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辽宁省鲜食葡萄市场流向,将鲜食葡萄销售大致划分为3个区域。并针对鲜食葡萄如何走向国际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鲜食葡萄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长期以来,我国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业一直比较滞后,基本是季产季销,地产地销.因此,我国鲜食葡萄集中产区经常出现采后"运不出、贮不进、销不掉"的被动局面,阻碍了鲜食葡萄产业在适宜栽植区的快速发展.一些非适宜产区为了填补当地鲜食葡萄市场空白,也在积极发展鲜食葡萄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我国鲜食葡萄的区域化种植和商品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鲜食葡萄贮运保鲜技术与现代低温物流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鲜食葡萄贮运保鲜设施、材料、技术和标准化生产、贮运保鲜基地及批发、拍卖市场的建设内容,阐明了鲜食葡萄商品化处理系统与现代低温物流体系的构成,提出了鲜食葡萄贮运保鲜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省北宁市鲜食葡萄基地建设、贮藏保鲜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我国鲜食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梁山 《科学种养》2011,(4):20-20
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园艺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共引进了20多个抗性较强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经过10多年的栽培试验,选育出高抗、耐寒鲜食葡萄新品种——黑香蕉。以下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17-17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栽培业的发展,近10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2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39.24万hm^2。大粒四倍体葡萄因果粒大、抗性强,在我国的鲜食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巨峰”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种栽培至今,仍是我国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但由于南方地区5月份的低温阴雨和7~8月份的高温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鲜食葡萄的种植,本文总结了鲜食葡萄种苗选择、栽植、水肥和花果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配施控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最佳施用量,为鲜食葡萄栽培的氮(N)肥节本增效利用提供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N肥减量配施聚氨酯包膜尿素对阳光玫瑰产量、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与鲜食葡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肥减量0~3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的鲜食葡萄产量提高10.67%~32.91%,而减量4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降低5.79%。其中,适当减N配施控释肥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配施包膜尿素处理随着施N量的降低,鲜食葡萄产量及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膨大期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值与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酸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N肥适当减量配施包膜尿素利于形成鲜食葡萄产量结构,提高膨大期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有效扩充果粒,促进鲜食葡萄增产节肥增效,并提升食用品质,以N肥减量10%~20%配施包膜尿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中国葡萄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鲜食葡萄占主导。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鲜食葡萄产量(近200万t)已居世界第一位。而辽宁省的葡萄产业目前已跃居全国第二位,其中95%为鲜食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山东、河南鲜食葡萄产量也可观。如此大的鲜食葡萄产业必须有相应的栽培和贮运保鲜技术来支撑,才能走进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0.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自红地球品种由美国加州大学欧姆教授(H.P.Olme)培育并发表(1980年)至今仅有22年历史。由于其具有果粒硕大、果肉脆硬、外观艳丽、较耐贮运等特性,使该品种很快风靡世界,成为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南非等新型鲜食葡萄出口国最主要的出口品种之一,也成为我国进口鲜食葡萄的主导品种。红地球品种的大量涌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果农生产的积极性,到2001年,我国红地球葡萄的栽培面积估计已超过3万hm2,成为继巨峰之后发展速度最快的鲜食葡萄品种。为适应红地球品种发展的需要,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199…  相似文献   

11.
鲜食葡萄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调整农业结构主要园艺作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在新疆兵团的农六师、农五师、农八师、农四师及伊犁、霍城、昌吉地区已发展了几十万亩,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这些地区的团场技术人员、职工和农民已经了解和掌握了适宜本地区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六师现有鲜食葡萄0.13万hm~2,品种为红提、克瑞森、弗蕾,农六师的鲜食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具有代表性,现将天山北坡鲜食葡萄栽培技术通过本讲座介绍如下,不妥之处还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12.
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仲夏紫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早熟鲜食葡萄生产,是黄河故道地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应用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品种,是发展早熟鲜食葡萄生产的关键措施,本文介绍了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仲夏紫的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9日由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投资1173万元建设的海南果蔬集散中心1000t果蔬气调保鲜库在东方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引进意大利意塞奥气调设备和德国毕泽尔制冷设备,保鲜技术先进。与传统冷库相比,该保鲜库具有保鲜时间长、保鲜质量高等优点。传统冷库的水果保鲜期  相似文献   

14.
在本研究中,报道了在鲜食葡萄育种的早期阶段选择对遗传参数估计值和浆果大小育种值的影响。在1999和2000年的生产季节,从澳大利亚的CSIRO鲜食葡萄群体中收集浆果重量数据,以此来调查了随机选择和间接选择对遗传力估计值和育种估计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持续增长,2014-2016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分别以3.16%、7.72%的年增率递增。截至2016年底,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为80.96万hm2,仅次于西班牙,居世界第2位,产量达1374.5万吨,自201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1位。我国葡萄产量的80%左右为鲜食葡萄。随着葡萄产量的饱和,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葡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英国Eden Research公司生产的生物杀菌剂Novellus(基于萜烯类化合物)获准在澳大利亚销售,可有效防治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上的灰霉病(葡萄孢菌),该病害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该产品安全环保,不会在作物上造成有害残留。此前该产品以商品名"Mevalone"在欧洲和非洲销售,已在11个国家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17.
谢教铭 《科学种养》2013,(11):33-33
建瓯市现种植葡萄面积3万亩,年产葡萄3.6万吨,是福建省鲜食葡萄的主产区之一。由于葡萄园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加上福建省属亚热带气候,葡萄成熟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害严重,造成果实产量、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镇从2010年秋季起,连续3年在葡萄园示范套作绿肥——紫云英,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概述了2014年全球新登记或上市的农药品种共41个。其中杀菌剂8个、杀虫剂10个、除草剂8个、生物农药及其他15个,简单介绍了品种的活性、结构及登记情况……2014年全球新登记或上市的农药品种共41个。其中杀菌剂8个、杀虫剂10个、除草剂8个、生物农药及其他15个。一、杀菌剂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是一种独特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I),可用于防治70多种作物如葡萄树、鲜食葡萄、梨果、核果、蔬菜以及大田作物等的多种病害,包括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褐腐病,公司预计最高年销售将达  相似文献   

19.
农六师目前葡萄定植总面积1626.6hm^2,其中鲜食葡萄1060hm^2,品种主要有红提、克瑞森、八月皇家、莫莉莎和无核早红等;酿酒葡萄566.6hm^2,品种主要有赤霞珠、梅露辄等。2005年,葡萄虫害未有发生,病害以霜霉病、日灼病为主,其次为白粉病、毛毡病、病毒病等。  相似文献   

20.
天津港保税区最近建立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洋水果物流基地——天保绿博水果保鲜库,改变了北方大部分洋水果从南方输送的历史。天保绿博水果保鲜库总储量为2500t,采用国际先进库房技术建设而成,具有恒温保鲜的功能。该基地共有7座保鲜库,其中有-20℃的低温保鲜库2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