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环节,对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真正建立一种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机制;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还可为绿色GDP核算提供依据。因此依据经济、生态、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的发展方向和模式,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北地区的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区域生态退化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三农问题、矿区经济系统的低水平运行、能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失衡等制约生态产业发展的五大问题,提出了陕北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整合的基本思路,即:规划建设和谐的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产业链、生态旅游以及政策创新和相关保障措施等,为探索陕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和实现建设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平朔煤矿露井联采工艺特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工业生态学理论,围绕黑色产业链和绿色产业链着力构建生态产业链网;同时,加强组织管理及服务设施配套,以求煤炭采选区的工业经济及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针对平朔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损益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损益驱动过程是生态补偿价值核算和定价研究的基础,明确生态损益过程寻找驱动来源并度量其生态影响,确定驱动源与生态影响变化关系,可为生态补偿主客体划分和价值核算提供理论和计算依据.从公路建设行为的岩土过程、景观过程及运营过程3个方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分析建设期、运营期的公路建设行为影响源及生态影响,构建生态损益驱动特征的量化分析方法与模型及其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损益的驱动网络,可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定价及价值核算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客观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价值取向的生态脆弱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禁止,而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益。从生态学视角,以产业共生理论、产业链理论分析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机理,并通过陕南产业发展论证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杨以哲  赵杰  郭娜  王梁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92-10994
在论述了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观光农业产生的"三生"效益的基础上,以青岛沽河青青农业生态园区规划为例,分析了理论指导下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实践,重点阐述了园区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建设和"三生"效益分析。该研究可为各地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提升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具体包括构建森林产业链、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科技应用、加大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化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生产组织方式随着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在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文章基于产业演进的理论,采用西藏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西藏产业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不同文明阶段的演进特点和变化趋势。针对影响西藏产业发展的资源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根据产业演进变化规律和趋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构建了西藏产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框架和发展路径:培育产业的生态文化;实施产业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整合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效益;采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开展产业生态教育和产业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生态交错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回顾了生态交错带理论的发展史,从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系统稳定性、生态流和生态场理论、全球气候变化5个方面阐明了生态交错带的研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生态交错带所具有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