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实现水稻高产高效,该文总结了国内有关缓控释肥在水田的研究与应用文献资料,介绍了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与等养分含量常规化肥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增产、增效。并且展望了缓控释肥在水稻上应用前景,大力推广缓控释肥和水稻专用肥对农业生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9,(23)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肥料的滋养,随着我国经济及农业发展,研究出缓控释肥这一种新型肥料,其能够依照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逐渐释放出有益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养分。因此,把缓控释肥使用到我国的水稻培养中,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文章主要对缓控释肥的概念、类型进行讲述,并就缓控释肥对水稻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对现如今缓控释肥技术在水稻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继而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世界农业面临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巨大挑战.缓控释肥是一种能够根据作物各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来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养分的新型肥料,施用缓控释肥可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解决传统化肥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新途径.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稻米品质、水稻产量、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创新研发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原材料和深入探索作物种子包衣肥是今后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缓控释肥主要是以各类调控机制来释放延长其初期养分的一种肥料,延缓植物利用并吸收有效养分,使养分可以按设定延长或调制释放,其应用使水稻增加产量。本文重点介绍了缓控释肥在水稻生长发育上产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6种新型高效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上应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同常规施肥相比增产5.9%~15.9%,增收77.8%~98.2%,养分利用率高,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养分流失,省时省工,效益高。该研究结果可为缓控释肥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品种特性,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有机缓控释肥、控释水稻肥和配方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2.16%、1.08%、0.59%,其中以木质素缓释肥的增产率最高,但与习惯施肥相比较,增产效果均不显著。经济效益以配方肥处理最好,缓控释肥的增产增效情况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缓/控释肥为因素,考查化肥养分减少情况下对甬优 1540 的应用效果,探索在与常规施肥投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确保水稻增产增效的缓/控释肥施肥管理方式。结果表明,667 m2基肥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或金正大控释肥 50 kg,追肥尿素 10 kg,穗肥水稻配方肥 5 kg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国内报道的有关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文献资料;介绍缓控释肥料概念,概述了缓控释肥对小麦—玉米轮作区和水稻的影响,展望了缓控释肥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建议今后应加大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9.
正缓控释肥是一种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克服传统化肥溶解过快、养分易流失等缺点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化肥。作为化肥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世界各国争相研发先进的缓控释肥。上世纪七十年代,缓控释肥技术开始在德国和美国得到应用,而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大力发展缓控释肥技术的相关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多年来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示范应用推广,供肥单位、养分含量、配合式、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核心示范田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设置3个处理、核心示范田不同处理各小区肥料运筹水稻产量结构,核心示范田肥料投入、效益分析,最终通过试验数据可知,"金正大"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产量用工成本,比配方肥料和本地农户习惯用的肥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缓/控释肥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延缓其养分释放,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与一般肥料相比,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较慢、释放期长,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国内、外缓/控释肥发展现状国外的缓/控释肥研究起步较早,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应用较为先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缓/控释肥的国家,目前,美国广泛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晚稻施用缓控释肥料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缓控释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缓控释肥料、晚稻专用配方肥和单质肥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晚稻专用配方肥、单质肥料相比,缓控释肥能改善晚稻经济性状,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单位养分的稻谷产出能力,增加施肥收入,但缓控释肥料的成本较高,肥料投入产出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11,(3):28-28
与传统氮肥相比,缓控释肥料能够有效延缓、控制养分释放,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研究表明,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控释尿素可减少18%-34%氨挥发,径流氮可减少6%-17%。如果缓控释肥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普遍应用,可达到既能保障水稻高产又能减少氮对环境影响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3种控释肥料及2种缓释肥料在水稻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进口控释肥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养分利用率最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改善水稻后期的生育性状,增加产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普通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料处理增加水稻产量1.7%~19.0%,增加稻秆产量2.2%~23.6%,与对照相比氮、磷(除CRF3处理)、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13.6%~55.7%、7.2%~18.1%和4.8%~52.5%。  相似文献   

15.
目前,侧深施肥技术在江苏省昆山市水稻化肥减量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但存在缓控释肥生产与推广应用中缺乏政策引导、缓控释肥价格偏高与质量不稳定、缓控释肥与作业机具匹配不够、缓控释肥施用技术培训与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昆山市的应用,需建立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建立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长效补贴机制、提高农户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控释掺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控释掺混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对水稻有增产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等养分控释掺混肥处理产量可增加7.1%,减10%养分的控释掺混肥处理产量增幅为4.2%~6.1%,但减20%养分施用不利于水稻产量,产量下降8.5%.在田间试验中,控释掺混肥1号每667 m2施用45 kg在水稻上经济效益最高,在水稻生产上显得更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缓/控释肥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以聚合物为主要包膜材料的缓/控释肥逐渐占据了缓/控释肥料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了使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并正确的加以应用,我们系统总结了如下内容: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包膜材料;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征;针对其养分释放特征的评价方法;并展望了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就香稻施用有机无机缓控释肥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缓控释肥,可比施等养分本地复混肥处理每667m^2多收59kg干谷,增产14.82%,达极显著水平;比等养分的俄罗斯进口肥和无机包膜缓释肥,也表现出增产的趋势。考种和米质分析结果表明,香稻增产主要是增加了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米质提高主要是增加了蛋白质含量,香气浓郁,垩白变小,垩白粒大大减少。因此,有机无机缓控释肥有利于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和无公害水稻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实现化肥减量、节本增效,掌握玉米田应用46%金正大缓控释肥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及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46%金正大缓控释肥与配方肥和习惯用肥之间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46%金正大缓控释肥一次性简化施肥,节约劳动力,养分缓慢释放,肥效期长,氮肥挥发和淋溶少,利用率高,降低土壤和环境污染,且表现出增产;但由于其投入成本较高,表现出增产不增收或增收不明显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