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的亲和性,以6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共采用5种不同的授粉方法,以其中的柱头“Y”型期授粉的方法为对照,比较不同的授粉方法对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于提高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柱头呈“I”型晚期时授粉的方法;柱头“Y”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提高切花菊杂交亲和性的效果不明显;损伤柱头法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不同。在柱头“Y”型期自交后发现,C030的亲和指数为0.018,其余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均为0。通过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喷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克服了C005的自交不结实的现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杂交后,大量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表面,花粉管正常生长,自交则表现为花粉粒附着少,少数花粉管可以萌发,但不能进入柱头。  相似文献   

2.
大花萱草杂交种子试管内萌发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花萱草红运×金娃娃杂交获得的46粒种子播于1/2MS培养基上,进行试管内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种子在试管内培养60~90 d后,总萌发率达到了21.74%,形成了6个无菌株系。各株系分化生长有着明显的区别:H9、H23叶片细小,MS+6-BA 0.3~1.5 mg/L+IBA 0.1~0.2 mg/L较适合增殖生长,培养周期15~20 d;H13、H18、H21、H39叶片宽大,在MS+6-BA 1.5~2.0 mg/L+IBA 0.2 mg/L上较为适合增殖生长,培养周期20~25 d。将试管苗在壮苗培养基MS+0上继代1~2次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3 mg/L。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美味猕猴桃控制授粉对果实性状的影响,选取生产上重要的美味猕猴桃代表品种海沃德、徐香和米良为试材,采用剪留花柱控制授粉,利用人工授粉法和自然授粉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减去花柱,3种品种坐果率均为0%,授粉柱头≤8时,3种品种平均坐果率在47%~81.3%之间;授粉柱头>11时,3种品种平均坐果率在86.0%~89.0%之间,与对照全部柱头授粉坐果率87.0%相近;单果重测定结果:授粉柱头在1~14范围内随授粉柱头数量增加,其重量增加,由21.9 g增至85.0 g.当授粉柱头≥17时,单果重在83.6~92.7 g之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果形指数测算结果:授粉柱头在1~17之间,果形指数在0.85~1.14之间,低于对照1.17;当授粉柱头≥22时,果形指数在1.13~1.21之间,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果实种子数量与单果重趋势一致,即授粉柱头在1~17之间,随授粉柱头增加果实种子数增加,当≥17时其种子数量基本稳定在700~900之间.从产量因素和商品性3项指标及果实种子数量综合看,美味猕猴桃人工充分授粉的数量指标为17,授粉柱头低于11,其坐果率、单果重和果型指数均比对照低,或造成减产、商品性下降等不利影响,但过度授粉也会造成花粉浪费,果园雄株配置比例大,不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不通过愈伤途径,直接诱导大花萱草不定芽,并建立相应的植株再生技术体系。实验以大花萱草‘32-1’幼芽为外植体,配制不同激素和活性炭的培养基,考察各因素对大花萱草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花萱草‘32-1’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影响差异显著。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2.0 mg/L,启动率和增殖系数分别是100.00%和5.60,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为3.4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 mg/L+AC 2 g/L。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大花萱草的培育历史、应用价值、品种选育、组培快繁技术等角度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大花萱草的发展现状,并得出以下观点:(1)大花萱草的观赏价值高、适应性极强,可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种植。(2)大花萱草的自交和杂交亲和性普遍偏低,克服种间杂交亲和障碍仍是大花萱草培育的重点研究领域。(3)茎段和花蕾是大花萱草应用最多的外植体材料。(4)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外植体类型。目前,大花萱草产业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种间杂交亲和障碍尚未克服,原理尚未阐明。(2)尚无全面的、系统的组培快繁技术支持和研究平台,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激素的组合、试管苗的污染和栽培管理仍是待统一的技术难题。(3)缺少成熟的、规模化的商业性生产机构。因此,克服上述困难将是今后大花萱草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752-4758
以29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进行杂交实验,设计杂交组合123个,其中54个获得膨大果实,并进行了胚培养,19个组合获得了萌发的种子。从品种、花型、胚培养时间、花朵开发程度进行亲和性分析发现:蝴蝶兰不同品种间亲和性差异较大,大花型之间、大花型和中花型之间杂交亲和性较好;不同胚培养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别较大,授粉后120~129 d是最佳胚培养时间。父本不同开放状态对结实数量影响较小,母本不同开放时期对结实数量影响较大,母本开放6 d进行授粉结实率远高于开放1 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7个新疆优良杏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6个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授粉后的坐果率进行调查和观测果实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6个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授粉后杂交当代的坐果率影响明显,与库车白杏杂交的当代坐果率由高到低的授粉品种依次为:克孜朗、毛拉肖、旦杏、库尔勒托拥、轮台白杏、乔尔胖;杂交当代果实的生长呈"双S"成长...  相似文献   

8.
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坐果及果实萼片宿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砀山酥梨较高的坐果花朵序位和脱萼率高的授粉品种,以12个不同梨品种为授粉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不同花朵序位坐果率、花萼宿存的影响,为砀山酥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序位花朵以第3序位坐果率最高;不同方位花朵坐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授粉品种试验结果,红酥脆授粉坐果率最高,达70.30%;紫酥授粉坐果率最低,为25.24%,不同品种授粉坐果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授粉,果实脱萼率以新世纪为最高,黄冠次之,茌梨最低。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小麦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小麦制种区,进行以不同浓度多效唑拌种为主区,叶面喷施赤霉素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试验,研究2种激素对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育系多效唑拌种,柱头平均增长1.76%~7.92%,柱头外露率提高0.39%~5.03%,颖壳张开角度增大5.41%~16.07%,从而显著提高异交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喷施赤霉素进一步提高柱头生活力的效果不显著;多效唑拌种,使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高峰期提前3~4 d,但不能延长柱头授粉的持续时间。多效唑拌种各处理以120 g/hm2最佳,异交结实率可达到55.87%。  相似文献   

10.
美洲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