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斑马鱼模型在人类病害的研究上有广泛的应用,其遗传背景较清晰、分子生物学信息资源丰富。该文介绍有关斑马鱼遗传背景的信息资源,以及斑马鱼与水产病害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转基因斑马鱼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以转基因斑马鱼Tg(lysC:DsRed2)-Lyz fish为模型,利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定量实时RT-PCR技术,探讨了Cd对斑马鱼仔鱼的免疫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0.01μmol·L~(-1)CdCl_2即可显著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的孵化(P=0.013),当暴露浓度增大到0.1μmol·L~(-1)时,斑马鱼胚胎24 h血流障碍和52 h孵化抑制这两个毒性效应都大幅增强,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0.1μmol·L~(-1)CdCl2使得溶菌酶(lysozyme C,lyz)标记的斑马鱼仔鱼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且趋向肝脏部位聚集。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与斑马鱼仔鱼体内金属硫蛋白相关基因(dMT)和炎症相关基因(serp、tnf)表达的诱导,以及癌症抑制相关基因(ccgn1、chk2、p53)表达的抑制有相关性。研究表明,转基因斑马鱼Tg(lysC:DsRed2)在重金属污染物免疫毒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喻俊磊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08-110,113
综述了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人类疾病模型及新药筛选、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斑马鱼最早作为胚胎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试验动物模型,被广泛运用于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斑马鱼了解的日趋深人,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综述了斑马鱼概况及其在水质监测、环境激素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实验室繁育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斑马鱼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并渐渐引起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重视。但目前在我国斑马鱼实验室养殖及繁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笔者对斑马鱼实验室人工饲养及繁育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旨在为斑马鱼这种重要模式生物的研究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斑马鱼在常规毒性实验、分子及细胞生态毒理、生物致突变效应检测和环境激素测试等生态毒理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动态,并展望了微宇宙毒性实验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斑马鱼毒性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δ-六六六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性,以δ-六六六为模拟受试物,采用半静态法生物测试,研究该物质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的生物蓄积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调查相关生物富集系数BCF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δ-六六六在斑马鱼体内具有时间短、蓄积作用强的生物蓄积效应。通过t—test分析,认为达到稳定态后,得到的生物富集系数不因暴露浓度不同、采样时间不同而产生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斑马鱼TLR21受体家族的作用。[方法]用各种纯组分刺激斑马鱼,研究斑马鱼TLR21受体家族(zTLR21.1、zTLR21.3、zTLR21.4)的表达量变化,推测它们的功能。[结果]zTLR21.1对于LTA刺激无反应,对于LPS、ployI:C和Glucan刺激都有上调反应。zTLR21.3和zTLR21.4对于LPS、LTA和ployI:C刺激均无反应,对于Glucan刺激有明显上调变化。[结论]zTLR21.1可能是一种能够识别大部分抗原的模式识别受体。zTLR21.3和zTLR21.4的功能很类似,可能都是酵母的特异识别受体。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包括芯片的制备、待检样品的标记、杂交以及杂交结果的检测和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细菌检测、基因组分析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达50.00%以上,化学药物仍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措施,药物滥用现象普遍。鱼类病原菌至少耐受一种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加强鱼类病原菌耐药性调查研究及抗菌药物药物学、药效学和在鱼类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对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现状、检测方法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耐药性的机制、来源和扩散进行了归纳,以期进而规范养殖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鱼类诺卡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省份不断蔓延,对水产行业造成巨大影响,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危害约20种海、淡水养殖鱼类。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腹腔接种不同稀释度的强毒株鰤鱼诺卡氏菌ZJ0503,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鉴定、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半数致死剂量(LD_(50))统计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初步建立了鰤鱼诺卡氏菌-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攻毒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鰤鱼诺卡氏菌ZJ0503对斑马鱼的LD50为3.39×106CFU·尾,斑马鱼感染后,肾脏、肝脏、胰脏、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斑马鱼是鰤鱼诺卡氏菌良好的动物感染模型,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诺卡氏菌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是兼具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低等脊椎动物,而非特异性免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概述了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识别以及非特异性细胞毒细胞、吞噬细胞、溶菌酶、抗菌肽、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天然抗体、铁传递蛋白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蛭弧菌在水果清洗杀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致病菌侵染的新鲜苹果用不同浓度(102、104、106、108 PFU/mL)的蛭弧菌进行浸泡后,通过检测致病菌的残留量,分析不同浓度蛭弧菌对苹果表面常见致病菌的消除作用。然后将经致病菌侵染的苹果分别用蛭弧菌及化学除菌剂进行处理,检测致病菌的残留量,比较蛭弧菌和化学除菌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蛭弧菌对苹果表面常见致病菌有很好的消除效果,且蛭弧菌浓度越高,消除效果越好,消除率最高达到99.1%。与化学杀菌剂相比,蛭弧菌虽然起效慢,但作用时间久,能较长时间控制致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斑马鱼卵巢发育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在不同的卵巢发育阶段,存在不同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发育后期的卵巢中同时存在多个时相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农林科学实验》2014,(11):280-281
通过对草鱼养殖研究典型试验和报道进行分析,用当代免疫理论和试验成果证明草鱼鱼种养殖中应引起重视的免疫措施和方法,分析了免疫途径、投饵、密度、拉网锻炼等措施对免疫力的影响,介绍了提高草鱼鱼种免疫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银鹊树溃疡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确定银鹊树溃疡病的病原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ius)App. etWr.),有性世代未见。病菌菌丝生长适温25~33℃,低于10℃、高于38℃均不能生长,且大孢子的产生量与温度有关;对pH值要求不严,在pH为2~10时均可生长;其菌丝在PDA 和马丁氏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大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多,在银鹊叶煎汁和清水洋菜培养基上生长一般。在利用碳源上以葡萄糖、蔗糖和鼠李糖生长最好,半乳糖、果糖次之,木糖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大孢子萌发以10% 银鹊叶煎汁及2% 葡萄糖液最好(达98% ),6h 达到萌发盛期;小孢子10h为萌发盛期,且在上述两种营养液中的萌发率仅为40.3% 和36.0% 。  相似文献   

18.
应用ELISA和PCR方法对香蕉病样进行BBTV、CMV、BCV病原检测。结果表明,病样在ELISA反应中对BBTV和CMV表现为阳性,对BSV表现为阴性;而在PCR反应中,对上述3种病毒均表现为阳性。初步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由BBTV和CMV 2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从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角度来阐明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为农作物有效地抵抗病原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疆小麦籽粒黑胚病及病原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新疆28个县(市)的小麦黑胚病粒进行病原分离,认为引起小麦黑胚病的病原由Alternaria tenuis, Bipolaris sorokiniana, Fusarium spp, Cladosporium spp,和Rhizoctonia spp等组成.其中以Alternaria tenuis为主,Bipolaris sorokiniana次之.病原接种和回接试验表明,Alternaria tenuis对小麦的致病性弱,Bipolaris sorokiniana的致病性强,寄主范围广,是引起小麦苗期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之一.Bipolaris sorokiniana的pH值范围广,在pH4.6~7.8下,最适宜该菌生长.同时土壤的含盐量对该菌的生长影响显著,0.1;的含盐量促进病原的生长,但10;的含盐量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