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水温(20±2)℃条件下,氟苯尼考以10 mg/kg单剂量腹注和口灌健康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采用HPLC-MS/MS测定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式下红笛鲷血浆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腹注给药后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的峰浓度(C_(max))分别为10.62μg/m L、8.36、22.57和4.76μg/g,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1.2、1.0、1.0和6.0 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29.76、17.84、17.23和19.48 h;口灌给药后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的C_(max)分别为2.35μg/m L、1.45μg/g、4.06μg/g和1.73μg/g,T_(max)分别为2.69、1.5、1.5和4.0 h,t_(1/2β)分别为40.59、12.29、37.78和47.34 h。结果表明,腹注给药方式下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吸收快于口灌给药,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消除快于口灌给药,在肌肉和肾脏中的消除则慢于口灌给药。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内抗菌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特征及抗菌后效应(PAE),制订临床给药方案,用微生物法测定鸡血清中氟苯尼考浓度。建立鸡组织笼感染模型,以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的体内PAE。结果显示内服给药后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其药动学方程为C=4.7804(e-0.1096t-e-2.5858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6.42±0.83)h、Cmax=(3.96±0.42)μg/mL、AUC=(42.41±7.50)(μg/mL).h-1、Vd=(6.63±0.68)L/kg;氟苯尼考浓度在2MIC、4MIC和8MIC时,作用1h的体内PAE分别为0.35、1.20和1.48h,同时测定的体外PAE为0.23、0.93和1.17h。鸡内服氟苯尼考的给药方案为1日1次,维持剂量30mg/kg体重。  相似文献   

3.
静注与内服氟苯尼考在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30 mg@kg-1单剂量静注(设健康对照)和内服氟苯尼考(florfenicol),研究了其在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给健康和感染肉鸡静注氟苯尼考后,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选择的权重为1/C2,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a为(44.67±9.42)min和(40.79±9.90)min,t1/2β为(161.02±27.30)min和(118.91±14.17)min,Vd(ss)为(1.15±0.41)L@kg-1和(1.02±0.22)L@kg-1,ClB为(0.73±0.12)L@kg-1@h-1和(0.76±0.14)L@kg-1@h-1,AUC为(41.65±6.94)mg@L-1@h和(40.88±6.03)mg@L-1@h.与健康肉鸡药动学参数比较,感染鸡的β(P<0.01)、K21(P<o.05)和K10(P<0.01)显著性提高,t1/2β(P<0.01)显著性下降,其他参数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给感染肉鸡内服氟苯尼考后,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a为(25.49±14.04)min,t1/2ke为(104.31±14.55)min,tmax为(65.91±26.24)min,Cmax为(7.90±3.00)mg@L-1,AUC为(29.01±6.59)mg@L-1@h,F为(70.94±1.09)%.以上结果表明,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氟苯尼考仍表现出分布迅速、广泛和消除较快的特点.内服给药后,氟苯尼考在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内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桔梗的“引经”作用对氟苯尼考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2组(A、B组),A组单剂量1次灌胃内服氟苯尼考30 mg/kg;B组氟苯尼考30mg/kg与桔梗煎液2 g/kg单荆量1次同时灌胃内服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5 mg/L,以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和SPSSl2.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W=1/C2),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拟合方程如下.A组:T1/2ka(0.461±0.066)h,T1/2kc(2.013±0.195)h,Tpeak(1.180±0.123)h,Cmax(7.332±1.000)mg/L,AUC(31.445±3.566)mg·h-1·L-1,V/F(2.995±0.330)L/kg,拟合方程为:C=19.833(e-0.396t-e-2.387t);B组;T1/2ka(0.550±0.112)h,T1/2ke(3.308±0.270)h,Tpeak(1.414±0.183)h,Cmax(4.737±0.360)mg·L-1,AUC(23.128±2.096)mg·h-1·L-1,V/F(1.400±0.127)L/kg,拟合方程为:C-11.021(e-0.342t-e-10860t).结果表明,桔梗与氟苯尼考同时灌胃内服后,桔梗的"引经"对氟苯尼考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氟苯尼考(florfenicol, FFC)是新型动物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好,广泛应用于牛、羊、猪、水产及禽类等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制。本试验旨在研究FFC和氟苯尼考纳米晶(florfenicol nanocrystal, FFC-NC)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采用交叉试验法,鸡用药后,在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血浆中FFC含量。结果显示,此试验所建立的HPLC色谱图基线平稳,血浆峰与FFC峰完全分离。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测定要求,重复性好,适用于鸡血浆FFC含量测定。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与FFC组相比,FFC-NC组的达峰时间tmax为(0.875±0.137) h,峰时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峰浓度Cmax分别为(23.957±2.338) mg/(L·h)和(8.249±0.713) mg/L,FFC-NC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FFC组的3.6倍。结果表明,FFC-NC的药动学特征较FFC均...  相似文献   

6.
氟苯尼考在哺乳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注射液在哺乳仔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临床更加合理使用该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健康哺乳仔猪6头,按15mg/kg.bw肌内注射氟苯尼考,于给药后24h内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进行二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法测定药物浓度,得到氟苯尼考在哺乳仔猪体内的药-时数据,PKS药动学软件分析得到药动学数据。结果哺乳仔猪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后药动学数据符合开放式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重要药动学数据如下:分布半衰期tl/2α=62.12min,消除半衰期t1/2β=284.84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75837μg·mL-·1h,tmax=100.00min,Cmax=118.96mg/L。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康AA肉鸡 36只 ,随机分成 4组 ,以 15mg/kg和 30mg/kg两种剂量静注、肌注分别给予氟苯尼考。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采用 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 时数据。静注药 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Vd(ss) 1 5 7± 0 16L/kg ,T1/2α43 96± 12 2 7min、T1/2 β16 8 18±45 2 4min、CL(s) 0 0 17± 0 0 0 30L/ (kg·min)、AUC886 40± 146 5 3(μg/ml)·min ;30mg/kg剂量组Vd(ss) 1 42±0 2 3L/kg ,T1/2α41 48± 8 6 4min、T1/2 β180 80± 74 97min、CL (s) 0 0 17± 0 0 0 2 9L/ (kg·min)、AUC176 7 15±2 6 8 2 3(μg/ml)·min。肌注药 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T1/2 (ka) 10 2 5±9 1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3 5 0± 1 13μg/ml、AUC837 88± 16 0 85 (μg/ml)·min、F94 5 3% ;30mg/kg剂量组T1/2 (ka) 11 97± 7 5 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6 79± 1 38μg/ml、AUC172 5 2 9±35 7 98(μg/ml)·min、F97 6 3%。实验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吸收好 ,分布快 ,消除也快。静注、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关系 ,各参数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自制氟苯尼考(FF)和氟尼辛葡甲胺(FM)复方制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选用健康断奶仔猪6头(30±5 kg),采用三周期交叉设计。FF给药剂量均为20 mg/kg体重。FM给药剂量均为2 mg/kg体重(以氟尼辛计),同一头猪不同给药的时间间隔为2周,给药途径均为颈部肌肉注射。试验结果显示,自制复方制剂与两种进口市售单方制剂在动物体内的药代过程基本一致,氟苯尼考和氟尼辛葡甲胺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89%和108.78%,表明本复方注射液中两种药物的药效均与国外进口单方产品相当。一次给药即可获得两种进口单方制剂同时给药的良好疗效,且具有方便临床给药、减少动物应激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健康绵羊8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注单剂量20mg·kg-1氟苯尼考试验品,B组肌注单剂量30mg·kg-1氟苯尼考试验品。两周后,A组肌注单剂量20mg·kg-1氟苯尼考试验品,B组肌注单剂量20mg·kg-1氟苯尼考对照品。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 时数据。静注药 时数据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Vd(ss)1 87±0 26L·kg-1,T1/2α1 5±0 06h,T1/2β19 47±7 64h,CL(s)0 25±0 05L·kg-1·h-1,AUC77 35±10 24μg·h·mL-1;氟苯尼考试验品肌注药 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20mg·kg-1剂量组C(max)4 20±0 28μg·mL-1,T1/2ka0 26±0 02h,T1/2ke10 07±1 08h,AUC67 47±11 02μg·h·mL-1,F(绝对)87 22%,F(相对)97 66%;30mg·kg-1剂量组C(max)7 10±1 84μg·mL-1,T1/2ka0 26±0 10h,T1/2ke9 57±3 28h,AUC101 58±10 25μg·h·mL-1。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试验品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关系,在绵羊体内吸收好,分布快,消除缓慢,与先灵葆雅公司对照品相似。  相似文献   

10.
氟苯尼考静脉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兽医学报》2002,33(4):384-388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6,(4):101-103
健康黄羽肉鸡(公母各半)20只随机分为A、B 2组,分别单剂量灌服19.91%氟苯尼考粉(受试品)和10%氟苯尼考粉(对照品),给药量均为15 mg/kg,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 Nonlin 5.2.1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显示:A组平均消除半衰期(T_(1/2β))约为9.158 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0.600 h和5.786μg/m 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26.474 h·μg/m L,平均滞留时间(MRT)4.357 h;B组平均T_(1/2β)约为7.513 h,T~(max)和C~(max)分别为1.900 h和5.106 mg/L,AUC为25.749 h·μg/m L,MRT 5.695 h;相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3.979%。结果表明,19.91%氟苯尼考粉T~(max)比10%氟苯尼考粉提前(P0.01),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黄芩素对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单用组、合用组,合用组连续7 d灌服黄芩素(50 mg/kg,1次/d),单用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 d两组大鼠均按25 mg/kg剂量灌服氟苯尼考,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数据采用DAS2.0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连续给药7 d,可以增加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减缓代谢消除,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提示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合用具有潜在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效制剂能够使药物在动物体内缓慢释放,使有效药物浓度维持较长时间,实现方便给药的目的,同时也克服常规制剂多次给药造成的波峰波谷现象,更好地发挥药效。氟苯尼考混悬剂和常规制剂按20mg/kg体重肌注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试验所得的血浆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距原理处理。氟苯尼考混悬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44.99μg/(mL.h),MRT=26.62h,t1/2β=16.5h;氟苯尼考常规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54.3μg/(mL.h),MRT=12.97h,t1/2β=11h。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混悬剂在体内吸收缓慢,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两种氟苯尼考注射液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本研究选择30只健康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单剂量20 mg/kg bw肌内注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于给药后0.167、0.33、0.5、0.75、1、1.5、2、4、6、8、12、24、48 h翼下静脉采集血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UV)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并用WinNonlin 8.1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3.39±2.65)和(4.47±3.14)h,Tmax分别为(0.66±0.30)和(0.77±0.30)h,Cmax分别为(7.06±2.35)和(8.24±4.54)μg/mL,AUC0→t分别为(19.05±5.79)和(21.76±6.71)(μg/mL)h,AUC0→∞分别为(20.11±6.36)和(23.04±6.91)(μg/mL)h,MRT分别为(3.25±1.25)和(3.55±0.96)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7.55%。结果表明,虽然二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采用新包被工艺生产的氟苯尼考(受试制剂F)与国外同类产品(R1)、国内同类产品(R2)在猪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并探索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本试验采用随机三制剂、三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选取6头健康的阉割小公猪(体重15 kg±2 kg),分别灌胃给药3种制剂,给药剂量为20 mg/(kg·BW),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利用Kinetica 5.0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特性,SAS统计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在猪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F、R1、R2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6.0845、18.3287和21.1678 μg/mL,药物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0、1.9、1.5 h;药-时曲线下面积(0-∞)(AUC0-∞)分别为144.7327、118.2670和123.3715 μg/mL·h;受试制剂相比于两种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22.51%(R1)和117.52%(R2)。结果表明,环糊精包被氟苯尼考有更好的缓释作用,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药效维持时间长,生物利用度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氟苯尼考(Fro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为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的单氟衍生物,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用合成抗菌素。化学名称:D( )-苏-1-1对甲砚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  相似文献   

17.
在收集氟苯尼考在5种禽(鹌鹑、鸽、肉鸡、鸭和火鸡)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研究了氟苯尼考的3个主要药动学参数(体清除率(Cl)、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和消除半衰期(t1/2β))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使用了传统的幂函数型异速生长方程来描述药动学参数Y与禽体重W之间的关系,即Y=a×Wb,其中a为幂函数的系数,b为幂函数的指数。研究结果显示:Cl、Vss和t1/2β与W之间的关系式分别为Vss=4.017 7×W-0.508、Cl=1.442 7×W-0.811和t1/2β=3.613 3×W-0.042,相关系数则分别为0.682 5、0.862 5和0.008 6。结果表明,利用异速生长分析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氟苯尼考在禽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特别是Vss和Cl。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肉鸡多次灌胃氟苯尼考后各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药物浓度,研究利用文献检索获得的肉鸡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建立了一个包含11个组织在内的血流限速型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模型中包含了氟苯尼考的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肾脏排泄、肝脏代谢及肝肠循环模块,该PBPK模型成功预测了肉鸡连续5d灌胃氟苯尼考(30mg/kg·d)后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多次灌胃给药后,氟苯尼考在肉鸡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其中在肾脏中分布最多,而在胆汁中消除最慢。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氟苯尼考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肉鸡的生理学、解剖学特点,设计了一个包含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两部分在内的生理药动学模型血流图。模拟肌内注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分布、肝脏代谢及肝肠循环等过程。为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肉鸡体内PBPK模型的最终建立提供了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的药物种类、研究对象、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组织中的测定方法及其代谢情况、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