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鲜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与低温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茶树抗冻物质基础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选择乌牛早和茂绿品种的栽培茶园,从2013年10月20日到翌年4月5日逐日调查供园气温;每月5、15、25日采集茶树成叶,以比色法检测鲜叶可溶性糖含量,以HPLC检测脯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①在2013年10月20日至12月27日气温持续下降、2013年12月28日至翌年2月10日持续低温、2014年2月11日至4月5日气温日渐升高的3个时段,可溶性糖含量相应地持续增加、继续增加、逐渐减少,整个试验期间温度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②脯氨酸含量和17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在这3个阶段相应的缓慢增加、明显增加、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这3类都是茶树抗寒物质,且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相关性大于其他两类物质;②这3类抗冻物质的含量,乌牛早鲜叶相应地大于茂绿鲜叶,乌牛早冻害指数小于茂绿冻害指数,因此乌牛早抗冻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茶树新梢中稀土元素累积规律,选择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期、不同嫩度茶树新梢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茶叶新梢稀土含量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新梢稀土含量随采摘时间先降低后增加,夏秋季新梢稀土含量随采摘时间逐渐增加;鲜叶原料采摘越老,稀土含量越高,稀土含量与茶树新梢嫩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加工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在制品的化学变化,并与茶鲜叶对比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是,怎样能真实反映内含成分的含量,实践中发现,固定样品的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为此,笔以同样的鲜叶采用几种热源固样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鲜叶质量是毛茶品质的基础,只有优良的鲜叶才能加工出优质的茶叶,所以鲜叶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只有苏联有一个ГОСТ6206鲜叶分级标准。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印尼等国都是从控制采摘标准使鲜叶质量达到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影响铁观音鲜叶茶多酚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本研究收集安溪主要产茶乡镇的铁观音秋季首轮新梢生长期(45 d)内的总降水量、日均温、有效积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及10 cm地温,分析其对铁观音鲜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皮尔森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安溪县不同产地秋季铁观音鲜叶茶多酚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45 d总降水、最高气温以及平均相对湿度,其中总降水与最高气温与鲜叶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对湿度与鲜叶茶多酚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茶鲜叶清洗和脱水设备现状 茶叶初制加工从茶鲜叶到成品干毛茶,目前通过设备的研发创新已基本实现了清洁连续化加工,分析当前应用不同配置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尚缺少前道工序茶鲜叶自动清洗和连续式脱水设备.茶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要素,由于环境因素,茶鲜叶表面本身会产生泥灰和各种污染,从采摘、运输到加工场所将鲜叶表面的可能有的农药残留以及粉尘等表面附着物清洗干净,洗净后的鲜叶再进行加工生产,提高茶鲜叶的洁净度等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7.
L—茶氨酸(谷氨酰氨基乙胺)——绿茶滋味中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和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在茶根中合成的。它在鲜叶中的含量为0.5—2%。业已证实在茶籽中茶氨酸有相当数量的乙胺曾转移到幼苗中的儿茶素分子上,这就支持了茶氨酸不是一终产物而是参与茶树其它化合物的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茶叶市场开放,不少茶区的茶农由过去加工制作单一种茶逐步改为制作多种茶类,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加经济收入。笔者为了探索同质鲜叶加工制作不同类型绿茶的经济效益,特地进行了同质鲜叶制作烘青和炒青茶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试验设计与实施试验设计:取同一块茶园中的高档、中档、低档鲜叶分别加工制作烘青和炒青茶。高档鲜叶即为刚开园采摘的嫩叶,基本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中档鲜叶是正值开采高峰期所采的鲜叶,一般以一芽三、四叶和嫩对夹叶为主。低档鲜叶是在立夏以后所采的鲜叶,大  相似文献   

9.
紫鹃茶树是一种特殊的红紫芽茶树品种,单株新梢长有约2~4片红紫色叶片,花青素含量为普通红芽茶的3倍,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为了探索该茶树品种鲜叶的染色特性,本试验以紫娟的鲜叶为原料,对不同冷冻时间、染液温度、固液比、煮染时间以及不同材质布料煤染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紫娟鲜叶在冷冻15 d、固液比1:3、染液温度90...  相似文献   

10.
11.
分析茶鲜叶失鲜的影响因素如鲜叶、温度、水分、空气、机械损伤等,探寻茶鲜叶保鲜的原理,提高鲜叶保鲜技术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茶叶初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对鲜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茶鲜叶作为制茶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茶品质。本研究从鲜叶的理化特性和劣变机理方面,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和振动因素对茶鲜叶贮运品质的影响,为顺应茶叶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茶叶加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不同茶树品种对机械采摘的适应性,筛选适宜宜兴地区机采的茶树品种,以福鼎大毫茶等宜兴地区普遍种植的5个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各品种机采前性状、机采后芽叶组成及产量。结果表明:在福鼎大毫茶、龙井43、浙农139、福鼎大白茶和锡茶5号5个茶树品种中,机采前树冠高度、树幅宽度、叶层厚度、新梢长度、树冠覆盖度均以福鼎大毫茶最高,但其发芽密度最低;龙井43发芽密度最高,但机采前其他性状显著低于福鼎大毫茶;除叶层厚度以外,福鼎大白茶的树冠高度、树幅宽度、新梢长度、树冠覆盖度差异不显著,性状较一致,发芽密度仅次于龙井43,机械采摘的适应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机采后,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的鲜叶和干茶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龙井43的标准芽叶比例较低,福鼎大毫茶的碎片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作为尖端科技,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图像处理技术上已经十分普遍。在茶叶生产产业中,茶叶的色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监测工作。但是,在茶叶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茶鲜叶的色泽造成影响。在对茶叶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时,如果能够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对茶叶鲜叶色泽实现掌控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着手点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茶叶色泽测定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究实现根据图像处理发现色泽测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成熟应用的今天,如果能够将该技术与茶叶生产活动相结合,其将实现茶叶产品品质的有效把控和茶叶鲜叶色泽的及时有效监控,并且实现精准分类。相对于传统的茶鲜叶测定技术应用来说,其科学性不足,加上智能化不够,所以很难与当前茶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相匹配。本文拟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定义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叶色泽测定的具体背景,从而探究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茶鲜叶色泽测定技术的应用诉求和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08,(3):39-39
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导致茶鲜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600MPa压力下,细胞形态溃缩明显,出现细胞液溶出;在处理温度37℃、处理时间10min条件下,经500MPa以上超高压处理的茶鲜叶,多酚氧化酶比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交叉验证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建立了茶鲜叶的近红外光谱(NIRS)与其含水量、粗纤维总量和全氮量之间相关性模型。当主成分数为7时,3个指标的R值分别为0.92、0.86和0.90;交互验证均方根方差(RMSECV)分别为0.769、0.332和0.742。提出了基于鲜叶含水量、粗纤维总量和全氮量的茶鲜叶原料的质量系数方程,得出了鲜叶的质量系数。鲜叶质量系数越大,其质量越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NIRS技术评价茶鲜叶原料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鲜叶分级机的筛分率,以柳叶种机采鲜叶为试验原料,对6CFJ-70型鲜叶分级机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Solidworks 2014对鲜叶分级机进行3D建模,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鲜叶仿真颗粒模型和接触力学模型,设置关键仿真技术参数,运用EDEM 2018软件对鲜叶在锥形滚筒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影响筛分率的关键参数为锥形滚筒转速与倾角。为了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以筛分率为目标函数,设计了2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运用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回归模型且通过了相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叶分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锥形滚筒转速和锥形滚筒倾角。当锥形滚筒的转速为24 r·min-1,锥形滚筒倾角为6°时,鲜叶的筛分率为81.7%,具有较好的鲜叶分级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鲜叶分级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六堡茶紫芽鲜叶为研究对象,结合超声辅助提取,使用响应面法分析超声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紫芽花青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青素超声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青素提取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13min,料液比1:12,此条件下测得六堡茶紫芽鲜叶花青素含量为:1701.29nmol/g,是普通绿芽的7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异叶天南星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丰富其活性物质基础,为天南星的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反相制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异叶天南星的化学成分,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采用细胞实验筛选新化合物及代表性已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异叶天南星中共分离得到18个成分,分别为1-O-(10E,15Z)-9,12,13-trihydroxyoctadeca-10,15-dienoyl glycerol (1)、2-hydroxyethyl carboxylic acid-5,9-eicodiencarboxylate (2)、松柏醇(3)、香草酸(4)、阿魏酸(5)、咖啡酸(6)、异夏佛托苷(7)、夏佛托苷(8)、6-C-α-L-arabinosyl-8-C-β-D-galactosyl apigenin (9)、维采宁1 (10)、维采宁3 (11)、6,8-di-C-β-Dgalactosyl apigenin (12)、6-C-β-D-xylopyranosyl-8-C-β-D-galactosyl apigen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