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中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模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林业产权政策变迁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发现:结合关键事件可判断出中国林业产权政策变迁存在6个时间节点,经过了2个间断期和4个均衡期,并且呈现出“试点—推广”的政策演变方式。通过探究政策变迁的内在动机发现,决策主体的注意力、焦点事件的爆发、公众的参与行为和政策内容的突破性创新是导致林业产权政策议定场所发生变化的重大动因,其中焦点事件对林业产权政策场域的驱动作用十分明显。修正后的间断均衡模型能够有效解释中国林业产权政策变迁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112-117
文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发布的2 495份林业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力度和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对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涉林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发布数量持续稳定,部门规章的发布数量大幅上升;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政策力度较大的指导性文件数量稳步提升,由各部委发布的通知类文件数量大幅上升;政策工具类型以规制型为主,但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社会参与型工具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森林治理领域传统的政府管制,森林认证作为市场化的解决方案为全球森林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实践中,实现森林认证的目标依然离不开政府治理。以《森林认证规则》为代表的中国森林认证政策体系在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创造有利政策环境、实施有效监管方面卓有成效。文中通过多源流理论的视角,分析《森林认证规则》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发现政治源流对《森林认证规则》的政策形成过程影响相对更大,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需要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John W Kingdon的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了该政策议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说明了政策之窗开启的决定性因素为新兴网络媒体的公众舆论从政府外部到内部的快速渗透,助力政策共同体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多源流模型对PM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的政策议程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也为我国今后环境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张北县南山生态公园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关系,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及演替规律,科学营造乔、灌、草多层结构的生态环境林,增加城市森林绿量和景观层次,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为张北的视觉景观增加了可圈可点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人勤春来早,安康物华新在明媚的春光里,笔者沿卉李克强总理春节前看望陕南乡亲的道路,走进秦巴腹地安康市放眼满目葱茏的群山秀水,人们在山上忙种树,水边植新绿,充满激情而脚踏实地的安康人,正以全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改革的精神,建设活力四射的山林经济。  相似文献   

7.
首先探析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相互作用及其组成的特殊复合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其次, 阐述了现行保护政策下, 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传统及现实权益未被考虑, 社区与保护区被人为割裂, 保护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不一致, 导致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冲突不断, 使得保护目标难以达成。最后, 提出保护区管理者应关注社区合理权益的实现, 吸引社区群众参与自然保护工作, 同时寻求地方发展政策与保护政策的融合, 以促使保护区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筑新型育人格局的宏观背景下,积极探究以“林业政策学”课程为示范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首先,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将“以林业政策理论讲授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以林业政策解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林业政策评价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以生态文明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课外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以“灌输与渗透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结合”为特征的建设思路,以及“坚持全面育人的核心理念,从社会实践、思想传承、生态文明教育等3个层面同步展开,以强化师德风范、坚持政治导向、倡导专业伦理和学习伦理、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建设规划。其次,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优势,建立“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全面育人核心目标的实现;通过搭建思政元素饱满的翻转课堂,将全面育人理念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外到内的思政育人;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按照“思变、融合、实践”的总体逻辑,从理论论证到组织安排再到实践落实,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最后,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视角出发,借鉴“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学科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5个可行模式,即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北国胜境阿尔山,雄伟地铺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其具有齐、全、广、博的特点,区域内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举世闻名。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祝愿到阿尔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展。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阿尔山看望慰问林业职工群众,他深情的话语让林区职工群众看到了改革转型的广阔前景,解开了职工群众思想观念的症结,不断激发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森林提供化石能源用地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能够产生包括固碳功能在内的大量生态效益,即使是用来生产木材的商用人工林,林木生长的长期性决定了其被全部采伐以前,也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认为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中,仅仅计算森林提供木材的直接效益,而将能够提供的化石能源用地作为0的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论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计算出2003年中国森林能够提供固碳作用的林地等量面积为人均0.1663 ghm2,约是同时期全部化石能源足迹的20%;中国林业固碳作用林地的供给潜力等量面积为人均为0.27 ghm2,使化石能源生态赤字可降低约33%.计算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能源用地供给的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省份之间能源消耗和提供的化石能源用地的状况也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森林资源比较少的地区,能源生态足迹较大,而在经济不发达、森林资源比较多的地区,能源足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林是经济林发展趋势之一,是经济林潜能在林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挖掘的重要途径。生态经济林的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林业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生态经济林的特点、生态经济林的配置技术和生态效益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从比较利益原理出发,对现行退耕经济政策、还林经济补助政策以及退耕还林经济政策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利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现行退耕还林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现行退耕还林经济政策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经济林在乌兰察布盟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提出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先回顾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整体上概括当前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构建对外贸易政策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1998-2008年的林产品贸易数据, 对现有政策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评价; 得出结论:中国应将林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 贸易政策应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为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改变外部经济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区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森林公园经营山林 3 7万hm2 ,森林覆盖率达 82 4 % ,活立木蓄积达 193万m3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树种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脆弱 ;人为活动频繁 ,管护难度大。提出的今后对策为 :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旅游业 ;加大封山育林力度 ,推广适用技术 ;建立补偿机制 ,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旱坡地生态经济林在年降雨量达到331mm时,经济林(枣树)生长期的水分供需在理论上达到平衡状态。降雨量低于331mm时,经济林园水分出现亏损,水量平衡向负值倾斜。由于雨量分布不均,某一时期的旱害会影响整个生育过程。实际观测表明,当生态经济林平均单株土壤水分净集蓄量达到树体蒸发量的2倍时,经济林才能正常生长结果,而要达到这个集蓄量,年降雨量需大于400mm。当降雨量为298mm时,林地缺水随密度的加大而增加,4种密度株均缺水依次为—249.14kg、—354.56kg、—453.50kg和—640.95kg。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辽宁省集体林区为例,论述探讨了林权改制后集体林的资源保护、生态地位和经营政策问题。从集体林分布面积大、森林质量差、生态功能低的现实出发,建议将集体林区经营管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以便进行有计划、高标准地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改变小农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求建立稳定的生态保障系统。集体林区储备的土地资源、后备森林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可多得也是不可替代的,应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强调资源和生态保护仍是集体林区首要的当务之急,防止非法的破坏可能以合法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9.
封山育林的生态经济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从生态系统和森林关系出发论述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顺应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生物产量,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养分,提高生长量,形成多资源群体的生态功能、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