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华玉11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种植4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5 500株/667 m2 3种不同密度对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对提高单产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5种不同密度对开玉15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m2和45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效果最好,适宜密度范围为4000~4500株/667m2。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开玉15时,为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建议高水肥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4500株/667m2左右,中低等水肥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4300株/667m2,以获取最高的玉米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杂交玉米高肥水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产量情况,在息烽县进行5个不同杂交玉米品种、3个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黔804,单产达617.73 kg;兴单131产量最低,单产为559.7 kg;3个种植密度中,密度为4 4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最高达626.38 kg;4 8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598.7 kg,位列第3;4000株/667 m2的平均单产最低,为521.98 kg;黔804在试验密度范围适应性较好,适宜密度要求较宽,其余品种适宜密度范围要求较窄,只适宜4 400株/667 m2,要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施用健壮素,经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健壮素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适宜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从4200株/667m2上升到5700株/667m2时,产量随增加而增加,达到5700株/667m2,单产最高,为840kg,当超过6200株/667m2时,产量开始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杂交棉中棉所1206在石河子垦区的最佳栽培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石河子开展了该品种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 000株/667 m2种植条件下皮棉产量最高,达到205.76 kg/667 m2,但与4 000株/667 m2和8 000株/667 m2的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北疆棉区,中棉所1206的适宜种植种植密度为5 000~8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7.
经2009—2011年试验,以9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常规密度(3500株/667m2)和高密度(4500株/667m2)2个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不同基因型糯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密度间的产量也有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筛选出了产量、品质、抗性较好的品种为浙糯玉5号、苏玉糯14、浙糯玉4号和渝糯7号,种植密度4 5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开阳县高粱栽培的适宜密度,试验设置种植5000株/667 m2、6000株/667m2、8000株/667m2、10000株/667m2,进行4个水平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80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数量超过8000株/667m2,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得出,8000株/667m2为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美国利用矮秆、早熟、耐密植玉米杂交种使种植密度达到5 000株/667 m2的成功经验,昔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一穴双株栽培模式,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即每667 m2地种植2 777穴,每穴播2粒,密度达到了5 554株/667 m2,使种植品种晋单55产量达到1 15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新中玉801在余庆县的适宜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密度试验。其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在3000~3750株/667m2的范围内,玉米的单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375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但是超过4000株/667m2时玉米的单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和田间长势分析,在试验条件类似区新中玉80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3750株/667m2,对应的产量可达744.48~800.04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主栽的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在高纬度和高海拔条件下,应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采用方差分析、曲线拟合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在6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对大田马铃薯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结论,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方程呈抛物线型。通过高密度栽培以达到丰产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其高产适宜的密度为4 000~5 000株/667 m2,产量可以达到2 501.67~2 587.65 kg/667 m2。利用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相关关系的拟合曲线可知,马铃薯在当地条件下种植获得最大商品产量为2 175.94 kg/667 m2的密度为4 65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本地区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密度,对费乌瑞它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5920株/667 m2(2466.1 kg/667 m2),第2是4933株/667m2(2179.3 kg/667 m2),3996株/667 m2,产量2121.9 kg/667m2,居第3。表明在荔波县种植早熟马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优质油菜单株种植最佳密度与产量的影响,2009年进行了6个不同密度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为:65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166kg/667m2,其次是5500株/667m2产量为151kg/667m2,第3是4500株/667m2产量为140kg/667m2,第4是3500株/667m2产量为136kg/667m2,第五是7500株产量为128kg/667m2,最少是8500株产量为114kg/667m2。通过这次试验可作为指导铜仁市优质油菜合理种植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展的不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研599栽7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单产187.87kg/667m2,栽6000株/667m2产量居第2.单产172.31kg/667mz,油研599在余庆县海拔780m左右地区最佳种植密度在6000~7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密度、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正大999和黔单100为试验材料,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密度中,以3168株/667m2产量最高,3669株/667m2次之,其后是2835株/667m2和2501株/667m2,以2168株/667m2最低。通过多重比较表明,3168株/667m2有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黔单100产量高于比正大999,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4个行距0.5 m、0.67 m、0.83 m、1 m,2个种植密度2800株/667 m2,3200株/667 m2的种植条件下,研究了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0.5 m、密度3200株/667 m2条件下,绵单10号的产量最高;行距1m、密度2800株/667 m2条件下,绵单10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粤甜13号品种优质、耐寒、耐密植,适合广东省早春种植,但缺乏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影响了品种特性的发挥。试验于2006年1月7日在广州市钟落潭镇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基地进行,试验设盖膜与不盖膜2个处理,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800株/667m2、5600株/667m2等4个栽培密度,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就栽培密度和地膜覆盖两个因素对粤甜13号鲜果穗产量、商品性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栽培密度增加,鲜果穗产量也显著增加;地膜覆盖栽培能使生育期缩短10d,当栽培密度提高到5600株/667m2时,鲜果穗的商品性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非地膜栽培时,穗长和穗粗比盖地膜栽培要高,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秃顶长明显变长,当密度增加到4800株/667m2时,秃顶长达到2.27cm,严重影响商品外观,因此,在生产上非地膜覆盖栽培的密度应低于4800株/667m2。该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粤甜13号耐密植性和适合早春种植特性;同时表明,早春地膜覆盖栽培除了缩短生育期,使产品提早上市以外,还通过增加种植的密度增加产量,使种植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冲 《中国种业》2015,(7):33-34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该品种在天津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都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569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单808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红梅  钱刚 《耕作与栽培》2011,(3):32-32,11
为了探索杂交玉米单株种植最佳密度与产量的影响,2010年进行了5个不同密度移栽试验,其试验结果为4 500株/667 m2产量最高为678.4 kg/667 m2,其次是4 000株/667 m2产量为kg662.3 kg/667 m2,第3是3 500株/667 m2产量为649.7 kg/667 m2,第4是2 5...  相似文献   

20.
巡天618属于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探索品种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5个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巡天618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628.32kg/667m2,其次为5500株/667m2,单产601.37kg/667m2,与5000株/667m2单产差异不显著。说明巡天618适宜栽培密度为5 000~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