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枣总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方法]对湖南衡南地区的药枣、小米枣及祁东地区的药枣、鸡蛋枣、梨枣、子代糖枣、母本糖枣、酸枣共8个品种的枣进行水提取,通过考察其总提物羟基自由基清除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强弱。[结果]8个品种枣总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衡南的药枣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枣,衡南小米枣及祁东梨枣清除自由基能力仅次于衡南药枣,且8个品种枣总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均高于其对羟基自由基相应的清除能力。[结论]枣总提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性,这为筛选优质枣品种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丛蓝莓品种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丛蓝莓6个品种的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发现,花青素平均含量为4.62mgg,其中,品种爱国者花青素含量最高,蓝丰最低。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评价表明,花青素含量较高的蓝莓品种抗氧化能力较强,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莓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无显著相关性。综合评价表明,品种埃利奥克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黑莓、桑椹、红布李、紫薯、黑米、黑豆为试验材料,乙醇为溶剂,对6种食材进行花青素提取;采用DPPH和ABTS 2种方法测定6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Pearson原理分析6种提取物中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初步探索二者规律;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花青素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期为花青素的深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食材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红布李桑椹黑莓紫薯≈黑米黑豆,其中红布李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C相近,其IC_(50)值为39.38μg/mL,且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5种食材花青素提取物均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红肉苹果红满堂、红色之爱成熟果实为试材,以红富士为对照,对各品种苹果果皮、果肉中的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分析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肉品种红满堂、红色之爱果实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极显著高于红富士对照,且红满堂极显著高于红色之爱;各品种果皮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显著高于果肉;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红满堂果实具有高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高类黄酮加工型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波辅助萃取条件下,从蓝莓中萃取出花青素抗氧化能力,以萃取温度和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测定五种萃取温度(30~70℃,间隔10℃)分别在不同萃取时间(2~10 min)下花青素得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和时间对蓝莓中花青素得率影响极显著(P0.01),升高温度能提高花青素得率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花青素得率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先增加后降低;花青素对DPPH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清除效果与花青素含量间有明显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产地的洛神品种进行花青素含量的分析,并开展体外抗氧化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产一号洛神样品当中花青素含量最高,其次为陕西产二号洛神样品,而广西产洛神一号样品当中花青素含量最低。不同的洛神花对于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不同的差异,且几种样品之间在还原能力表现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白玉花生、黑花生2号及花育23花生下针生长30天和50天时花生衣原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80%乙醇提取各品种花生衣原花青素,利用香草醛-盐酸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含量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花育23花生衣原花青素含量在下针生长30天和50天时都最高;不同品种和生育时间的花生衣原花青素组分的单体种类及含量不同;各品种花生衣原花青素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其中清除能力最强的是花育23(5),最弱的是白花生3。综合认为,不同品种花生衣原花青素成分含量及种类均不相同,其中花育23的抗氧化活性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原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谷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谷子的抗氧化功效,以5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谷子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比较了不同谷子品种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个谷子品种总酚、黄酮、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369.9~793.1、162.1~459.3、7.1~17.1 mg/kg;谷子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9~0.24、0.41~0.74、0.98~2.35 mg/mL。其中,张杂谷9号的黄酮含量最高,总酚、α-生育酚含量最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8311总酚和α-生育酚含量最高,黄酮含量最低,O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张杂谷3号提取物的还原力高于其他4个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谷子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还原力与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松塔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 同生长坡向条件下的落叶松松塔样本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生长坡向条件的不同,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 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变化不显著(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还原能力与多酚(R2 为0郾786)和原花青 素(R2 为0.899)含量的相关性较高,而清除1,1-二苯基鄄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与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的 相关性较弱;生长坡向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我国寒冷地区果树栽培品种,选取毛樱桃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成熟期单果重、纵横径、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果实各性状之间、果实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樱桃果实单果重为1.05g,可滴定酸含量为0.88%,类黄酮含量为3.40mg·g~(-1),总酚含量为1.63mg·g~(-1),花色苷含量为23.24mg·100g~(-1),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高且高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可滴定酸含量与总酚和花色苷的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类黄酮含量与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是清除·OH自由基最主要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苇河地区不同坡向生长环境下的红皮云杉球果的测定,探究了红皮云杉球果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与坡向的相关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样本间多酚、原花青素、黄酮、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坡条件下球果多酚、原花青素及黄酮质量分数均高于南坡,且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球果提取物的总还原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为北坡较高,其中总还原能力与坡向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坡向是红皮云杉球果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中温差、UV-B水平及土壤成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蒸煮后红小豆及其汤汁抗氧化成分含量,研究选择不同粒形、大小和色泽的3个代表性红小豆品种(系)龙引09-05、中红7号和宝清红,对其蒸煮过程中汤汁p H、色值以及汤汁和豆粒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及总酚含量变化进行跟踪监测,随着蒸煮时间延长,不同品种红小豆汤汁p H均由接近中性(p H 6.8)快速降低至弱酸性(p H 6.1)并保持稳定,汤汁亮度逐渐降低,彩度先增加后稳定在一定水平。品种间汤汁和豆粒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及总酚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蒸煮过程中,各指标在变化趋势上具有较高一致性,即随着蒸煮时间延长,红小豆汤汁和豆粒总抗氧化能力均由相对最高值明显下降(P0.01),20 min后基本保持稳定(P0.05);在煮沸30 min内蒸煮时间对汤汁DPPH清除率影响显著(P0.05);在煮沸10~50 min各样品豆粒DPPH清除率呈上升趋势,蒸煮时间对豆粒DPPH清除率影响极显著(P0.01),清除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汤汁总酚含量先逐渐增大,后呈小幅上下波动,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蒸煮时间对汤汁和豆粒总酚含量影响均极显著(P0.01);3个红小豆品种(系)以宝清红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汤汁的总酚含量与色值具有较大相关性,其中彩度C*值与总酚含量相关性可高达0.97,具有通过红小豆汤汁彩度值快速预测其总酚含量的可行性,而蒸煮红小豆豆粒中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或者清除DPPH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菠萝蜜多糖(JFP-Ps)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模型,测定JFP-Ps体外消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经体外胃肠消化的JFP-Ps产物具有较强的·OH、O_2~-·和DPPH·清除能力。在模拟唾液消化15 min时,消化产物具有最大的·OH、O_2~-·和DPPH·清除活性;在模拟胃液消化4 h时,JFP-Ps有最大的·OH清除活性,而在模拟胃液1 h时有最大的O_2~-·和DPPH·清除活性;在模拟小肠液消化8 h时,消化产物具有最大的·OH、O_2~-·和DPPH·清除活性,说明JFP-Ps经过体外模拟消化后仍然具有较强的·OH清除活性,且对其抗氧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拉尔地区五个红枣主要栽培品种粗多糖的含量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水浴回流法和乙醇沉淀法获得红枣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Trolox、BHT、芦丁为阳性对照,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模型与还原力模型评价红枣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灰枣的含糖量最高,为53.87;.五个品种多糖对不同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灰枣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273.84±0.050 1)μg/mL,冬枣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32.13±0.007 5)μg/mL和壶瓶枣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593.97±0.031 9)μg/mL,但不同品种之间还原力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阿拉尔地产红枣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阿拉尔地区五个红枣品种多糖含量与其品种密切相关,品种不同其含糖量不同,品种之间含糖量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枣多糖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这与其药食功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萝卜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物、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萝卜中脂肪油类有效成分β-谷甾醇进行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测试,对萝卜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柠檬酸为对照其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萝卜叶水提物>β-谷甾醇>石油醚层>柠檬酸.[结论]萝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榛蘑(Armillariella mellea)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mirnoff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测定方法,从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3个方面研究了A.mellea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mellea多糖对3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清除DPPH·和·OH的能力低于阳性对照天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在多糖浓度为2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97.1%,在浓度为3 mg/mL和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100%.A.mellea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紫心甘薯新品种徐紫薯3号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徐紫薯3号在9种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干物率与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为实现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提供依据。采用正交试验L9(34),试验因素包括密度(A)、钾肥(K2O)(B)、栽期(C),以及1个密度与钾肥的交互作用因素(A×B),而试验水平则是各个单因素对应下的3种水平。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9个处理小区,每个处理3次重复,四周有保护行。分别对产量、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进行调查,每个重复处理进行2次重复,共计6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的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的优组合分别为A3B1C1和AnB3C2(n=1、2或3),并且产量与花青素含量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为更好地提高徐紫薯3号的产量和花青素含量,选取组合A3B3C2,即密度为60 000株/hm2、钾肥为300kg/hm2、栽期为6月7日左右,作为优组合栽培措施应用于徐紫薯3号的田间生产。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云南省6种特色蜂蜜的理化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合基本理化特征分析不同抗氧化物质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度,以阐明云南部分特色蜂蜜的基本理化特征和抗氧化特性,探讨用抗氧化性评价蜂蜜质量的可行性.参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种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种蜂蜜中总酚、总黄酮、脯氨酸含量及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数据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蜂蜜中总酚含量均值为(20.78±0.13)mg GAE/100 g,总黄酮含量在(2.42±0.19)~(15.96±0.12)mg QE/100 g之间,脯氨酸含量平均值为(913.44±12.17)mg/kg.咖啡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明显高于其他蜜.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是影响蜂蜜总抗氧化性的主要因素,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增加时会提高蜂蜜的抗氧化能力.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采集的澳洲坚果蜜,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外,中蜂坚果蜜的总酚、总黄酮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西蜂坚果蜜,而还原力却显著高于西蜂坚果蜜.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还原力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681),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01).由于蜂蜜本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并受到蜂种、蜜源植物、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蜂蜜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所有蜂蜜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还原力)表现为咖啡蜜>中蜂坚果蜜>红河百花蜜>野藿香蜜>西蜂坚果蜜>野坝子蜜17>苕子蜜>野坝子蜜16>维西百花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 (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14 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157.58~382.92、6.46~54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8.66%;14 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 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 和0.91~4.53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 272.16~713.32 mg T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27.67%;DPPH 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 IC50值为 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 63.75%。总酚含量与 FRAP 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14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 157.58~382.92、6.46~54 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 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 8.66%;14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和0.91~4.53 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272.16~713.32 mg TE/100g DW,变异系数为27.67%;DPPH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63.75%。总酚含量与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