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淡水白鲳的染色体数目2n=54,全都为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0m 7sm,染色体臂数(NF)=108.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淡水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2n=44,核型公式为4 sm+26 st+14 t,染色体臂数(NF)=48。雌雄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4.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属鲤形目脂鲤科,种名为短盖巨脂鲤。因体形酷似海水鲳水而被称为"淡水白鲳"。由于其腹部等处有鲜红色彩而被称之为"银鲳"。原产地最大体长达70-100厘米,体重20千克。淡水白鲳食性杂,它除了能援食一般的精饲料外、还能...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黄起荣(长沙市畜牧水产局410001)淡水白鲳学名为短益巨脂鲤,属于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我国台湾省最先从南美引进词养,成为一种食用鱼。1985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从台湾引入广东省东莞市试养,并于1988年人工...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     
《海鲜世界》1993,(3):17-17
淡水白鲳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台湾引进该鱼,1985年引入大陆,目前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养殖。该鱼具有肉质好、体形大、生长快、食性广、产量高、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是一种经济价值高,有发展前景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7.
《江西水产科技》1991,(3):36-36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在淡水属大型鱼类。1985年引入我国大陆,1987年广东人工繁殖成功后,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先后繁殖成功并向较大面积养殖方向发展,已有批量鱼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该品种的特点是:生长快、耐低氧、食性广、产量高、易起捕,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因其体型酷似海水白鲳而得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适应性强、耐低氧等优点,而且体型好看,体色鲜艳,是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淡水白鲳目前在广东等南方省市人工养殖已  相似文献   

9.
<正> 研究鱼类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对探索鱼类的发生、遗传、杂交育种、水质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工作之一。早期研究染色体的方法,多采用压片和石蜡切片,且鱼类染色体一般小而多,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以致数据不尽确切。六十年代后,由于空气干燥法、细胞和组织培养术的兴起和发展,才使鱼类染色体研究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国外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颇多,在25,000种现生的鱼类中,按(1980)的  相似文献   

10.
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大口黑鲈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其2n=46,NF=48,核型公式为2m+2st+42t.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文登市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温泉水进行淡水白鲳越冬培育,取得较好经济效益。2001年5月15日,出池大规格淡水白鲳鱼种15000kg,亩产量达9375kg,实现销售收入25.5万元,利润10.2万元。现将高产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概况淡水白鲳越冬池塘1口,背风向阳,有效水面1.6亩,水深1.7m,池塘东西走向,池塘四周为石头彻墙,池底为泥质,进、排水设计方便合理。2.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0kg进行池塘消毒,其优点是能有效地杀死鱼塘中的野生杂鱼、敌害生物和鱼类寄生虫、病原菌。可以改良底泥,增大…  相似文献   

12.
孙家平 《内陆水产》1993,(1):9-11,18
试验表明,淡水白鲳早繁鱼苗当年可达到商品规格;戍鱼塘套养效果较好,套养的最佳密度为每亩200尾,亩净增产34.7kg,增加纯收入188.57元。  相似文献   

13.
14.
15.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1818)学名短盖巨脂鲤,隶属脂鲤目(鲤亚目)、脂鲤科、脂鲤属,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的大型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邓绪明 《内陆水产》2005,30(6):20-20
淡水白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隶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为热带鱼类,正常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温度为25~30℃。此鱼与罗非鱼一样不能在自然水温条件下越冬。2003年5月中旬.我县从湘南引进8cm左右的鲳鱼苗3000尾,在同欢水库渔场的0.33hm^2鱼池试养,养殖3个月,尾重达到0.5kg以上,最大个体0.75kg,被钓、购一空,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96年6月分两次由海南引进淡水白鲳鱼苗共4万尾,入池三天后计数存活率由40-65%,采用网箱单养,池塘单养,池塘混养三种方式进行试养,当年个体规模达尾重115-350克,网箱单产23.3kg/m^3池塘单养单产876.31kg/亩。利用塑料大棚简易温室和电厂温排水室外越冬均取得成功,存活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淡水白鲳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白娼不耐寒,在北方地区养殖易受低温天气的影响,致使成鱼达不到理想的出塘规格或冻伤致死,为了探索白鲳耐低温能力,为北方地区养殖或越冬保种提供参考数据,笔者进行了淡水白鲍幼鱼耐低温试验。一、试验条件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槽中进行,玻璃水槽长、宽、高分别为1200、600、800mm,设进排水管道,水源为饮用自来水经暴气后引用,槽内装有水温调节器,通过调节器可随意调节槽内水温,并设有20W微型充气泵一只。试验用幼鱼共10尾,引自山东省淡水水产研…  相似文献   

20.
陈中山 《内陆水产》1997,22(9):22-22
淡水白鲳是近几年来推广得较为普遍的优良水产养殖品种。我园于1996年4月30日从珠海引进了规格为4—5cm/尾的淡水白鲍苗种3000尾,在1667m2鱼塘内进行淡水白鲳的单养技术初探。经过70d的快速养殖,平均个体重达325g/尾,最大个体达400g/尾,日增重4.6g,而且成活率在98%以上。试验相当成功。现将技术操作要点小结如下:1做好鱼种放养前的准备1.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深1.5一2.0m,并易于排灌,放鱼前10—15天,应进行彻底清塘和培肥水质。1.2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气候条件较好时运输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