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宁  姜力 《农学学报》2018,8(1):64-69
经过上万年的野生物种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家养动物品种。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逐步完善,动物常规育种技术从一般的表型选择发展到利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值估计,在近五十年为畜禽遗传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逐步问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DNA、RNA、蛋白质等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研究,不但为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使得动物育种从传统育种时代真正迈入分子育种时代。近年来,世界动物育种工作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RAPD技术在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物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检测、物种及品种的分类与鉴定、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的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同时指出了RAPD技术的局限性和在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各种组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促进了基因资源发掘和分子育种技术的跨跃式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水产动物基因组项目相继启动,水产动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研发也随之进入快车道,为实现水产资源深度发掘利用和经济动物的批量快速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组学基础。我国在水产养殖动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基因资源的利用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仍存在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农业领域分子育种及基因资源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展望了我国水产动物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特产研究》2013,(4):F0002-F0002,F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裂所农业部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是以特种经济动物(梅花鹿、马鹿、水貂、蓝狐、银狐、兔、珍禽,犬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胚胎工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动物繁殖和新品种培育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动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基因组学研究是进行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分子育种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飞跃。文章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动物基因组从头测序、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等基因组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分析内容,并对不同分析工具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讨论了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存在的问题,对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SNP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代表性强和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在人、家畜、作物和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作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PCR技术为基础,结合电泳技术、荧光、质谱等方...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分子育种的应用现状,在全面叙述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其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的方法途径和作用进行充分论述,主要包括基因定位和构建基因图谱、数量性状主效基因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交优势预测等4个方面。并对动物分子育种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玉米的基因组中鉴定出三个新的SnRK2基因,并对这三个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蛋白基序、遗传进化以及上游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玉米逆境应答中的功能和利用它们进行玉米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对氨氮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氮胁迫是影响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而转录组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基因结构、表达和功能上开拓了一个新型的研究方向。简述了水产养殖中氨氮的危害以及氨氮胁迫而引起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同时介绍了常见的转录组学平台技术及其在一些胁迫反应代谢调控机制及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认为水产动物氨氮胁迫的转录组分析将为水产动物的毒理学效应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也将在水产动物分子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不同海拔地区的动物进行解剖学比较并利用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了低氧适应解剖学依据并挖掘出100多种与低氧适应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一些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是研究高原适应极好的模式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牦牛的组织解剖、生理生化、低氧适应基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牦牛对低氧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为揭示牦牛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和牦牛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成功完成推动了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以及比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为动物遗传改良奠定了遗传学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时间,为培育出更多的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系)奠定了基础,成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的重要途径.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到分子水平,将高新技术与常规研究相结合,是现阶段发展畜牧业的新方法、新手段,优质、高效是现阶段发展畜牧业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大白菜基因组中鉴定出两个与拟南芥的耐热关键基因APX1同源的基因,并对这两个基因的结构、遗传进化、顺式元件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功能和利用这两个基因进行大白菜耐热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大豆育种研究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简述了基因测序的主要方法及全基因组重测序在大豆育种、遗传转化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全基因组重测序从发现突变位点、揭示进化关系、挖掘功能基因等基因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大豆育种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为今后基因测序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是动物品种或基因型鉴定的一种新的有力工具.在基因水平上研究物种多样性,通过分子标记可鉴定水貂品种亲缘关系、寻找新的变异来源和探索控制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因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开展水貂分子标记在水貂育种中的必要性以及在水貂品种亲缘关系和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了今后开展水貂分子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特产研究》2013,(1):2+79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农业部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是以特种经济动物(梅花鹿、马鹿、水貂、蓝狐、银狐、兔、珍禽、犬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胚胎工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动物繁殖和  相似文献   

16.
《特产研究》2013,(2):2+79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农业部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是以特种经济动物(梅花鹿、马鹿、水貂、蓝狐、银狐、兔、珍禽、犬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胚胎工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动物繁殖和  相似文献   

17.
液相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集一体化流式细胞术、荧光微球和激光技术等技术优势,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准确和成本低等优点。相比其他检测技术,液相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生物分子指标,如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在动物遗传育种中,这些分子指标可以用于疾病基因定位、群体繁殖力评价、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等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液相芯片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辅助开发动物遗传育种检测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因沉默技术对于现代农作物分子育种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小分子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作为传统的反向遗传学手段,在农作物基因组功能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小分子RNA的起源和合成机制,在作物中的生物学功能,结合VIGS技术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荣誉…  相似文献   

20.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玉米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尽管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玉米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扼要总结了分子育种学形成的背景;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转基因玉米的主要种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综述了国内外玉米产量、农艺、品质、生物和非生物抗性等性状QTL定位的有关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简介了关联分析和功能分子标记的概念,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开发分子标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