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蓑蛾的为害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3-9025
[目的]研究大蓑蛾的为害症状及与其他种类间的识别,并探讨对其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调查大蓑蛾在田间的为害症状并与其他常见蓑蛾进行比较;分析大蓑蛾不同防治方法的特点,并总结几类常见蓑蛾的防治措施。[结果]大蓑蛾寄主广泛,主要以幼虫为害;白囊蓑蛾与茶褐蓑蛾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喜集中为害;茶小蓑蛾幼虫咀食叶片,使之斑驳破烂。大蓑蛾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为辅;白囊蓑蛾与茶褐蓑蛾在发现虫囊时应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另外可以施用化学药剂;茶小蓑蛾防治适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结论]该研究可为蓑蛾类昆虫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蓑蛾的鉴别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连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99-8500,8546
[目的]研究大蓑蛾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及与其他种类蓑蛾的区别,并探讨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为害症状。[方法]观察大蓑蛾发育期形态特征并与其他种类蓑蛾进行比较;调查总结大蓑蛾与其他常见蓑蛾的发生规律;观察记录大蓑蛾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征。[结果]蓑蛾类成虫性二型,雌蛾无翅,触角、口器、足均退化,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护囊中;雄蛾具2对翅,飞行迅速;幼虫能吐丝营造护囊,并能负囊而行,探出头部蚕食叶片,蛹化于囊袋中。大蓑蛾在华北、华东、华中2年发生1代,广州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蓑囊中越冬。大蓑蛾寄主广泛,主要为害梨、苹果、桃、葡萄、石榴等多种果树、林木花卉及农作物,主要以幼虫为害。[结论]该研究可为蓑蛾类昆虫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俗名大袋蛾;吊死鬼.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李、梅、板栗、葡萄等果树,以幼虫蚕食叶片,造成孔洞或仅留叶脉,对果树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4.
<正> 茶蓑蛾又名避债虫,属鳞翅目、蓑蛾科,主要危害茶树、油茶以及桑、栗等多种植物。 一、发生与危害特点 茶蓑蛾在我县1年发生1-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取食,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幼虫孵化,全年以7、8月份危害最为严重。茶蓑蛾雄成虫有2对翅,在羽化后从护囊下端的排泄孔飞出,蜕变成蛾;雌成虫无翅,羽化后仍留在护囊内,并交尾产卵于护囊中蛹壳内。  相似文献   

5.
<正>山阳县是陕西茶叶主要产地县之一,盛产陕西名茶"天竺翠峰"。茶树害虫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蓑蛾又叫袋蛾、避债虫。幼虫咬食茶树叶片,重发生时可将茶树树叶食光,严重影响山阳县茶叶产业的发展。1茶蓑蛾1.1形态特征。雌成虫蛆状,无翅,体长12~16mm,黄褐色。雄成虫体白色。幼虫体色由肉黄渐至紫褐色,胸部各节的  相似文献   

6.
开展南大蓑蛾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仿生制剂防治有效,在不同虫龄期防控,对有效减轻南大蓑蛾危害和降低因虫害而造成林木受危害的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差异显著。于南大蓑蛾幼虫低虫龄期早期防治是提高对该虫防治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有机蓝莓园大窠蓑蛾的有效生物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4种目前常用的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活性最高,LD_(50)为2.15×10~6PIB/m L,4种生物药剂对大窠蓑蛾幼虫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50%,以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防效最高,为94.17%。[结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作为防治大窠蓑蛾幼虫的首选药剂,建议在7~9月进行喷药,即在大窠蓑蛾幼虫期的2~3龄以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森林虫情调查发现一种善于伪装、不易察觉的林业害虫-蓑蛾,文章介绍了蓑蛾的虫态、危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茶褐蓑蛾是鲁东南茶区常见害虫。本文介绍了茶褐蓑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茶褐蓑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肉桂林区新发现的害虫——肉桂蓑蛾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对肉桂被害症状作了介绍。选用桂虫灵乳油防治该虫效果显著,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哈尔滨白猪初生仔猪19头和东北民猪初生仔猪6头的皮肤结构及毛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大体解剖和一般组织学的初步观察。在躯干部测量了八个部位的皮肤厚度。各部位的厚度不同,哈白猪为0.439—0.774毫米;民猪为0.63—0.9毫米。两猪种的皮肤最厚部位均为腰荐背部;最薄部位均为腹下部。民猪腹下部皮肤比哈白猪腹下部皮肤为厚,其它各部位皮肤厚度的均数差异都不显著。表皮薄,厚度较一致。表皮可分为生发层、粒层、明层和角化层。真皮的乳头层与网状层分化不清,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乳头,少数地方形成乳头的雏形。网状层的胶质纤维细而短,排列疏松,细胞成分比大猪的密度大。毛囊比大猪的细得多。毛根比大猪的稍细一些。毛囊和毛根的分层结构与大猪相似。胸侧部皮肤内有汗腺存在。皮脂腺极少,只显始基。竖毛肌较发达。在测量过的几个部位中,二猪种的毛由长至短依次为:(1)颏腺部窦毛;(2)眶上部长毛;(3)鬐甲部;(4)额部;(5)胸侧部;(6)肩臂部及腹侧部;(7)臀部。比臀部更短的毛没有测量。二猪种有五个部位的毛均数差异显著,民猪的长于哈白猪的。颧乳头有2—3根窦毛。民猪头部的毛流比哈白猪的复杂一些,其它各部位二猪种相似。对全身各部位的毛流分别绘图,按照毛流的方向不同分成许多区,并予以命名。仔猪毛流类型有:(1)点状分散性毛流;(2)点状集合性毛流;(3)线状分散性毛流;(4)线状集合性毛流;(5)旋毛;(6)逐渐半分散性毛流(为作者新命名)。在不同个体的颈胸腰荐背部正中,一般有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毛流。  相似文献   

12.
恶霉灵在合欢离体快速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欢的子叶、下胚轴、根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浓度恶霉灵(HMI)及其它不同激素配比的改良培养基上,观察恶霉灵对合欢离体快速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恶霉灵对以上三种外殖体无诱导愈伤组织的作用。在单独加有3mg/L HMI和加有3mg/L HMI BA(0.5mg/L) NAA(0.01mg/L)的MS培养基上能诱导愈伤组织芽的分化,并对离体单株有增殖壮苗作用,效果优于单加BA和KT。恶霉灵浓度为0.3mg/L时能诱导再生苗生根,且具有促进根毛产生的作用,NAA和IBA不能诱导根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天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针对内蒙古自动区大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内蒙古绰源地区两年一代代占93%,一年一代占7%。1995年调查发现落叶松毛虫的世代在东北及内蒙古有三种情况: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呼玛县、新林、松岭等地区的落叶松毛虫为两年一代;2.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伊春、佳木斯等地区以南为一年一代;3.内蒙古的绰源、绰尔及黑龙江省的北安、德都、带岭等地区为一年一代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量控水的方法 ,研究不同秧龄期水稻旱育秧与湿润秧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湿润秧相比 ,旱育秧植株健壮 ,单株分蘖多 ,干物质积累丰富 ;叶面蜡质层增多 ,气孔开度减小 ,叶脉气腔退化 ,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 ;地下部根系发达 ,白根数和根毛显著增多 ;根尖细胞体积小 ,排列紧密 ,裂生间隙组织不发达 ,根系生理活性强 ;旱育秧具有明显的根系活力和发根优势 ,栽后 4 8h内新发根数是湿润秧的 2~ 3倍。但随旱育秧秧龄的增大和水分亏缺的加剧 ,植株形态学上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 ,根系生理活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实验材料取自8头成年驼的14个部位。结果表明,驼表皮平均厚度为106.50微米,真皮平均厚度为4.88毫米.表皮与真皮的平均厚度分别均比 D.G.Lee 等所报道的要厚.驼表皮和真皮的结构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似,但其腺体的结构和分布与其它家畜的描述有些不同,毛及毛囊的排列和结构与其它家畜也有差异。骆驼皮肤最明显的特征是毛囊的排列,它们成群埋在网状结缔组织内,呈卵圆形,大小不一.毛囊群由2—6根粗毛组成,粗毛有独自的毛囊,每一毛囊有皮脂腺和汗腺。粗毛周围有2—6束绒毛,每束绒毛由4—12根绒毛组成.可见双峰驼的粗毛数目、绒毛束的数目和每束绒毛的数目均比D.G.Lee 等报道的数目要多.  相似文献   

16.
光周期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光周期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影响,调查了恒温条件下9种不同光周期组合(D∶D,L∶D=2∶22,L∶D=4∶20,L∶D=8∶16,L∶D=16∶8,L∶D=20∶4,L∶D=22∶2,L∶L,CK)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的发育历期和蛹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周期对幼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当光周期中的光照时数为0~16h时,1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其发育整体程度除L∶D=8∶16、L∶D=20∶4、L∶L外,均随光周期中光期时数的增加而提高。除L∶D=20∶4外,其它光周期对2龄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均较弱,对2龄幼虫发育进度的影响基本一致。幼虫的存活率随光周期的光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在L∶D=8∶16和L∶L却相对较低。除L∶D=4∶20,其它光周期对化蛹率影响均较弱,对化蛹历期无显著影响。光周期并不能完全使幼虫停滞发育,对其蛹期发育影响较小,适当延长光周期的光照时数可提高幼虫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毛虫是中国南部的重要松毛虫之一。以Pinus langbianensis Chu为食和以Keteleeria evelyniana为食的幼虫在形态上及发育上均有重大差异。 在安宁,幼虫主要取食Keteleeria evelyniana,每年发生1—2代。越冬后的幼虫在5—6月间化蛹而后在6—7月间发育成熟羽化。第一代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分化:大部分幼虫生长缓慢而以幼虫越冬,其余的幼虫在四龄后生长迅速,于8月底化蛹、羽化,第二代幼虫于9月中、下旬孵化而以三龄幼虫越冬。引起分化的原因还不明了,应予深入研究。我们设想至少应追索到第一代幼虫孵化之前,因为在7月以前孵化的同一母虫的幼虫都可以产生分化。 这一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了13种杀虫剂,每公斤“621烟剂加5%DDVP40毫升的试验在野外进行,死亡率高达90%。其他:50%phoxim 1:15000,90%Trichlorphon 1:15000,50%嘧啶硫磷1:3000,50%Cyanophos 1:5000,30%phosvel1:5000,40%伏地松1:5000,20%MTMC1:500,25%Carbaryl1:250,95%Cartap1:5000,50%Chorophenmidine1:1000,50%Garodona1:600及50%12401:3000倍均在室内进行试验,死亡率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醇化时间与等级的烟叶饲养烟草粉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粉螟青欢取食入库醇化时间为1年的烟叶,低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差的下部烟叶,高龄幼虫喜欢取品质好的中上部烟叶。取食醇化时间为1年烟叶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取食醇时间为2-3年烟叶的幼虫;醇化时间相同的不同等级烟叶,取食中桔二烟叶(98C2F)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下桔二烟叶(98X2F)和上桔二烟叶(98B2F)。  相似文献   

19.
薄荷叶两种腺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扫描电镜及薄切片技术研究薄荷叶的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它们的腺毛原始细胞均来源于原表皮,都经二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1个顶细胞,两者的发生和早期发育相同。以后的发育过程中,由于有的腺毛的柄细胞迅速分化,其顶细胞不再分裂,从而形成单个分泌细胞构成头部的头状腺毛;有的腺毛的柄细胞保持分生组织状态,其顶细胞继续进行多次垂周分裂,从而形成由8个或16个横向扩展的分泌细胞构成头部的盾状腺毛。在腺毛分泌期,盾状腺毛分泌细胞的外壁出现明显的角质层下间隙,其中充满挥发油,而头状腺毛无明显的角质层下间隙。因此。薄荷腺毛发育中丙细胞分化状态决定其腺毛的类型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1、4AF1、6DH8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blotting试验中,4AF1、6DH82株单抗特异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SA测定,各株单抗40h培养上清效价达10-2~10-4,第7天腹水效价达10-5~10-6,4AF1、6DH8与所试7个IBV标准株及2个IBV分离株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