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伦贝尔草地蝗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呼伦贝尔盟草地煌虫年平均发生面积达15万hm^2,牧草损失量达281.5kg,草地蝗虫的防治需要切实对策才能够减少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2.
青海草地应用NosemaLocustae灭蝗,隔代遗传及越年扩散传播性能很强,对蝗虫种群数量有极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在施药后二年、四年、六年、八年的防区测定表明,蝗虫虫口密度均在防治标准以下,防区外500米处≤4.55头/m2,1000米处≤5.40头/m2、2000米处≤10.07头/m2;N.L灭蝗面积在3333.3—13333.3hm2范围内,均可收到规模效益,对蝗虫有较高的感染率,防区外500米处为10—35%、1000米处为3—51%、2000米处为0—24.5%,且有施药年限越近、感染率越高的规律;N.L扩散距离和速率与防区气流活动强度、雨量、空气湿度呈正相关。在蝗虫高密度地区,N.L标准液7.5ml/hm2剂量与5%卡死克水悬液(IGR)75ml/hm2剂量按1:1隔带喷施,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5.01%,残虫感染率为89.67%;同一剂量,二者施用前混合后喷洒,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6.36%,残虫感染率为60%。同时N.L复合剂显示了对蝗蝻良好的滞育性能,秋末蝗虫残虫中尚有42—46%的蝗蝻因完不成发育阶段,丧失了生殖后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杀虫剂计算为害阈值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叶草籽象甲为害种子的阈值为10头/m~2;根瘤象甲为10头/m~2时,牧草损失5~9%。在猫尾草上,牧草育蝽为0.05-0.1头/茎,穗蝇使3~5的羽状花序(在孕穗期)开始受害时,就达到阈值。采用甲基对硫磷、地亚农、敌百虫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奶牛饲料中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精料和糠麸类、牧草及农副产物,以及蔬菜类青绿饲料3类常用奶牛饲料,分别测定饲料中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马拉硫磷、辛硫磷、呋喃丹、倍硫磷和毒死蜱等8种农药残留,并对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料中应重点控制甲胺磷、马拉硫磷和倍硫磷的残留;补充料中,应控制玉米青贮饲料中马拉硫磷和倍硫磷的残留,以及花竿中甲胺磷、倍硫磷和敌敌畏的残留,减少紫花菜和菠菜饲喂量,各种蔬菜要控制敌敌畏、倍硫磷、辛硫磷和呋喃丹的残留.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和苇状羊茅等五种多年生牧草与花生在“5+6”模式套作情况下生长特点以及对饲草生产的影响。花生与禾草的套作能够极显著地促进禾草的分蘖(11.01%~14.26%)(P〈0.01),显著增加其叶面积指数(4.62%~6.37%),(P〈0.05)三种禾草的产草量分别提高了8.2%、8.1%、9.3%。花生秧与禾草混合调制后,饲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得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提高,而粗纤维含量却明显降低。紫花苜蓿和花生套作能够提高牧草产草量5.8%,豆科牧草与花生秧混合调制以后,粗蛋白、粗纤维以及钙和磷的含量明显下降,粗脂肪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巩固发展云阳优质柑桔支柱产业,探索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的环保药剂,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药剂防效均达80%以上,绿色防控药剂0.1%阿维菌素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0.1%阿维菌素糖酒醋液防效分别达98.7%、97.68%,优于敌百虫、乙基多杀菌素、毒死蜱和阿维菌素;食物诱杀药剂防治柑桔大实蝇成虫,应在果园监测到成虫开始取食或羽化出土始期给药,并持续于整个羽化、取食、产卵期,喷洒颗粒液体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呋喃丹 (Furadan)又名虫螨威或卡波呋喃 ,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杀虫剂 ,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因误食施用过呋喃丹农药的农作物引起耕牛中毒的病例已报道不少 ,而犬呋喃丹中毒则较少报道 ,本人曾于 1997年诊治 2起 3例因农药保管不善引起狼犬呋喃丹中毒的病例 ,经及时抢救全部脱险治愈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1997年 5月和 8月间 ,在龙海市郊林某家饲养的 2只狼犬 ,体重约 2 0 kg,蔡某家饲养的 1只狼犬 ,体重约 2 5kg,均因将施用后剩余的呋喃丹农药随便放置于庭院角落 ,被狼犬误食引起中毒 ,其中一起是由于夜间一阵大雨将农药冲散在雨水中 …  相似文献   

8.
室外罩笼条件下几种草原蝗虫的食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光翰  樊树喜 《草地学报》1995,3(3):230-235
本文对4种主要草原蝗虫各龄蝗蝻及成虫期的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蝗虫的食量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同一种类雌虫的日食量远大于雄虫。成虫期日食量有1~2个高峰,均处在交配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宽须蚁蝗、狭翅雏蝗、邱氏异爪蝗和红翅雏膝蝗的一生食量分别为1292.92、1105.21、2024.49和6814.82mg。根据食量测定将本区草原蝗虫划分为3种食量类型,不同类型在不比例下其混合种群密度的为11.20头/m2时,一年取食牧草鲜重为199.37kg/ha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和苇状羊茅等五种多年生牧 草与花生在“5+6”模式套作情况下生长特点以及对饲草生产的影响。花生与禾草的套作能够 极显著地促进禾草的分蘖(11.01%-14.26%)(P<0.01),显著增加其叶面积指数(4.62%- 6.37%),(P<0.05)三种禾草的产草量分别提高了8.2%、8.1%、9.3%。花生秧与禾草混合 调制后,饲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得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提高,而粗纤维含量却明 显降低。紫花苜蓿和花生套作能够提高牧草产草量5.8%,豆科牧草与花生秧混合调制以后, 粗蛋白、粗纤维以及钙和磷的含量明显下降,粗脂肪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桑杰东智 《青海草业》2009,18(1):32-33,40
尖扎县草地害虫主要是蝗虫,其次是草原毛虫,集中分布在尖扎滩乡、当顺乡和能科乡的土壤沙质大的干旱草地上。2008年尖扎县蝗虫发生面积达2.067×10^4hm^2,平均虫口密度为53.8头/m^2,其中危害面积1.333×10^4hm^3,占全乡可利用草地面积(5.634×10^4hm^2)的23.7%,危害区损失牧草达500×10^4kg(按375kg/hm^2)。  相似文献   

11.
不少果园受到白蚁危害 ,严重影响水果产量和品质 ,并直接威胁树体的寿命。现将笔者在实践中所用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灯光诱杀 每年 5~ 7月 ,在白蚁活动区域附近 ,用黑光灯照明 ,利用白蚁的趋光性进行诱杀。2 整巢杀灭 在白蚁越冬期 ,通过人工挖巢法、火烧法或向巢内灌水 ,达到整巢消灭的目的。3 毒粉诱杀 ①每 6 6 6 7m2 用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5~ 6kg拌肥料 ,在果树根部周围挖环状沟施入 ,地面覆盖泥土 ,每年施 2~ 3次 ,连续 1~ 2年可以减轻为害。②每 6 6 6 7m2 用 3%呋喃丹颗粒剂 5~ 6kg拌肥料 ,施入方法同上。③…  相似文献   

12.
蝗虫微孢子虫中试灭蝗效果及生物复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间蝗虫微孢子虫(N、L)中试灭蝗83万亩,总感染率为82.68%,校正虫口减退率67.63%,施用后2~3年感染率39%,4~6年为12.63%,且虫口密度每百网仅1.7~7.2头,远在防治标准以下;六种蝗虫病原菌及生物制剂灭杀蝗虫试验表明,IGR、Bt、Qyb、Jd四种效果较好,其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24%、81.25%、82.68%、79.45%;经与N、L混合喷洒或隔带喷洒灭蝗,其效果在72.49%~84.54%之间。尤以N、L与IGR隔带喷洒灭蝗不仅效果好,且残虫中有62.5%的3—4龄若虫,对蝗蝻的滞育性很强。  相似文献   

13.
“利丰收”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7种牧草和草坪草上进行喷洒处理,牧草干草产量增产8.65%-11.45%,投入产出比为1:10.8-35.5,草坪质量评价结构,“利丰收”喷洒处理增加0.3-0.35分,叶色美观诱人,绿色期延长7-10天,提高了草坪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 呋喃丹又名“虫螨威”或“卡巴呋喃”,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目前我国已经生产。它具有广谱、高效、用量少、残留期长等优点,可用于四十多种农作物,防治三百多种害虫,并能刺激作物生长,缩短生育期。该农  相似文献   

15.
1环境消毒第1步:空舍后,立即清理净所有粪便、灰尘,用水洗净所有用具。第2步:对鸡舍的地面、天棚等喷洒消毒液,可选用2%-3%火碱、20%生石灰或0.5%过氧乙酸。  相似文献   

16.
播种牧草前要备好种子材料,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求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健康而无病虫害。休眠的种子需要打破休眠。禾本科种子芒多则需去芒,豆科牧草需要时应进行根瘤菌接种。种子播前需作消毒处理。苜蓿等牧草的菌核病、免丝子病以及禾草的麦角病等,可通过盐水渍选或筛除。豆科草的叶斑病,禾草的根瘤病、赤霉病、秆黑穗病、散黑穗病等,可用1%的石灰水浸种。  相似文献   

17.
~~集中烧毁 ,减少入土幼虫。(2 )毒铒诱杀。在成虫产卵前期 (采果前 1个月 )用 90 %敌百虫∶红糖∶水 =1∶5∶10 0 0的混合液喷洒树冠 2~ 3次 ,每隔 4~ 5天一次 ,诱杀成虫。(3)套袋保果。用透明薄膜袋 ,袋侧边打一微孔 ,有利于通风透气。在果实基本定型时套袋 ,一般采果前一个半月进行。若套袋过早影响果实质量 ,过晚则影响防虫效果。此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较费工费时 ,但防止果实蝇为害效果很好。(4)性诱剂捕杀。在树枝上悬挂诱捕器诱杀雄虫 ,用甲基丁香酚 1ml+酒精 5ml+敌百虫 (或敌敌畏 )少量 ,配成性诱剂 ,用棉球蘸湿后放入诱捕器 ,…  相似文献   

18.
呋喃丹又名虫螨威、克百威、大扶农等,有效成分是卡巴呋喃,化学名谓2,3-二氢-2,2-二甲醛-7-苯并呋喃基氨基甲酸酯,无臭无味、无腐蚀性,难溶于水。在中性和微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和强酸性溶液中易水解。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对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1%苦参碱225mL/hm^2,300mL/hm^2、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mL/hm^2、600mL/hm^2、750mL/h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低为83.51%,最高可达98.35%。其中:1%苦参碱450mL/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4.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因苦参碱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在防治草原蝗虫时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0.
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是一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复配农药,测定了对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并观察了喷药后不同间隔时间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氰虫·毒死蜱对3龄起蚕的摄人致死中浓度(LC50)为0.5871mg/L。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稀释500倍、1000倍和2000倍喷雾桑叶,间隔5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在添食毒叶后2—3d表现中毒症状直至死亡。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