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牡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愈伤褐化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凤丹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在培养基1/2改良WPM+2,4-D1.0 mg·L-1+6-BA1.0 mg·L-1+水解酪蛋白500mg·L-1+L-谷氨酰胺150 mg·L-1+蔗糖30g·L-1+琼脂7g·L-1的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同时研究了愈伤褐化抑制,结果表明,以1/2改良WPM为最佳基本培养基;PVP和植物凝胶的效果最好,褐化指数分别为31.11%与30.00%;黑暗、低温、较短的继代周期都能不同程度的减缓愈伤褐化。  相似文献   

2.
以牡丹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牡丹子叶、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②牡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Ca2+;③牡丹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5 mg.L-1+NAA 1.5 mg.L-1+Vc 500 mg.L-1;④在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1Vc或去除Cu2+,具有较好的抗褐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涌金莲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涌金莲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一直是其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地涌金莲未成熟雄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和不同抗褐化剂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消毒的外植体其污染率为0%,且褐化率和褐化指数均显著低于消毒后的外植体;6-BA在地涌金莲愈伤组织诱导中起主要作用,浓度为2 mg·L-1、3 mg·L-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能显著降低褐化指数;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VC)混合液、表面添加VC均对地涌金莲褐化未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姜汁和阿魏酸对抑制愈伤组织褐化有较好的效果,48.5 mg·L-1的阿魏酸能显著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使愈伤组织分化率达17.9%,较对照的2.9%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刺五加1年生茎、叶柄和嫩叶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NAA和6-BA组合的WPM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初代培养,并对继代培养中出现的褐化进行抑制。结果表明:嫩叶为最佳外植体,在各激素配比中的诱导率均达到最高,其中添加0.5 mg/L 6-BA和0.1 mg/L NAA的诱导率最高98.2%。在继代培养时,向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活性炭,5 d暗培养继代10 d,能有效降低刺五加愈伤组织的褐化。  相似文献   

5.
牡丹愈伤组织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牡丹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变化规律,以牡丹品种“凤丹”花瓣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电镜扫描的方法,观察了不同培养时间愈伤组织表面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牡丹花瓣愈伤组织类型不同,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同一块愈伤组织上存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继代的时间不同,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继代后15[XC~.TIF]20 d为愈伤组织结构变化最大的时期。初步了解了愈伤组织分化植株的过程,为建立牡丹高效再生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油茶花药培养褐化愈伤组织的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到油茶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褐化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褐化的本质原因,从而确定更加有效的培养技术措施,以普通油茶花药培养中褐化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无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淀粉、脂滴相对较多,而褐化愈伤组织细胞的含量相对较少;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单宁类物质、过氧化物酶含量相对较多,而无褐化愈伤组织的细胞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毛竹愈伤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毛竹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褐变非常严重,直接影响愈伤组织的继代及分化。通过对激素种类、温度、光照及褐变抑制剂等影响毛竹愈伤组织褐变因素的研究,找到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毛竹愈伤组织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乐东拟单性木兰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褐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乐东拟单性木兰成龄树嫩枝茎段作外植体,研究了控制褐变和组织培养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抗氧化剂控制褐变的效果比吸附剂好,以抗坏血酸最好,其次是巯乙醇和二硫苏糖醇。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10mgL-1)、巯茎乙醇(1mL·L-1)和二硫苏糖醇(1 5mg·L-1)使外植体的褐变率分别比对照降低67%、53%和33%。在接种前,将外植体在4℃下冷处理2h,能使外植体的褐变率从对照的35%降低为25%。1 2MS和WPM均是较合适的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在BA1 5mg·L-1+NAA0 2mg·L-1+2,4 D1 0mg·L-1的激素组合下,能诱导出较多的愈伤组织;在WPM+BA1 5mg·L-1+KT0 5mg·L-1+NAA0 2mg·L-1+2,4 D0 2mg·L-1的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的不定芽和愈伤组织;WPM+BA1 5mg·L-1+KT0 5mg·L-1+NAA0 2mg·L-1+IAA1mg·L-1的培养基适合于芽增殖;在1 2MS+NAA0 3mg·L-1+IBA0 2mg·L-1的培养基上,添加15g·L-1活性炭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9.
选取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培养条件下的15个样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其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发现除总酚含量与愈伤组织褐化情况相关外,较高的SOD酶活性与较低的POD酶活性也是导致愈伤组织褐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几种丛生竹愈伤组织诱导与防褐变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佛肚竹、凤尾竹和孝顺竹幼竹的茎尖和带节茎段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和控制褐变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生长调节剂(2,4-D、KT、IBA)的组合中,以2,4-D(2~3 mg·L-1)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大部分外植体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生长良好;2,4-D 2 mg·L-1 KT0.5 mg·L-1能使部分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而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水渍化,易褐变;KT 4 mg·L-1能使个别茎段有愈伤组织产生,但易褐化;KT 4 mg·L-1 IBA0.5 mg·L-1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生长缓慢.添加抗氧化剂控制愈伤组织褐变的效果要优于吸附剂,其防褐化能力:抗坏血酸(5 mg·L-1)>半胱氨酸(100 mg·L-1)>PVP(1 g·L-1)>活性炭(1 g·L-1).在培养基中加入抗坏血酸(5 mg·L-1),使小佛肚竹、凤尾竹、孝顺竹的茎尖和茎段的褐变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1.3%、43.3%、36.8%和62.7%、42.7%、30.8%.外植体在无菌水或半胱氨酸(100 mg·L-1)溶液中浸泡2~4 h也有利于控制褐化.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对控制褐化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野生滇牡丹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2009年对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集中分布中心云南中部至西北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内容包括了滇牡丹生境和群体生长、单株开花状况等。分析了滇牡丹开花物候期及其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等。最后总结了野生滇牡丹种质资源现状,以及适于滇牡丹生长和繁殖的立地条件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了解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现状、地位及特点,从而发现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野生牡丹种质资源濒临灭绝的原因,为今后开展湖北省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梨组培褐化及抗褐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褐化的发生机制、影响褐化的因素以及抗褐措施等方面,对近几年在梨组培上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梨组培褐化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4个滇牡丹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4个滇牡丹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多态性高、稳定性强的10条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96条扩增产物,其中多态性条带有82条,多态性百分比为85.42%;滇牡丹总体基因多样性为0.3438, Shannon 指数为0.5009;通过Nei’ s和聚类分析,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7973,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79.73%,而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只有20.27%,表明滇牡丹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因此,滇牡丹虽然为分布区狭窄的特有种,但是与一些典型稀有和濒危的物种相比,遗传多样性并不低,滇牡丹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呈现狭窄化、缩小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受人为过度采挖,生境受到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15.
周冰彬  陈晓阳  李慧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4):348-350,354
黧蒴栲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现象十分严重。不同培养条件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WPM为黧蒴栲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抗坏血酸(Vc)、活性炭(AC)、聚乙烯吡哆烷酮(PVP)对抑制外植体褐变均有作用,其中,PVP效果最佳,最适浓度为3 g/L。光照条件和温度对黧蒴栲褐变的影响都很大,初期暗培养和降低温度到19℃,能显著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相似文献   

16.
以山草果茎尖及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验,共22处理,3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SH培养基较有利于山草果的培养,外植体在SH+6-BA0.5~2.0mg/L的培养基中有利于顶芽和腋芽萌动生长,萌芽诱导率可达80%以上;继代培养以SH+6-BA0.5~1.0 mg/L+NAA0.1 mg/L培养基的增殖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银杏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银杏种子子叶、幼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银杏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育.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有差异,其诱导率高低顺序依次是子叶、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质地、颜色、生长速度与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及培养条件有很大关系,基本培养基以高含量无机盐的M S培养基为最好;最佳诱导培养基不适合继代保存,褐变极为严重;在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并调整激素种类,可以消除褐变现象,使细胞保持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18.
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中的启动培养、增殖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配方为MS+6-BA2.0mg/L+IAA0.01mg/L+KT1.0,最佳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十NAA0.01mg/L。  相似文献   

19.
重点探讨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pH值、不同培养基及不同类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1+2,4-D 0.5 mg.L-1培养基是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pH值以5.5较为合适;耐冬山茶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