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对生物慢滤技术脱氮性能和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当慢滤反应器表面形成成熟稳定的生物粘膜后,分别进行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并通过投加重金属盐,进行了原水中重金属存在情况下,对脱氮效果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氨氮去除率与进水氨氮浓度关系不大,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2)生物慢滤反应器中硝化过程主要在滤料上部0.5m高度内完成,反硝化过程位于反应器下部。3)生物慢滤反应器为维持较高的氨氮去除效果,滤速应小于0.6m/h。4)当进水中铅、镉离子浓度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标准时,氨氮去除率下降50%。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活性炭滤-砂慢滤工艺对农村饮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为Ⅳ类水的情况下,生物炭滤-石英砂慢滤对水中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8%和68.8%,对NH3-N、NO3-N、TOC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6%、55.0%、45.2%和93.0%。生物炭滤-石英砂慢滤有望成为一种农村分散式饮水水质净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设备耐用、操作管理方便的净水工艺 ,对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流程 ,对两种水质的原水进行试验。苯酚采用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 ,氨氮采用氨测定的蒸馏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方法 ,溶解氧采用碘量法测定 ,浊度用光电浊度仪测定。最终得出了多级串联粗滤成熟期有机物去除率与时间关系、氨氮的浓度变化曲线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设备耐用、操作管理方便的净水工艺,对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流程,对两种水质的原水进行试验。苯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氨氮采用氨测定的蒸馏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方法,溶解氧采用碘量法测定,浊度用光电浊度仪测定。最终得出了多级患联粗滤成熟期有机物去除率与时间关系、氨氮的浓度变化曲线,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多段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悬浮固体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耐高悬浮固体(SS)的多段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全酒糟废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3—55℃.进水 SS21g/L,水力停留时间(HRT)8hr,系统能稳定运行,SS 沉降去除率达99%,反应器 COD 容积负荷可达110gCOD/L·d,COD 去除率达85%左右,甲烷产率为0.321LCH_4(STP)/去除 gCOD。  相似文献   

6.
采用PAC-IMBR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BOD、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B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5.56%、95.9%和91.1%,出水COD约为40 mg/L,NH3-N基本在10 mg/L以下,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标准;出水浊度<1 NTU,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7.
山东文登东来养猪场采用厌氧消化+A~2/O+氧化塘污水处理工艺对养猪场的粪污水进行处理,最后实现污水的农田灌溉和达标排放。笔者通过对工程运行的连续监测,研究分析猪场粪污水在各处理单元中有机物浓度降解和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IC反应器处理猪场粪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39%。而在A~2/O处理阶段,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82.64%。经氧化塘后出水中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98.01 mg·L~(-1),45.5 mg·L~(-1)。整个污水处理系统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2%,95.44%,该系统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8.
北运河贯穿京津冀,是十三五期间海河流域水系改善的重点,后续即将建设水质净化示范工程。通过监测北运河城区段水体中氨氮、总磷、COD浓度变化,分析北运河城区段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北运河河道水为试验原水,开展试验研究不同水生植物、不同覆盖面积比例下、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北运河原水中氨氮、总磷、COD的去除效率。筛选出优势的植物种类-水葱;测试得到水葱在覆盖面积比例为25%、50%、67%的工况下对氨氮、总磷、COD的去除率及变化规律;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水葱在25%覆盖面积比例下对北运河水体中氨氮、总磷、COD去除率可以达到39.5%、65.2%、45.9%,水力负荷参数分别为0.49、0.15、17 mg/(L·d),效果较好,且能够兼顾示范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探究混凝-溶气气浮-过滤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可行性。以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二沉池出水为原水,进行了混凝-溶气气浮-过滤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研究。试验完成了分流比、加药量、表面负荷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COD、总磷、浊度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加药量对COD、总磷、浊度去除效果影响均最为显著,推荐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表面负荷11.11 m~3/(m~2·h),加药量10 mg/L,分流比12%,且在此运行条件下,单位水处理电耗与药耗总共为0.039元/m3;同时在固定表面负荷10 m~3/(m~2·h)条件下进行了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水质波动条件下,该工艺连续运行可靠、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浓度稳定低于15 mg/L、出水总磷浓度稳定低于0.1 mg/L,出水浊度低于0.5 NTU,有一定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氨氮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高氨氮厌氧消化液的后处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4516 mg·L^-1时,SBR出水COD可降为1752 mg·L^-1,去除率达到61.2%;絮凝沉淀出水COD浓度为1189 mg·L^-1,去除率为32.1%;Fenton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出水COD浓度分别为452和216 mg·L^-1,去除率分别为61.7%和52.7%.当进水NH3-N浓度2162 mg·L^-1时,SBR出水NH3-N浓度降至13.8 mg·L^-1,去除率为99.4%,NH3-N主要在该段去除.整个组合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和99.9%,达到了很好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不同水源条件下砂石过滤器的过滤性能,选取黄河水及再生水2种典型滴灌水源,测试了3种粒径石英砂滤料,5种滤速条件下砂石过滤器颗粒物去除率和水头损失,重点对比了2种水源下砂石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差异.研究发现:砂石过滤器对再生水的浊度去除效果优于黄河水,浊度去除率提高5.95%~65.30%.在黄河水条件下,砂石过滤器水头损失大于再生水,水头损失增加了34.90%~68.40%;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砂石过滤器对再生水的浊度去除率缓慢上升,而对黄河水的浊度去除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过滤流速增加,砂石过滤器对再生水的浊度去除率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对黄河水的浊度去除率随流速增加并未有明显变化;黄河水条件下砂石过滤器的过滤参数建议选择粒径1.00~1.70 mm,过滤流速0.012 m/s,再生水建议选择粒径1.70~2.35 mm,过滤流速0.015 m/s.结果为不同水质条件下过滤器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灌条件下三种过滤器过滤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索砂石、筛网和叠片过滤器对黄河泥沙的过滤效果及其差异性,在不同过滤流量下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并对比分析了过滤后水浊度、颗粒质量浓度、水头损失、瞬时流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砂石过滤器过滤后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低于筛网和叠片过滤器,且砂石过滤器过滤后水的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变化曲线较为稳定,筛网和叠片过滤器的浊度滤除比率和颗粒质量浓度滤除比率均低于砂石过滤器。砂石过滤器截留的泥沙粒径分布均匀,而筛网和叠片过滤器截留能力体现在大粒径,因而砂石过滤器更能充分实现过滤功能。砂石过滤器水头损失随时间呈现递增趋势,而筛网和叠片过滤器变化幅度不大,分析认为后者未能充分截留泥沙,判定水头损失小不代表过滤效果好。综合可知,砂石过滤器过滤黄河泥沙效果优于筛网和叠片过滤器。  相似文献   

13.
浑水质量分数对石英砂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价泥沙颗粒对微灌系统堵塞的影响,试验配置了4种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8‰和1‰的浑水,通过微灌用砂过滤器模型,研究了滤后水的浊度、粒径变化以及泥沙颗粒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浑水质量分数影响滤后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浑水质量分数大,则滤后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高;不同质量分数浑水过滤10 min后,滤后水浊度均逐渐下降,而当浑水质量分数增大到0.8‰时,过滤10 min时滤后水浊度极不稳定,滤层截留较多的粒径大于0.1 mm颗粒,也有2%~3%的大粒径颗粒穿过了滤层.当浑水质量分数小于0.5‰时,滤后水中粒径小于0.1 mm颗粒的质量分数增大较少,粒径大于0.1 mm颗粒的质量分数不到1%.随着浑水质量分数的增大,平均浊度滤除率和颗粒质量浓度减少率均呈负二次曲线变化,当浑水质量分数为0.8‰时,分别达到56.69%和57.61%.大质量分数的浑水具有较大的浊度滤除率和颗粒质量浓度减少率,但易于造成砂滤层的堵塞,降低其过滤效果、缩短过滤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汉中市农村居民生活水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赋存特征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测算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系数,通过实地采样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排污系数法核算了汉中市地区居民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受地理地貌、人均日用水量、经济状况、年龄组成和日用餐次数等因素的影响,汉中市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水污染物的排放系数有所不同;村处理设施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效果显著,但对动植物油的去除效率不明显。调研可为陕西省首次进行的农村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健全我国生活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H值和碳氮比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除磷的影响,找出适宜pH值的和碳氮比。【方法】采用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设置不同的阳极液的pH值(W1=5、W2=6、W3=7、W4=8、W5=9);选取pH值=7,设置不同的碳氮比(N1=1∶1、N2=2∶1、N3=4∶1、N4=8∶1、N5=16∶1),共10个处理,测量2个反应周期内输出电压值、COD、氨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变化。【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阳极液的pH值,输出电压随pH值增大先增大后减小;pH值为8时产电性能最佳,最大电压为204.74 mV;COD、氨态氮、硝态氮、总氮随pH值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pH值为8时,其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74%、38%、93%和58%;在pH值为9时,总磷的去除效率最优为24%。只改变碳氮比时,当碳氮比为4时电压最大,为158.33 mV;COD、氨态氮、硝态氮、总磷的去除率随碳氮比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碳氮比为4时,COD的降解率最大为65%;当碳氮比为2时,氨态氮的降解效率最好为35%;当碳氮比为8时,硝态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96%和16%;总氮的去除效率随碳氮比的增大而提高,当碳氮比为16时,总氮的去除效率最高,为59%。【结论】碳氮比为4∶1、pH值为8时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阶段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处理猪粪厌氧消化液耗时、耗碱、难以达到工业化大量污水处理的需求问题,进行了连续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起始氨氮质量浓度为(1 444±37)mg/L的猪粪厌氧消化液,在气流量为530 L/h、液流量为445 m L/h、气液比为2 036条件下,氨氮脱除率可达(66.81±0.24)%。经RSM优化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分析和预测该工艺及系统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液的氨氮去除结果。所选自变量对于氨氮脱除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液比、液流量、气流量。研究结果可为猪粪厌氧消化液的连续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有机固体废弃物渗滤床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有机固体废弃物为对象,采用高温渗滤床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将经过简单人工预处理的餐厨垃圾和果蔬垃圾,在自制的厌氧发酵装置内进行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研究了有机固体废弃物发酵过程中的沼气累计产量、日产气量、pH值变化、氧化还原电位变化、COD变化、VFA变化、氨氮变化以及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固体废弃物用渗滤床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可行的;减量化效果很明显。该研究为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