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 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积量降低,可采资源减少;林种结构调整显著,防护林明显增加,用材林大幅度减少,两者的面积和蓄积已接近相等;防护林经营问题凸显,森林资源经营还处在向可持续经营不断接近过程中的森林多资源、多功能利用的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森林资源开始逐渐恢复,且势态良好,但到2003年森林资源质量仍未达到1962年水平.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林业建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森林的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经营状况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营方针、经营特征以及森林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50多年的森林经营可以划分为森林资源质量恶化和逐步恢复两个阶段。森林经营结果表明,1950—2003年,我国森林资源在采伐利用蓄积量为130.57亿m3的同时,森林面积和蓄积仍有增加,森林经营成绩显著。但是,由于森林经营理论滞后、经营理念重采轻育、分类经营界定不清晰、结构调整目标不明确、经营以木材需求为核心,忽视了森林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等问题,导致森林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天然林面积比重下降了30.6%,蓄积比重下降了9.4%;用材林面积和蓄积比重减少到46.52%和45.57%;森林低龄化明显,幼中龄林面积比重占67.9%;针叶林面积和蓄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由于森林采伐利用强度较大,择伐周期较短,森林质量在第二阶段虽有所恢复,但仍然较差。林分单位蓄积平均仅为84.73 m3/hm2,低郁闭度(0.2~0.4)面积占34.41%,平均胸径为13.8 cm,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的面积仅占42.22%;同时,虽然人工林面积较大,但中幼龄林面积比重达77.40%,单位面积蓄积仅为46.59 m3/hm2。因此,新世纪的森林经营必须依据森林资源现状,对经营理论与实践合理扬弃,优先解决经营理论、产权优化、分类界定和经营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江西省生态安全数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基尼系数的基本内涵,构建了基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16项评价指标总体达标率为81.25%,数量化评价结果为:生态环境安全等级较高,但资源分布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GDP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江西省生态安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绿色GDP及其贡献率对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3)森林面积与GDP的基尼系数最大(0.4794),废污水排放量与GDP的基尼系数最小(0.0546);(4)从水资源总量与森林面积的基尼系数(0.0749)和森林蓄积的基尼系数(0.1103)可以从另一角度证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最后,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发展利用方向,实现江西由生态大省向生态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铁桥林场森林资源平衡率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行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林业用地各龄级面积和立木蓄积的调查 ,应用“平衡率”数量指标和“面积、蓄积最优化”指标对森林资源的平衡率、蓄积分布、树种结构及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比重等作了初步分析 ;提出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加强对次生林的抚育改造、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经济 ;并对今后 2 0a的树种结构、面积分布、立木蓄积和次生林改造情况作了预测分析 .预测表明 ,到 2 0 19年该场人工林将由原来的 6 45 .7hm2 增加到2 76 0 2hm2 ,森林资源平衡率由原来的 0 5 6提高到 0 73 ;优势树种落叶松和油松的平衡率分别提高了 0 2和0 0 3;落叶松面积比重由 0 3%提高到 31 2 % ;油松面积比重由 93%降为 6 2 .7% ,主要树种的比例得到了调整 ,各龄级的面积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德市2006和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分析,全市的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森林面积264.62万亩,森林覆盖率76.22%,提高0.22%;森林质量有提高,乔木林每亩蓄积增加1.58立方米;林种结构有改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趋于合理,为54:45:1。但仍然存在林地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大径材、森林抚育等高质量森林经营措施,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德市2006年和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分析,全市的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森林面积17.64万hm~2,森林覆盖率76.22%,提高0.22个百分点;森林质量有提高,乔木林蓄积增加23.7 m3/hm~2;林种结构有改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面积比重趋于合理,为53∶1∶45∶1。但仍然存在林地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大径材、森林抚育等高质量森林经营措施,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以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983年、2004年林相图和森林经理调查小班数据库为基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两期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及不同时期森林类型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地形图矢量化并获取该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完成森林资源和DEM的叠加,进而研究森林资源结构变化和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面积减少了216hm2;疏林地面积、新造人工林面积、无立木林地面积、农耕地面积、重沼泽地面积减少,有林地、河流湖泊和居民道路用地增加;森林资源的结构不太合理,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占据较大比例,中龄林和近熟林的蓄积量有所增加,成过熟林的蓄积明显减少;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森林资源结构的叠置,研究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调整并恢复林场合理森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新郑市43个样地和1个植被样地的,对该市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郑市近年来森林蓄积增加,森林质量提高,林分结构优化,林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9.
马益斌  范桑桑  刘强  刘红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95-14299
分析了海南岛1987~2008年间森林资源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有:①除1993~1998年外,其他阶段海南林业用地面积稳步上升,2008年达到208.7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1.98%,无林地面积明显减少。②近20年来海南省森林蓄积除在1987~1993年略有下降外,其后也持续增长。③森林资源质量不断下降,但在2008年后有所改善。④海南岛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到2008年已占总面积的61.35%,人工林优势种主要为橡胶、桉树和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该研究还探讨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变化的原因,分析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秭归县73个样地和5个植被样地的调查,对秭归县森林资源状况可以得出如下定性结论:1林地面积不断增加;2森林蓄积不断增加;3林种结构调整不断完善;4森林质量不断提高;5林分结构不断优化;6生物多样性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各地造林面积增长迅速。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m3。人工林面积0.69亿hm2,蓄积24.83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和199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11a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场天然林面积增长6.98%,有林地面积增长7.66%,疏林地减少5.48%。人工林的面积也有所增加。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下降了6.70%,且下降的主要是天然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郁闭度、平均年龄5个因子均减小。各龄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中龄林增加幅度最大。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有所减少,尤以近熟林和成熟林减少幅度最大。至1997年,幼、中、近、成、过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比例仍不合理,以中龄林和近熟林占的比例最大,无过熟林。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并恢复林场的合理森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3.
以本溪县近几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森林资源数量、龄级结构等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全县林地面积稳步增长,森林蓄积呈上升趋势;幼、中林面积、蓄积量所占比重大而成熟林所占比重小,各龄级面积蓄积不均匀,龄级结构不尽合理;非公有制林业在全县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本溪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989年文献调研资料及2006年、2012年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年份调查的人工林、天然林典型树种的面积、蓄积、生物量变化的变化趋势及其林地资源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通县整体森林固碳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大通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及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大省之一 在南方10省中,江西省森林资源面积以及森林覆盖率排第2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林分生长率、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林龄结构及天然林资源质量均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江西省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应当是质量管理,通过调整树种和林分结构,改造低产人工林,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带动江西省营林产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数据统计,黑龙江省森林面积为1 984.40万hm~2,森林蓄积量为18.47亿m3。按照优势树种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排序,居前5位的有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桦木林、针阔混交林和蒙古栎,合计占全省森林资源蓄积量的82.68%。其中天然林在面积和蓄积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天然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不仅能促进林木生长,而且能够增加林  相似文献   

17.
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年度出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41.5万个地面样地数据和全国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的"一张图"成果数据,采用全国20×20 km2抽样框架设计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探讨全国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年度出数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采用系统抽样计算得到全国森林面积抽样精度为97.5%,在精度要求之内,但对于各省来说,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较差;(2)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式结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全国森林蓄积量出数的抽样精度均在95%以上,与第8次清查实际数相差低于3%以下,森林资源分布稀少或行政面积小的省精度相对较差。(3)满足国家出数并兼顾省级总体要求,在全国统一框架基础上,优化设计各省地面样地体系,全国共布设24 760个地面样地,约为现行体系样地数量的1/17,每省约为800个样地,大大减少现行体系的地面调查样地,能实现由5年出数向每年出数的转变。(4)全国森林蓄积分层抽样方法,与基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的样地判读方式获取森林面积方法结合,可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能有效解决全国森林资源数据的时效性问题,是目前值得推荐使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根据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数据统计,黑龙江省森林面积为1 984.40万hm~2,森林蓄积量为18.47亿m~3。按照森林蓄积量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桦木林及蒙古栎,合计占全省森林资源蓄积量的82.68%。其中天然林在面积和蓄积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天然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不仅能促进林木生长,而且能够增加林木碳储量。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80年代杉木林资源动态及营林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概述了80年代我国杉木林资源动态,特点是面积、蓄积有所增加,单产下降,中幼林比重大,成熟林少,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后备资源比较乐观。杉木林面积在人工林总面积中比重偏大,产区森林组成针叶化趋势严重。指出营林对策是明确指导思想,集约经营,提高单产,提倡生态营林,注意林地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中幼龄林抚育等的实施,可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生态安全和木材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有效增加就业、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林区改革等措施,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