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因此,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对于协调土壤与植物在养分供求方面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一团近年来通过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盐份及微量元素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对一团土壤养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棉田科学施肥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垦区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紧密相关.农三师四十一团开垦40多年来,由于耕种、施肥和灌溉,使土壤肥力逐步提高,但由于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耕地面积的55%),土壤养分含量低或养分不平衡,因此,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增加土壤养分的浓度或调节土壤养分的平衡,对作物持续优质高产高效则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施肥,能为作物生长创造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贮供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介绍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为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生物学指标。以南疆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主要组分。用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肥力水平的敏感生物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棉花高产优质的保证。据资料表明,当前在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的贡献率占40%~50%。本文通过分析农十三师目前的施肥状况和土壤养分现状,就当前滴灌棉花化肥的施用技术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ASI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棉田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两种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对磷、硫、铜、锰的吸附曲线呈近似的指数曲线,低浓度时,吸附强烈,随浓度增加,土壤的吸附能力下降。在吸附液浓度<20mg·L-1,加入的锰几乎全部被土壤吸附固定。在吸附液浓度<7.5mg·L-1时,对锌的吸附强度较大,在吸附液浓度>7.5mg·L-1时,吸附强度减少。盆栽生物效应试验证明,所有土壤均缺氮,另外扶沟潮土的磷、钾,南阳黄褐土的磷、钾、硫,是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在剖析养分吸附特性的基础上按适宜的比例补充营养元素后,棉花产量及净收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垦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种植棉花,完全依赖灌溉。在灌排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水增产效果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此条件下带来的危害报道很少。本文针对滴灌条件下棉田土壤盐分、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滴灌土壤脱盐技术提供改良依据。1试验方法1.1试验地情况2003年在农一师农科所滴灌棉花试验地,选土质不同的3个点取土调查。第1点土质为中壤,第2点为中壤夹有粘土隔离层,第3点为粘土。试验地播前每667m2(旧制1亩,下同)施基肥油渣86Kg、尿素26kg、二胺16kg;6月12日追施尿素10kg/667m…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聚类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江  崔静  陈彦  吕新 《棉花学报》2010,22(4):339-346
以新疆绿洲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基于100个耕层土壤(0~3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应用模糊K-均值算法进行了连续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个,混乱度指数平均值为0.23,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因此,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土壤养分预测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分区结果,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棉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大豆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红星农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硼含量较高,钾、硫、锌含量较低。土壤中N、P、K、S、B、Zn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的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980。大豆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298 kg/hm2,平均增产率10.8%,平均增收610元/hm2。  相似文献   

11.
王巩  罗海波 《耕作与栽培》2000,(3):32-32,53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级状斜施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其耕作土壤多属黄壤,封肥肥力较低。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中作为商品部分的比重增大。农业投入中各养分的不均新增加,以及肥料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原来封闭的养分循环平衡。造成土壤养分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土壤肥务过渡的消耗,土壤逐渐的退化。为此必须加强养分的投入,保持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 -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0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茸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03--N含最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O3--N主要累积在40~60 cm土层.从烤烟整个生育期土壤NO3--N变化和累积看,底肥氮以NO3--N占30%-50%的配比,对烟株吸收NO3--N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优化施肥对东营滨海盐渍土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设不施肥、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对比,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施肥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组成,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Na+及Cl-所占比分别减少2.29%,3.45%,6.15%,K+、Ca2+、Mg2+、SO_2-4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高7.8%~17.0%和5.0%~13.3%;施肥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速效P和速效K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而N0-3-N、NH+4-N含量总体表现为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不施肥,这说明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土壤NO-3-N、NH+4-N含量,进而NO-3-N、NH+4-N的流失风险也随之减小。采用N、K肥基施+蕾期花期2次追施的优化施肥处理,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而且提高了产量,配合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试验,结合温室盆栽及大田试验,对铜仁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依次为K>P>Cu>S>B。增施P、K肥可大大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应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1]。  相似文献   

16.
2009—2011年,二十一团再次进行了耕地土壤养分普查工作,与1999年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下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升,其养分含量现状是:富磷,氮、钾含量中等水平。针对目前养分含量现状,笔者结合田间肥效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提出了二十一团四大作物的施肥策略,并提出了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泉州市沿海地区甘薯主栽区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较偏酸,有机质含量低,pH值<6.5占83.6%,有机质<10g/kg占53.4%;氮素钾素缺乏严重,全氮<0.6g/kg占56.8%;碱解氮<100mg/kg占88.4%,速效钾<50mg/kg占75.4%;磷素丰富,有效磷>20mg/kg占52.4%。变异系数中,有效P、速效K明显大于有机质、全N、碱解N。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中产棉田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土壤养分变化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最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化学氮肥(N)、有机肥(M)、有机肥和氮肥配施(NM)4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陇中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有一定差异。NM处理下SOC、TN含量及碳磷比(C:P)、氮磷比(N:P)均为最高,显著高于N和M处理;土壤碳氮比(C:N)和TP含量在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春小麦产量在不同施肥处理下有一定差异。NM处理下春小麦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和M处理。春小麦产量与土壤SOC、TN、C:P、N:P和C:N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产量与T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在黄土高原丘陵区,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长期施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连续施氮对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以辽北昌图2007-201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从不同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两方面入手,共设置9个处理,研究长期连续施肥对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及春玉米产量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养分方面受施氮量影响较大,而施氮量相同时与施肥方式无明显关系,长期连续不施氮肥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在维持原有水平下略有下降,增施氮肥后,无论哪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有利于培肥地力。氮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已有研究,但是当化学肥料用量已经能够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时,继续提高氮肥用量不能实现作物产量的持续增加,因此玉米高产应为中氮用量,10 a后肥料贡献率从高到低分别是N2>N3>N>N1,与10 a平均结果相一致。因此,氮肥是影响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元素,缺氮使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能力随种植年限的延续而下降,适量氮肥与磷钾配施可使耕层土壤有效养分维持平稳增加。本试验区域内推荐氮肥用量为241.5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