEF和SPF鸡的致病性,理化特性,与标准I型毒CJ801BKF株的抗原相关性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GC902株经SPF雏鸡连传5代,F5代囊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引起部分鸡胚死亡,未死亡胚矮小,发育不良,全身可见出血,头部水肿,肝脏呈大理石花斑样病变,坏死,或呈绿色,脾肿大。接种14日龄SPF雏鸡后4天法氏囊开始萎缩,至20天时仍严重  相似文献   

8.
四倍体耐寒黑菜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四倍体耐寒黑菜的选育刘惠吉,王华,华明义,薛萍,陈沁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南京210095;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222001)BREEDINGOFATETRAPLOIDCOLD-RESISTANTCULTIVAROFPAKCHOIHEICAI¥L...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添加剂对AA仔鸡增重影响THEAFFECTCHINESEMEDICINECOMPOUNDADDITIVESONAACHICKENSWEIGHTAUGMENT范天舒,郭贵强,杨贵军(哈尔滨市动力区农业局)(东北农业大学兽医系)从20几个处方中筛...  相似文献   

10.
鸡无鱼粉日粮氨基酸代谢平衡试验张桂芝黄宝华赵荣兴高秀萍刘瑞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关键词:鸡;鱼粉;日粮;氨基酸;代谢平衡中图法分类号:S816.2METABOLICBALANCEDEXPERIMENTONAMINOACIDINFISH-M...  相似文献   

11.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毒株最佳配比试验,将BJ836毒株与BK912毒株按病毒含量分别配成a,b,c,d,e5种不同配比疫苗,免疫14日龄SPF雏鸡,免疫后14天进行IBDVI型强毒CJ801和变异株强毒1084A的攻击。结果表明:BJ836与BK912为e配比值疫苗对CJ801或1084A毒株的攻击保护率达90%以上,表现出最好的免疫攻击保护效果。该毒株配比可作为研制该二价活疫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发校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4AF1、6DH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 blotting试验中,4AF1、6DH62株单抗牧场卉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  相似文献   

13.
鸡的噪声轻化术初探刘子清,马玉忠,张斌,王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关键词:噪声轻化;鸣管;鸡中图法分类号:S831PRELIMINARYSTUDYONDEVOCALIZATIONOFCHICKENS¥LiuZiqing;MaYuzhong;Zh...  相似文献   

14.
从某疫区的鸡腺胃病鸡群中分离到H_(95)毒株,在SPF鸡胚稳定传至15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_(50)=5×10(-5.5)/ml。用病料和鸡胚尿囊液毒分别感染试验鸡,均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典型病理变化。病料和H_(95)鸡胚尿囊毒提纯的病毒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均具有典型冠状病毒形态。病毒液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破相应的抗体所抑制。采用率抗、多抗介导的间接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交叉反应表明,H_(95)株与IBV行密切的血清学关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了H_(95)毒株的免疫原(S_1)基因,经southern转印和IBV的S探针检测均呈阳性。结果表明,从腺胃病变型鸡群分离的H_(95)毒株属冠状病毒科IBV成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甘蔗磷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基因型甘蔗磷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初报万美亮邝炎华(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642)PRELIMINARYSTUDIESONTHEKINETICSOFPHOSPHORUSUPTAKEBYSUGARCANEOFDIFFERENTGEN...  相似文献   

16.
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分离江苏地区若干鸡场的29株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CFZ,TOB敏感,耐药率为0,对NEO,KAN,GEN,PIP耐药率约为6.9%,CTN,13.79%;CMP,34.48%,对STR,COS,VAN,ERY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5.52%,72.42%,82.76%,93.10%,待检菌株多药耐药现象严重,有27株(93.10%)有2种或2种以上药物耐药,多药  相似文献   

17.
IBV地方分离株致病原性和血清学分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6株分离自国内不同地方的IBV流行株分别感梁SPF鸡,对气管和肾桩进行系统病理观察,发现6株IBV在至于致病原性和组织嗜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QD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损伤,并伴有相对较轻的肾脏损伤,其余5株对肾脏损伤较为严重地呼吸道损伤相对温和。用气管环组织培养交叉中和实验(SN)和SAS软件对6株分离毒进行血清学分型研究,结果显示QD株属于M型,ZZ、GZ属于T型,而TJ、DL和YC株是不同于M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解毒剂进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除草剂解毒剂进展评述叶非,李柏,徐宝荣(东北农业大学基础部哈尔滨150030)ANTIDOTES-CHEMICALAPPROACHESFORIMPROVINGHERBICIDESELECTIVITYANDCROPTOLERANCE¥YeFei;LiB...  相似文献   

19.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1、4AF1、6DH8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blotting试验中,4AF1、6DH82株单抗特异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SA测定,各株单抗40h培养上清效价达10-2~10-4,第7天腹水效价达10-5~10-6,4AF1、6DH8与所试7个IBV标准株及2个IBV分离株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昌果沟遗址粟(Setaria italica)碳化粒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昌果沟遗址粟(Setariaitalica)碳化粒的发现傅大雄(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麦类研究室/重庆市630716)DISCOVERYOFTHECARBONIZEDMILIET(SETARIAITALICA)KERNELINCHANGGUOGO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