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2种PBAT生物降解膜(生物降解膜1、生物降解膜2)和普通PE膜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在20%土壤含水量,20℃、40℃、20℃(12 h)和40℃(12 h)昼夜交替(20℃/40℃)3种不同土壤温度条件下培养90 d,20℃/40℃土壤温度时普通PE膜、生物降解膜1、生物降解膜2的失重率最高,分别达2.89%、11.91%、8.33%。在20℃土壤温度,15%、20%、25%、30%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PE膜降解程度无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1在土壤含水量为30%时失重率最高,为5.36%;生物降解膜2在土壤含水量为25%时失重率最高,为6.46%。依据FTIR图,推测培养90 d后2种生物降解膜发生了诺里什Ⅰ型反应,在20℃/40℃土壤温度下2种生物降解膜烃键伸缩振动明显,代表分子链断裂。SEM显示生物降解膜降解加深的形貌特征变化趋势符合基质掉落—裂纹/小穿透性孔洞—大面积裂纹/大穿透性孔洞的规律。由此得出,PBAT生物降解膜的降解程度明显高于PE膜,高温湿...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效益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采用渗水膜、普膜、降解膜、液膜以及膜侧栽培5种不同地膜覆盖种植,结果表明:渗水膜种植玉米效益最好,渗水、保水、增温效应明显,水分利用率最高,具有增产、增收作用。渗水膜比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栽培雨后0~60cm土壤含水量依次高1.4、1.6、0.55和0.5个百分点;0~25cm土层地温拔节期日增温3.2℃、2.1℃、3.6℃、4.3℃。渗水膜产量最高,为1326.45kg/hm^2,较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增产12.78%、15.59%、26.22%、18.88%;渗水膜纯收入为1456.74元/hm^2,较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增收13.51%、16.77%、29.40%、18.72%。  相似文献   

3.
2种薄膜在早稻覆盖育秧上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为研究对象,与普通薄膜在早稻覆盖育秧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雨天、阴天和晴天,当膜外气温低于20℃时,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比普通薄膜膜内温度高0.6~3.5℃;膜内透光率高2.37~9.66个百分点。但晴天膜外气温高达20℃(含20℃)以上时,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比普通薄膜膜内温度低2.5~3.3℃;晴天膜外照度在3.67×104lx以上情况下,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的透光率低2.96~3.68个百分点。这表明低于20℃时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具有较强的增温和保温作用。用蓝光转化水稻育秧膜覆盖育秧,秧苗根系发达,植株粗壮,成秧率高。秧苗插到本田能早分蘖,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双膜伽师瓜套种棉花一年两熟,平均667米^2产甜瓜2000-2500千克,产皮棉60~7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一、自然条件 双膜伽师瓜套种棉花适宜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要求平均日夜温差12℃以上,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10℃有效积温达4Ooo℃,无霜期1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青岛地区春大白菜温度敏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春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通过日均气温、膜下地表温度、膜下地温及膜上地表温度的观测确定其对低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温度敏感性不同,冬性弱影响产量;出苗后日均气温13℃以上保证各品种正常生长;地膜覆盖提高温度2~4℃。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能转化技术制成的转光多功能膜,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其平均棚温较普通白膜提高1.3℃,累计积温增高15.6℃;棚内有红头光可见,透光率提高5.91%以上。农田应用试验表明:耐候转光多功能膜可改善作物品质,使甜瓜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4.9%、4.9%、9.1%;甜瓜生长期内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等农艺指标均好于对照膜,实现增产14.7%。  相似文献   

7.
<正>一、规范化建棚日光温室南北跨度12.5 m,脊高6 m,东西长100~120 m,土墙体底部宽4 m,顶部宽1.5 m,墙体外面罩无纺布,无纺布外面盖防雨膜,采光膜选用厚0.1 mm聚乙烯多功能长寿流滴膜,保温被厚5 cm,保温被外面罩防雨膜,自动卷苫,在外界气温-10℃的情况下,棚内气温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8.
白天盖膜保温,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风降温,加大温差,并结合高温浇水诱导出菇。在子实体形成阶段,每天给予7℃~12℃的温差刺激,可使出菇提前,子实体发育整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茶树短穗扦插2夹1膜覆盖保温技术。[方法]在原有双层覆盖的基础上,加盖1层塑料薄膜,形成2层塑料薄膜中间1层遮阳网——2夹1膜的覆盖保温方式。[结果]越冬期间,2夹1膜覆盖日最低温度平均值为2.32℃,高于无膜覆盖2.29℃,高于双膜覆盖1.79℃;区试期间,极端最低温度无膜覆盖为-11.51℃,双膜覆盖为-9.47℃,2夹1膜覆盖为-6.47℃;2夹1膜覆盖日平均温度为10.30℃,高于无膜覆盖4.93℃,高于双膜覆盖1.78℃;2夹1膜日最高温度平均值为28.12℃,高于双膜覆盖4.30℃,高于无膜覆盖14.30℃;采用2夹1膜覆盖技术,育苗成活率比双膜覆盖高4.48百分点,增值12 750元/hm2。[结论]2夹1膜具有很好的保温、增温能力;可消除越冬时的冻土抬苗现象,提高育苗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沙地衬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景电灌区衬膜沙地与不衬膜沙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二者温度差异的观测分析表明:沙地衬膜后生长期土壤温度的月平均值、日平均值及各层次平均值均比不村膜沙地有所下降。在观测期内(5月27日~6月30日),衬膜地日平均土温比对照地降低7.4℃,在地表层及地下5cm、10cm、15cm、20cm和25cm深处,衬膜地比对照地土温平均下降8.2℃、6.9℃、6.0℃。60℃、5.6℃和5.4℃,但衬膜地土壤温度变化趋于缓和,在生长期(6月份),衬膜沙地日温差、月温差及上下层之间的温差比对照地分别减小49℃、5.0℃和28℃。  相似文献   

11.
L-蓝光膜是中国科学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大田作物覆盖薄新产品。采用L-蓝光膜覆盖水稻秧苗,阴天膜内日均温比透明膜高0.3℃,比露天处理高1.8℃,而晴天分别高0.8℃和2.9℃,增加苗干重、苗根活力和秧苗成活率。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光还原活力、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可溶性糖、淀粉、NO-2-N、NH+4-N蛋白质含量、RN活性均比透明膜及露天处理的提高。秧苗覆盖处理的孕穗期植株仍有良好的生理效应,且抽穗期比透明膜早3d,比露天处理的早5d,穗粒性状改善,谷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栽后至拔节长粗期 (1)把握温度,及时揭膜。采用环棚多膜覆盖的田块.要注意棚温过高.一般控制在25~30℃,如遇高温天气.要及时进行背风向揭膜通风。当夜间气温在1(炮以上不关棚.有利于拉大温差.使环棚玉米生长健壮.当夜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及时揭膜.  相似文献   

13.
对三角帆蚌胚胎在其外鳃育儿囊内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0℃-23℃时,受精卵发育为膜内钩介幼虫需11d;受精卵吸水后,卵膜膨胀,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其大小无显著变化,但膜内胚胎生长明显;整个发育期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经过这4个时期,胚胎最大长度增长了82.8%,生长速度在后期快于前期,并且以原肠期和膜内勾介幼虫期增长速度最快。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与外鳃特征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渗水膜覆盖比普通膜覆盖具有较好的渗水、保水、保温和增产作用。本试验采用渗水膜覆盖、普通膜覆盖和不覆盖三种处理对谷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渗水膜覆盖较普通膜覆盖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个百分点,较对照增加1.05个百分点;渗水膜覆盖较普通膜覆盖平均增温0.94℃,最高增温为1.4℃;与对照相比,渗水膜覆盖平均增温2.92℃,最高增温为4.2℃;采用渗水膜覆盖,谷子产量较普通膜覆盖增加27.7%,较对照增加34.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不同水温(17、21、25、29、33℃)及不同变温幅度[(25±0)、(25±2)、(25±3)、(25±4)、(25±5)℃]下海膜的生长及光合色素、POD、SOD、MDA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海膜在17~29℃范围内都能生长,在25℃以及±2℃变温下有最大的日相对生长率。当温度高于29℃时,藻体变软颜色变淡,高于33℃藻体局部变白溃烂。(2)海膜在低于25℃条件下生长,其POD、SOD和MDA值变化不明显;而29℃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随时间升高很快,33℃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先升高,从第5天开始下降,可能是由于藻体受到胁迫较严重,发白溃烂,细胞受损。(3)与25℃恒温相比,±4和±5℃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5℃﹥±4℃,±2、±3℃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变化幅度不大,(25±2)℃﹥(25±3)℃﹥25℃,说明海膜对小范围的温度波动有一定适应性,变温幅度越大,对海膜的胁迫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三角帆蚌胚胎在外鳃育儿囊内形态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帆蚌胚胎在其外鳃育儿囊内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0℃-23℃时,受精卵发育为膜内钩介幼虫需11d;受精卵吸水后,卵膜膨胀,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其大小无显著变化,但膜内胚胎生长明显;整个发育期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经过这4个时期,胚胎最大长度增长了82.8%,生长速度在后期快于前期,并且以原肠期和膜内勾介幼虫期增长速度最快。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与外鳃特征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温度管理 5—10月上旬,在大棚上覆盖顶膜,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积水即可。10月中旬-11月,在没有严重霜冻的情况下,只要覆盖大棚顶膜并在最低气温低于10℃时覆盖裙边即可。若棚内白天温度超过30℃,则应适当通风;外界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大棚内应采用双层覆盖.即应搭建中棚或小拱棚;  相似文献   

18.
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69天,春季多大风天气,≥10℃有效积温3440℃,年平均降水量34.4毫米,年蒸发量3790毫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新疆著名的晚熟哈密瓜种植区。基于哈密瓜膜下滴灌技术有节水、增产、增收、提高商品率的优点,近年,三塘湖乡大力推广晚熟哈密瓜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生产中温室的保温性能是冬季重要限制因子,采用双膜覆盖是温室增加保温性能的有效方法。对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日光温室内部气温、土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时间段(12月21日—次年1月9日),双膜日光温室的气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在08:30—15:30,最高气温温差为3.7℃,最低气温温差为0℃;在15:30—次日08:30,最高气温温差达13.5℃,最低气温温差为3.9℃,尤其在温室的东西两端2个温室的夜间温差更加明显,达到8.5℃。双膜日光温室的土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在8:30—15:30,最高温差为3.5℃,最低温差为0℃;在15:30—次日08:30,最高温差达到5.5℃,最低温差为2.3℃。并且在夜晚时段双膜日光温室的气温、土温降温速度低于单膜日光温室,各点的温度差相对较小。双膜日光温室良好的保温能力,为大庆市冬季日光温室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膜草覆盖、覆膜、裸地油葵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行走式节水补灌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条件下膜草覆盖、覆膜和裸地油葵的生长规律和地温。结果表明:①膜草覆盖的油葵全生育期为103 d,覆膜的为111 d,裸地的为119 d;②膜草覆盖油葵出苗率为57.0%,覆膜的为50.9%,裸地的为30.1%;③膜草覆盖的油葵株高为112.2 cm,覆膜的为102.0 cm、裸地的为73.0 cm;④膜草覆盖的油葵叶片数为27.0、覆膜的为26.0、裸地的为22.9;⑤在油葵生育前期膜草覆盖地表下0 cm、5 cm、10 cm、15 cm土壤平均温差分别比覆膜、裸地的低1.0℃、1.4℃,0.7℃、2.2℃,0.5℃、1.3℃,0.3℃、0.6℃,在生育后期膜草覆盖增温幅度明显降低;⑥膜草覆盖的产量较覆膜和裸地分别高44.9%和56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