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针对传统奶牛养殖中采用人工识别奶牛个体的方法效率低且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奶牛个体识别方法。方法 该方法对Mask R-CNN中的特征提取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嵌入SE block的ResNet-50网络作为Backbone,通过加权策略对图像通道进行筛选以提高特征利用率;针对实例分割时目标边缘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引入IoU boundary loss构建新的Mask损失函数,以提高边界检测的精度;对3000张奶牛图像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结果 改进Mask R-CNN模型的精度均值(AP)达100%,IoUMask达91.34%;与原始Mask R-CNN模型相比,AP提高了3.28%,IoUMask提高了5.92%。结论 本文所提方法具备良好的目标检测能力,可为复杂农场环境下的奶牛个体精准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空遥感的果树冠层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果树冠层信息是反映果树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准确提取果树的冠层信息对于果园的精细管理十分必要。【方法】 文章以苹果树和桃树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果园影像数据,首先通过Mask R-CNN实例分割算法对果园果树冠层进行逐一分割,同时提取果树冠幅和冠层面积信息。然后利用果园正射影像结合QGIS软件,对果树冠层位置信息进行提取和可视化并通过目视解译对果树冠层参数信息提取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当交并比为0.5时,模型检测分割结果最优,测试集语义分割精确度为66.3%,目标检测精确度达到63.9%。总体冠层面积实测值与模型预测面积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44%,均方根误差为0.5 m2。冠幅实测值与模型预测的面积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39%,均方根误差为0.39 m,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模型对冠层面积和冠幅信息提取的可靠性。【结论】 结合无人机遥感数据和Mask R-CNN实例分割算法可有效地将果树冠层分割出来,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提取果树冠层的相关参数信息,可为果园的精细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采用Mask R-CNN和YOLOv3算法对复杂背景场景下的柚子进行目标识别和分割,通过微调方法训练了2个实例分割模型,并应用于柚子相关目标的识别和分割。结果表明,YOLOv3模型的帧速率为18~20 FPS,Mask R-CNN模型的帧速率为0.5~2 FPS,YOLOv3模型的目标检出率比Mask R-CNN模型少30%以上,包围框定位精度比Mask R-CNN模型偏离10%以上。基于Mask R-CNN模型输出的Mask提出的外形估算方法,免标定像素尺寸,时间复杂度为T(n),便于轮廓对比。基于目标边框对柚子角度进行计算,角度动态范围为±5°。说明基于实例分割的柚子外形估算和品质评价方法,能适应复杂图像背景,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小麦条锈病危害程度分级精度,开展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自动化、准确、快速识别方法研究。方法 在复杂田间条件下,使用手机拍摄图像,构建含有不同等级条锈病的小麦叶片数据集,利用GrabCut与YOLOv5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小麦叶片与复杂背景自动化分割。为了增强ResNet50对表型特征的提取能力,增加Inception模块,依据划分的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标准,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进行识别。采用准确率、查全率、查准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改进的ResNet50模型(B-ResNet50)在数据集上的表现。结果 GrabCut与YOLOv5s相结合对大田复杂背景下的小麦叶片图像实现了自动、准确、快速地分割。B-ResNet50识别小麦条锈病叶片的平均准确率为97.3%,与InceptionV3(87.8%)、DenseNet121(87.6%)、ResNet50(88.3%)相比,准确率大幅提升,比原始模型(ResNet50)高出9个百分点。结论 利用深度学习对小麦条锈病病害等级进行识别,对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精准施药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田间复杂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EC-304,用H2O2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分别设置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模型组、HSYA药物组,其中各药物组用不同浓度的HSYA预培养细胞24 h后加入50 μmol/L的H2O2,继续培养12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H2O2模型组相比,HSYA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细胞内SOD的活性,提高细胞内NO的含量,降低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降低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 HSYA对于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抑制EC-304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6.
小麦叶片和株高性状对功能基因解析、育种工作以及小麦生长状态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人工检测提取性状的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提取性状不多的缺点,甚至还会影响小麦后续生长.为实现小麦叶长和株高性状的自动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小麦叶长和株高性状提取方法.Mask R-CNN是一种目标实例分割模型,主要是由Faster R-CNN、RoIAlign和FCN组成.基于高通量表型系统采集小麦幼苗图片,对小麦幼苗图片中茎秆进行标注,将标注图作为训练集投入Mask R-CNN网络进行训练,用已训练好的模型分割出mIoU达到72%的小麦茎秆图之后,结合相关的图像处理方法将叶片和茎秆进行分离,获取单片叶长和株高性状,然后将叶长和株高性状与人工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叶长性状的相关系数R2为0.8735,株高性状的相关系数R2为0.9828.研究基于Mask R-CNN实现盆栽小麦单片叶长和株高智能分析和精准提取,为小麦遗传改良育种提供了一种表型高通量智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实现果园自然场景下智能农业机器人对桃花的准确、快速、有效检测。【方法】 文章采用相机获取桃花图片数据,通过LabelImg软件进行人工标记建立桃花目标识别的检测样本数据集,训练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下的YOLO v4模型对桃花进行识别。【结果】 模型精度评估表明,YOLO v4模型的平均准确率MAP值(86%)比Faster R-CNN的MAP值(51%)高出35%。【结论】 YOLO v4与经典的算法相比,对各种自然环境下的桃花检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可为精准识别桃花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桃花精准识别为疏花疏果作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H2O2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及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0、6.25、12.5、25、50、100μg/L人参皂苷Rg1预处理细胞24 h,采用Ca2+荧光染料探针Fluo-3/AM负载细胞1 h后,50 mmol/L H2O2刺激细胞,多功能酶标仪测定荧光强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监测[Ca2+]i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2O2可诱导细胞内Ca2+浓度增加(P<0.01),并增加细胞凋亡率(P<0.01)。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2O2诱导的HT22[Ca2+]i增加(P<0.01),抑制细胞凋亡(P<0.01),以50μg/L的作用为最强(P<0.01)。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通过降低H2O2诱导的HT22细胞内Ca2+水平的升高,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种树形果园环境下,由于树冠背景复杂导致的树冠分割、检测及树形识别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1种改进Mask R-CNN的B-Mask R-CNN检测模型,实现自然复杂环境下的果树树冠检测与树形识别。该模型引入了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平衡采样,提高了模型的训练效果;其次,在边界框损失中引入平衡L1损失,使得多分类损失与边界框损失更快地收敛;另外,在区域推荐网络中调整锚框比例适应数据集中的目标,提升了模型准确率。该研究搜集矮化密植形、小冠疏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以及Y形5种常见修剪树形制作数据集,应用5个检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Mask R-CNN检测模型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8.7%,与Mask R-CNN、Faster R-CNN、U-Net以及K-means模型相比检测精度更高,对复杂背景下的树形识别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够为后续精准喷施中喷施模式和控制参数的分析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粳稻冠层叶绿素含量PSO-ELM高光谱遥感反演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叶绿素含量是表征粳稻生长状态的重要指示信息,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区域尺度的粳稻叶绿素含量。方法 以2016—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辽中水稻实验站粳稻无人机遥感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进行有效波段的提取,提取的特征波段分别为410、481、533、702和798 nm。将提取出的特征波段作为输入,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和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PSO-ELM)分别建立粳稻冠层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在PSO-ELM模型中,针对PSO算法的种群规模(p)、惯性权重(w)、学习因子(C1C2)、速度位置相关系数(m)这5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 确定了最优参数:p为80,w为0.9~0.3线性递减,C1C2分别为2.80和1.10,m为0.60。利用优化后的ELM和PSO-ELM所建立的粳稻冠层叶绿素含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34和0.88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24和0.783。结论 利用优化后的PSO-ELM建立的粳稻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精度要明显高于单纯利用ELM建立的反演模型,前者具有较好的粳稻叶绿素含量反演能力。本研究为东北粳稻叶绿素含量反演无人机遥感诊断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烟叶智能分级识别中需对多片散放烟叶同步进行部位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多片烟叶的部位同步识别方法:在Mask R–CNN区域建议网络中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对已标注目标检测框进行聚类,实现对预设的5种尺度的锚点尺寸和3种比例的锚点长宽比的优化,使其更加符合烟叶图像数据的分布特性,达到提高生成建议框的精确性、缩短识别时间的目的。基于采集的烟叶图像数据集,验证改进Mask R–CNN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IoU为0.5时,改进MaskR–CNN单样本耗时313ms,比MaskR–CNN的326ms快,在测试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mAP)提高了3.56%。与FasterR–CNN和SSD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也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像的水稻纹枯病智能测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水稻纹枯病测报依赖人工调查水稻发病丛数、株数和每株严重度来计算其病情指数,操作专业性强,费时费力且数据难以追溯.本研究提出基于图像的水稻纹枯病病斑检测模型和发生危害分级模型,为水稻纹枯病智能测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便携式图像采集仪采集田间水稻纹枯病图像,研究不同目标检测模型(Cascade R-CNN...  相似文献   

13.
Jia  Weikuan  Zhang  Zhonghua  Shao  Wenjiang  Ji  Ze  Hou  Sujuan 《Precision Agriculture》2022,23(2):492-513

Fruit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will be essential for future agronomic management, with applications in yield estimation, growth monitoring, intelligent picking, disease detection and etc. 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realize the recogni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apples in natural orchards, a robust segmentation net framework specially developed for fruit production is proposed. This model was improved for the more challenging problem which segments the overlapped apples from the monochromatic background regardless of various corruptions. The method extends Mask R-CNN by embedding an attention mechanism for focusing more on the informative pixels but also suppressing the noise caused by adverse factors (occlusions, overlaps, etc.), which could be more suitable and robust for operating in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the Gaussian non-local attention mechanism is transplanted into Mask R-CNN for refining the semantic features generated continuously by residual network and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then the model forward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balanced feature levels and finally segments the regions where the apples are loc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hypothesis of current work and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other start-of-the-art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models, the AP box and AP mask metric values have reached 85.6% and 86.2% in a reasonable run time, respectively, which can meet the precision and robustness of vision system in agronomic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改进Mask R-CNN的玉米苗冠层分割算法,满足精准作业中对靶施肥的识别要求,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方法】采集田间玉米苗图片并增强数据,生成田间数据集;使用ResNeXt50/101-FPN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对分割算法进行训练,并与原始ResNet50/101-FPN的训练精度结果作对比;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及有伴生杂草的玉米苗图片对比验证冠层识别算法效果。【结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无伴生杂草的目标平均识别精度高于95.5%,分割精度达98.1%;在有伴生杂草与玉米苗有交叉重合情况下,目标平均识别精度高于94.7%,分割精度达97.9%。检测一帧图像的平均时间为0.11 s。【结论】Mask R-CNN的玉米苗及株芯检测算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分割精度,更能适应不同光照强度及有伴生杂草的苗草交叉重合情况的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立木图像的识别准确率,提出近似联合训练的Faster R-CNN对立木图像进行目标提取并分类。首先迁移ImageNet上的模型VGG16、ResNet101和MobileNetV2提取图像特征并微调网络,然后构建新的数据集包括7科10种立木图像共2 304张,通过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3种网络模型下的Faster R-CNN。结果表明,通过近似联合训练的Faster R-CNN得到的均值平均精度分别是93.64%、92.38%、92.58%,对于不同种属的立木,VGG16网络效果最佳。由于光照会对图像识别造成影响,将光照平衡前后的结果作对比,得到光照平衡后的立木图像识别结果优于平衡前。并利用训练的模型对斜向生长的立木图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生长方向不影响图像识别准确率。证明该方法在具有复杂背景的立木图像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更多立木的识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引入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算法并对其改进,以实现在田间真实环境下背景复杂且具有相似病斑特征的玉米病害的智能诊断。方法 在玉米田间和公开数据集网站获取具有复杂背景的9种常见病害图像1 150幅,人工标注后对原始图像进行离线数据增强扩充;对Faster R-CNN算法进行适应性改进,在卷积层加入批标准化处理层,引入中心代价函数构建混合代价函数,提高相似病斑的识别精度;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优化训练模型,分别选取4种预训练的卷积结构作为Faster R-CNN的特征提取网络进行训练,并测试得到最优特征提取网络,利用训练好的模型选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测试集进行对比,并将改进Faster R-CNN与未改进的Faster R-CNN和SSD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在改进Faster R-CNN病害识别框架中,以VGG16卷积层结构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具有更出色的性能,利用测试集图像检验模型,识别结果的平均精度为 0.971 8,平均召回率为0.971 9,F1为0.971 8,总体平均准确率可达97.23%;晴天的图像识别效果优于阴天的。改进Faster R-CNN算法与未改进的Faster R-CNN算法相比,平均精度高0.088 6,单张图像检测耗时减少0.139 s;与SSD算法相比,平均精度高0.0425,单张图像检测耗时减少0.018 s,表明在大田环境中具有复杂背景的玉米病害智能检测领域,改进Faster R-CNN算法综合性能优于未改进的Faster R-CNN算法和SSD算法。结论 将改进后的Faster R-CNN算法引入田间复杂条件下的玉米病害智能诊断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检测速度,能够避免传统人工识别的主观性,该方法为田间玉米病害的及时精准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复杂环境下香蕉多目标特征快速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野外环境下断蕾机器人对多特征的变量目标快速识别难题,以及目标受到树叶、遮挡及光照影响精度的问题,提出多特征目标的快速识别方法。【方法】提出对香蕉果实、果轴和花蕾这3个目标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及模型分类,融合聚类算法设计新的目标候选框参数,提出改进YOLOv3模型及网络结构参数的YOLO-Banana模型;为了平衡速度和准确度,用YOLO-Banana和Faster R-CNN分别对变化尺寸的香蕉多目标进行试验,研究算法对识别精度与速度的影响。【结果】YOLO-Banana和Faster R-CNN这2种算法识别香蕉、花蕾和果轴的总平均精度分别为91.03%和95.16%,平均每张图像识别所需时间分别为0.237和0.434 s。2种算法精度均高于90%,YOLO-Banana的速度相对快1.83倍,更符合实时作业的需求。【结论】野外蕉园环境下,采用YOLO-Banana模型进行香蕉多目标识别,可满足断蕾机器人视觉识别的速度及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