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生产工艺及猪舍的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清明  王新谋 《养猪》1998,(3):34-35
前言近20年来,我国养猪业生产有很大进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规模化养猪业有了一定基础。随着规模化猪场建设规模及速度不断提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当前,规模化猪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防疫、环境控制及粪污处理问题。本文拟就从生产工艺及猪舍设计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工艺及组织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波 《中国猪业》2014,9(8):64-67
规模化猪场只有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实施,才能保证其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最佳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 太仓县多管局种猪场原有猪舍九幢,每幢十五栏。88年饲养生产母猪90头。母猪按传统饲养方式即配种、怀孕、哺乳始终一猪一栏,共占用猪舍六幢。其余三幢用于仔猪培育及大猪育肥。猪舍利用已处饱和状态。88年底该场决定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年饲养生产母猪  相似文献   

4.
就万头猪场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及其特点、猪场的功能区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等规划设计作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万头猪场的相关配套技术,供广大生猪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中药保健方法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洪 《猪业科学》2018,(5):130-131
整治环境、生猪养殖去小型化让生猪养殖规模化再上台阶,探讨疾病预防摒弃的\"抗生素法则\"而采用独特的\"中药保健法则,具有重大意义;猪场生产各环节正确采用中药保健达到\"未病先治\"减少损失,减少抗生素污染环境、消除抗生素在产品中的残留,提升产品品质维护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使很多的规模化养殖场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行了严格的考验.非洲猪瘟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当前规模化猪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一定要尽快的实施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非洲猪瘟的疫病暴发和蔓延,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质量,保障养...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杭州地区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查清本地区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 RRS)现状,我站采用ELISA方法对本地区主要规模场进行了PR和PRRS普查.  相似文献   

8.
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收集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8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50株,占64.43%;革兰阳性菌117株,占30.15%;真菌21株,占5.41%。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梭菌及丹毒杆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坏死杆菌及弧菌。药敏试验显示主要病原菌对18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9.
当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目前主要有哪些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运用于猪场建设?新旧猪场建筑上的差异有哪些?当前制约我国规模化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国内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猪场分别采取的哪些先进的建设工艺?有哪些粪污处理模式,各种模式存在哪些优缺点,各地区分别适合哪种模式?传统猪舍是否必须改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和老师们,请他们带来权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可综合饲养规模、饲料营养、厂房设备、生产经营水平诸要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实施,从而产生最佳的规模效益。1生产工艺选择规模化养猪常见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1.1一点一线式生产工艺1.1.1四段饲养生产工艺(适合千头规模猪场)。空怀及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整个过程有3次转群。第一次转群: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观察饲养4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饲养11周半,母猪分娩前1周转群至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能够造成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白痢,以及保育猪发生水肿病.虽然猪场规模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升,但猪大肠杆菌病仍是困扰猪场管理者的重要猪病,影响着猪场的盈利水平.因此,文章主要从临床分类、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策略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管理者、兽医工作者防控该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省乐都县容生生态养殖场现状和原有规划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现有生产环境和资源条件,对其场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并对其生产工艺和场房利用进行了设计和改进。结果显示,该猪场可以在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其原定目标,并在调整其发展重点后实现万头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新生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传统治疗方法应用抗生素杀死大量细菌的同时也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导致仔猪腹泻治疗效果较差.不仅如此,母猪体内内毒素也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传递给胎儿,增加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降低其免疫力而诱发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对仔猪的感染能力.进而增加了仔猪腹泻的治疗难度,成为影响新生仔猪健康养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和环保的双重影响刺激了中国养猪业快速向集约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型,而舍间交叉感染、疫病难控、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在猪场建设和管理中,人们的关注重点主要有疾病控制、粪污臭气治理和无抗饲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生物安全、环保安全和食品安全三个安全底线.在重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时,人们往往忽视工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当前养猪生产繁育体系,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概括为5类典型猪场,并利用农场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不同类型猪场的生物经济模型,并考虑了模型的生物学效率。模拟的600头母猪的商品猪场、猪苗场、杂种扩繁场、杜洛克育种场和长白(或大约克)育种场每年总利润分别为56.01、12.99、100.53、134.09和164.10万元,净能利用效率分别为27.69、32.98、28.25、28.32和28.48 MJ/kg。模型还输出了不同类型猪场的成本结构、收入组成和生产综合指标。对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表明,模型对不同市场形势、生产水平和管理措施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相似文献   

16.
陈冲  齐飞  韩华  施正香 《猪业科学》2021,38(3):88-93
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猪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国内规模化猪场粪尿清理、污水处理、末端还田利用等环节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比分析了不同粪尿清理及污水处理方式下还田利用的效果及投资运行成本.规模化猪场污水处理首选种养结合模式,当污水不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时可选择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的经济、高效污水处理模式.对于用于农...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猪病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重视群体健康,重视应用病原学诊断和抗体检测技术,加强环境控制,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农场鼠患调查,确定优势种群、根据不同优势种群生活情况、行为、种群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制定科学地防制原则。防制前圈舍内鼠密度为100%,饲料库鼠密度为70%,综合防控后1月、2月、3月、4月、5月5次持续追踪评估,鼠密度分别降为低密度;在农场防制老鼠过程中,从调查鼠种到综合防控,持续追踪灭鼠效果评估的防控思路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坪山农业园种猪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监测农业园的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十多年来该养猪场对周边环境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至2004年该农业园用水质量属于清洁水平,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属安全级,从空气中氨气浓度和细菌数指标来看,场区空气质量比场外差,距离场区越远,空气质量越好,按相关标准评判,均处在卫生标准的允许范围。过去12年间,该农业园的土壤肥力逐年上升,土壤和农业园用水所含的5种金属元素有较小幅度升降。研究表明,规模化猪场通过合理选点、环保、种养结合、绿化、加强舍内废弃物管理等措施可以确保长期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养猪的寄生虫病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试验采用"漂浮法"和"廖氏法"等调查了10个养猪场的寄生虫病,结果有7个猪场的粪便虫卵呈阴性,1个猪场的结节虫病很轻微,1个猪场的蛔虫病有流行,1个猪场有4类寄生虫病,但10个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疥螨病.据其结果,应将目前的传统"定期驱虫"改为"科学防虫",即母猪产前3周驱一次虫和商品仔猪购进时隔离驱一次虫,以后每2-4月检查一次粪便中虫卵或卵囊,根据结果确定是否驱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