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采集某鸡场疑似感染鸡白痢的病死鸡组织,进行了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对10种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鸡白痢沙门菌,对阿米卡星(0%)、庆大霉素(0%)、头孢噻肟(3.70%)的耐药率较低,对链霉素(88.89%)、四环素(62.96%)、阿莫西林(51.85%)的耐药率较高;分离株至少可对...  相似文献   

2.
1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病雏鸡肠管样品,用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并进行病原回归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分离菌对1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PCR成功扩出invA基因,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该细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用分离细菌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本养鸡场雏鸡发病的主要病原;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阿米卡星、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对复达欣、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将敏感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参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鸡的危害,无菌采集某鸡场送检的死亡肉仔鸡和鸡胚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除大肠杆菌外,还伴有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11日龄冻死鸡样品、18日龄冻死鸡样品、活鸡泄殖腔拭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分别为:66.7%、0%、36.4%和100%。沙门氏菌分离率分别为:88.9%、100%、63.6%和13.3%。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混合感染率为55.6%。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山东省内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沙门氏菌病在小规模养殖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和鸡球虫病混合感染。对所分离的沙门氏菌株鉴定表明,70%为副伤寒沙门氏菌,也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存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传统的防治细菌性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与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和盲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为更有效地防控细菌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病雏鸡肠管样品,用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并进行病原回归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分离菌对1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PCR成功扩出invA基因,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该细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用分离细菌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本养鸡场雏鸡发病的主要病原;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阿米卡星、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对复达欣、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将敏感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参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对发病雏鸡群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观察及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小白鼠接种观察,证实鸡群发生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禽副伤寒和禽伤寒,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病原,感染率高于鸡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1周龄肉仔鸡高死淘率的原因,对大连瓦房店市某肉鸡饲养小区1周龄病死雏鸡进行临床病理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死亡雏鸡大多表现为卵黄吸收不良、心包炎和肝周炎症状,从内脏及卵黄囊中分离到大肠杆菌和鸡伤寒/鸡白痢沙门菌,并且大肠杆菌表现为极强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种鸡沙门菌的垂直传播和饲养过程中大肠杆菌感染是肉仔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制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某黄羽肉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随机采集该场孵化至21日胚龄时的117个死亡胚进行鸡白痢沙门菌分离,通过生化鉴定、PCR、血清分型及rfbS基因序列测定等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8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率为15.38%;18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链霉素均敏感,而对磺胺异吡恶唑(100%)、萘啶酸(72.2%)、氨苄西林(55.6%)、四环素(44.4%)耐药率较高,且分离株均有多重耐药性。研究表明该黄羽肉种鸡场已受到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困扰,有必要尽快启动鸡白痢沙门菌防控与净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对AA肉种鸡鸡胚和1日龄雏鸡的感染情况,试验直接从山东省3个不同AA肉种鸡场的鸡胚和1日龄雏鸡的肝、脾、肾、胸腺、骨髓、法氏囊等组织(器官)提取DNA,进行了PCR扩增及PCR产物的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被检的3个肉种鸡场的鸡胚和1日龄雏鸡体内均有这2种病毒核酸的检出,其中CIAV的阳性率是20.42%,ALV-J的阳性率是15.83%,二者共感染的阳性率是6.25%;在阳性检出率中弱雏〉死胚〉健康雏〉正常胚。病毒核酸在各感染组织(器官)的含量也有所差异,CIAV以脾的含量最多,ALV-J以肾的含量最多。对肝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时发现,3个鸡场还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形体的混合感染。结果提示,在AA肉种鸡鸡胚和雏鸡体内存在CIAV、ALV-J的感染和二者的共感染以及继发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形体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猪场猪子宫内膜炎的情况,取母猪的子宫内容物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培养法和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出有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这四种细菌,并将鉴定出来的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耐药;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钠敏感,对链霉素、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大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塞肟钠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耐药;中药复方制剂对体外抑菌试验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畜禽泻痢性疾病是畜禽常发病,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分别测定了复方中药制剂水提液、药典四黄止痢颗粒水提液和西药对照药物复方阿莫西林溶液对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猪沙门氏菌SM2和鸡大肠杆菌O18、O37、O39,鸡沙门氏菌SM1、SM503)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物对9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的抑菌效果,对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抑菌直径大小顺序分别是复方阿莫西林溶液、复方中药制剂和药典四黄止痢颗粒水提液。表明复方中药制剂对畜禽肠道致病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治疗该类病原菌引起的下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对山东某地区8个大型集约化肉鸡养殖场的27只死淘鸡进行剖检、电镜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了细菌混合感染为其显著特征,此地区优势致病菌依次为粪肠球菌、浅绿气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用专利产品(专利号:ZL 2009 2 0253251.5)吸管药敏检测盒对死淘鸡病变组织的细菌混合感染进行药敏检测,对照传统的药敏检测结果,表明吸管药敏检测盒具有准确的原位药敏检测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了解肉鸡养殖场潜在的致病因素、提供可行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能够有防治家禽腹泻的复方中药,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配置14种复方,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沙门菌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一个复方中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筛选的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1 g/mL,200μ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大肠杆菌、鸭大肠杆菌、鸡致病性沙门菌、鸭致病性沙门菌(指示菌浓度1×10^8cfu/mL)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21mm、31.36mm、25.19mm、24.12mm、25.00 mm、25.49 mm;硫酸新霉素对上述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1 mm、26.52 mm、14.69 mm、16.00 mm、24.11 mm、25.49 mm。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溶剂、提取时间60 mim、乙醇浓度90%、提取2次。优化后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O78)的抑菌圈均值为26.65 mm。研究表明:筛选的复方中药对引起家禽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某发病肉鸡场的病死鸡进行了病原学诊断。通过病原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血清型鉴定、PCR扩增等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为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大肠杆菌的高敏药物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而粪肠球菌只对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其余均显示为耐药。将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用于发病鸡群的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及时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病死雏鸡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送检的31只病死雏鸡中分离出30株致病菌,其中沙门氏杆菌27株,分离率90%,大肠杆菌6株,分离率20%。对其中5株沙门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型鉴定,证实5株沙门氏菌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占60%(3/5),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占40%(2/5),4株大肠杆菌中O22株,O61株,O1151株。对分离菌进行了雏鸡致病力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3种抗菌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试验用从锦州地区郊区某养殖户采集的鸡大肠杆菌病料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试验,观察了康诺奇、安氟尼和普维欣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的是药敏试验的纸片扩散法,采用两种方法制备菌悬液,2种方法的药敏试验结果均显示康诺奇极敏感、安氟尼高度敏感。选取某养殖户病鸡300只,分为3组,分别用这3种药物进行治疗,并在组内设4个重复,其平均治愈率为康诺奇98.2%、安氟尼96.2%、普维欣92.3%。3种药物中康诺奇的疗效最好,显效快,其他两种药物也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本次试验为锦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 要]为了确定是何种病原菌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某牛场的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对病死犊牛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相关病料。试验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特性的考察、PCR鉴定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的方式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引起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菌为含有毒力基因K99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该株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四环素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土霉素处于中介状态。说明分离得出的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可以对其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