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6年在陕西渭北旱塬合阳县甘井乡进行了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渭北埋塬,氮,磷是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钾,铁,锰,镁,硼为非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8年在河北省滦县试区进行冬小麦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滦河三角洲地区,钾是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N〉K2O。效益最佳平台区施肥量单施化肥时,N用量为293.40~312.75kg/hm^2,K2O为170.70~178.95kg/hm^2,施用有机肥30t/hm^2时,N用量为297.60~313.65kg/hm^2,K  相似文献   

3.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化肥对苹果产量的增产率为12.6%~36.4%,各种肥料对苹果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其中钾肥和微量元素锌、锰对苹果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氮、磷、钾平衡施用才能保证苹果产量最高、品质佳、效益好。苹果养分平衡施肥体系为:N 0.3 kg/株,P2O50.15 kg/株,K2O 0.25 kg/株,并喷施10 g/L的ZnSO4和8.0 g/L的MnSO4肥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唐山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了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唐山地区缺硼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最大;与全素处理相比,缺硼处理的千粒重减少3.2 g,相对产量为90.7%,减产量达962.5 kg/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硼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的千粒重而影响产量,是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及推荐施肥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3414"试验数据,对无肥区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函数拟合,从中计算出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并对每个试验点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拟合,计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从氮肥最佳施肥量与目标产量的关系函数推算出氮肥施肥指标,从磷肥和钾肥最佳施肥量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关系函数推算出磷肥和钾肥的施肥指标,结合专家经验,最终确定了冬小麦的推荐施肥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渭北旱塬淳化、三原、富平等县4~8 a生花椒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养分管理基本对策,确定花椒适宜施肥量及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结果表明:花椒全生育期每株施精制有机肥10 kg、纯氮276 g,磷(P_2O_5) 208 g、钾(K_2O)120 g。适宜花椒生长的氮磷钾比例N∶P_2O_5∶K_2O为5∶2.7∶3;根据树龄和肥力不同选用花椒专用的BB肥:初果期至盛果初期可供选择的配方有总养分32%(15∶8∶9∶te)、30%(13-7-10-te)、总养分40%(15-5-20-te)。最佳配方还需通过田间试验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氮磷水三因素交互效应及耦合模型,根据试验的产量结果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氮磷水三因素之间的产量函数模型。通过产量函数的主因素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氮〉磷,并对渭北旱塬不同施肥条件冬小麦降水产量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邢台市是河北省产粮大市,冬小麦农业主要支柱产品,常年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在34.7 万hm2以上,单产6 300kg/hm2以上。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不但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针对此问题,文章以国家农业部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在邢台市不同土壤类型和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2 813个样点,通过实地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检测,摸清邢台市粮食主产区土壤耕层养分现状,提出了冬小麦分区施肥建议,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法,在富磷缺钾的土壤上,研究了NP、NK、NPK处理与对照(CK)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延长,小麦积累的干物质逐渐增加,直到成熟。同一生育期,小麦干物质积累表现为NPK〉NK〉NP〉CK。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大多数分布在0~30cm土层,速效氮钾在50~70cm有富集,之后递减;速效磷在30cm以下骤减。随小麦的生长,同一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和钾呈“S”形变化,速效氮磷峰值在挑旗期,钾在返青期。同一生育期同一土壤深度,各施肥处理的速效氮、磷和钾均高于对照。由此,在生产上应该采取提高作物浅层根系活性和促进深层根系伸长的措施,充分利用土壤表层和深层富集的养分,这样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可减少养分淋失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以渭北旱塬永寿县苹果园土壤和养分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区果园施肥问题、土壤肥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果农施肥观念落后、施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结构不合理、忽视养分配比,农户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36个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13.1 g·kg-1、碱解氮83.9 mg·kg-1、速效磷16.7 { mg·kg-1 },速效钾136.4 mg·kg-1,pH 8.13。土壤总体养分表现为“低有机质、低氮、中磷、较高钾、低微、弱碱”总体上土壤肥力质量较差。建议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注意“增氮、稳磷,控钾、补微”,协调养分供应,做到测土精准施肥、适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为优质果园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塿土旱作区施肥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量表明,合理增施肥料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施肥量分别提高了1611kg/hm~2和0.235kg/mm水分。施肥量增加使小麦叶片水势有所降低,0~200cm土层贮水量呈发育前期升高而后期下降的趋势,改善了小麦植株自身调节和保持水分的能力,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任力 《北京农业》2012,(30):61-62
基于小麦播前土壤的贮水量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讨论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50、150和250 kg/hm2。结果发现,在小麦播前土壤的贮水量为428 mm的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小麦产量也增加。但N150和N25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我们推荐的施氮肥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将无机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生物肥作底肥施入种植冬小麦的土壤,并在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Bc)、速效 N,P,K 含量。研究发现各施肥处理之间 Bc 没有显著差异,而土壤无机氮(NH_4~+-N 和 NO_~--N)含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施用化肥的小区,在整个冬季,土壤都保持很高的 NH_4~+-N 水平(比施用生物肥的土壤,高出30mg·kg~(-1)以上),极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施肥也大幅度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尤其生物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其他肥料处理要高10mg·kg~(-1)左右,但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显著地影响。施肥各处理的小麦产量比不施肥处理略有增加,但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模拟中度盐渍土环境下的试验表明:有机、无机肥及结合施用均可提高盐渍土环境下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在单施无机肥与有机无机结合施用的情况下,都以N22.5P11.25与N22.5P11.25K7.5产量表现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中国西北旱地小麦低产田块多、分布范围广、农户地块间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探索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缩小产量差异,普遍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旱地小麦主产区的180个农户麦田0—100 cm土壤和小麦植株的取样分析,结合对农户施肥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了旱地小麦产量差异与栽培、施肥及主要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山西、陕西和甘肃冬小麦产量分别介于2 529—8 419、1 344—8 073和2 984—7 145 kg·hm-2。覆膜栽培的小麦产量较传统栽培提高9.4%。传统栽培的高产组产量较中低产组分别高37.5%和77.2%,覆膜栽培分别高25.4%和66.2%。传统栽培高产组的平均施氮量比中低产组分别高44.4%和74.4%,覆膜栽培分别高9.9%和13.5%;传统栽培高产组施磷量比中低产组平均提高31.1%,覆膜栽培提高35.4%;但传统栽培高产组的施钾量却比低产组低62.1%,覆膜栽培高产组比低产组高96.0%。传统栽培不同产量水平间0—10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覆膜栽培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产组比低产组显著高20.8%。传统栽培40—80 cm土壤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0—60 cm土层高产组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7.5%和18.6%;覆膜栽培0—60 cm土层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土层高产比中、低产组分别高出3.2%和14.2%。传统栽培土壤矿质氮无显著差异,覆膜栽培80—100 cm土层高产比低产组高1.6倍。传统栽培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产组0—20 cm土层比中、低产组分别高74.3%和86.9%;覆膜栽培土壤速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传统栽培40—6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产组比中、低产组显著高22.5%和16.0%,覆膜栽培土壤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 H在不同产量水平和栽培模式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有栽培模式、氮磷钾肥用量、土壤有机质以及速效磷含量。因此,缩小西北旱地农户间产量差异、实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于加强旱地麦田水分管理,采用保水栽培;适当提高传统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块的氮磷肥用量、控制钾肥用量,在稳定覆膜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块氮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加强旱地麦田有机培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蓄水保墒和氮素供应能力的同时,提升传统栽培小麦中低产田土壤的有效磷供应能力,以达到通过促进小麦生长,提高籽粒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污水厂污泥与尿素、磷酸二铵、磷酸铵、氯化钾等化肥为原料的复混肥生产工艺,通过控制C/N、含水率、温度、供气量等工艺参数,生产出了能在农业上应用的污泥复混肥.通过在沙质土壤中施用不同量及不同配方的复混肥,进行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复混肥在冬小麦生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复混肥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增加小麦产量的作用.污泥复混肥作底肥与对照组相比,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大都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小麦冬前分蘖增加30~60万个/hm^2,返青后分蘖数增加30~90万个/hm^2,拔节期蘖茎数增加30~105万个/hm^2,穗数增加19.5~45万条/hm^2,株高增加2~4cm.施用复混肥对小麦发育生长没有不良影响,有增产效果.一般穗粒数增加1~2个,千粒质量提高0.1~1.7g,产量增加457.5~1209.0kg/hm^2,增产率为7.6%~20.2%.但是由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富集现象,施用复混肥应控制污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2~1995年,在滇中山原红壤上所做的田间试验中,冬小麦在3种NP水平下施用不同量的钾肥.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施NP肥的基础上,随着钾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亦显着增加,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温网室研究方法,对陕西省4种主要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黄绵土养分缺乏顺序为P>N;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P>N>Zn>Mg,S和Mo的供应亦不足;潮土主要缺磷,其次是Mn、Zn和Cu;黄褐土的主要障碍因子是N、P,Mo和S也显示不足,其它元素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上述方法能较好地用来评价土壤养分状况并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及其缺乏程度。  相似文献   

19.
1997-1998年在高水肥地进行了钾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速效钾245mg.kg^-1的土壤施钾增产不显著,含速效钾209mg.kg^-1的土壤施钾达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施钾后,小麦植株干重,吸钾强度,吸钾数量明显提高。适宜施肥量(K2O)7.5-10kg/667m^2,增产幅度18%-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