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杜鹃花树形优美,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居中国3大天然名花之首,为我国传统10大名花之一。  相似文献   

3.
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与花色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于晓南  张启翔 《林业科学》2002,38(3):147-153
花色素苷是影响植物色彩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 ;评述了影响花色表现的因素 ,包括花色素的种类、结构、环境pH值、共色作用、金属离子络合等 ;并介绍了花色基因工程的进展 ,为研究花色素苷的代谢和创新花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处处杜鹃鸣,漫山杜鹃开,花鸟同名,别有情趣。杜鹃花常在杜鹃鸟啼时盛开,故以鸟名命花。在世界上近3000种艳花植物中,杜鹃花占了80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650多种,我省已经有79种。杜鹃一般分春鹃、春夏鹃和夏鹃。花色有大红、桔红、粉红、粉白、黄色、紫色等单色和白色镶红、粉底间绿等复色。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花色苷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7个杂交组合的父本、母本及其子代共27份杜鹃花样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种花色苷组分,其中,Cy3Ga、Cy3G和成分2、5、14为杜鹃花主要花色苷组分,累积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0%以上;而Dp3G花色苷仅在4份样品中出现.花色苷遗传变异模式的研究发现,Cy3G5G和成分15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成分5、14和Cy3Ga为等效多基因遗传,成分2、4和Cy3G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并以此推测类黄酮3-O-葡萄糖苷转移酶和类黄酮3-O-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的控制模式分别为减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模式和等效多基因遗传模式,而类黄酮5-O-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为增效基因占主导的多基因遗传控制模式.花色比对结果显示,Dp花色苷与蓝紫花色呈现具有高度相关,成分14与洋红花色呈现具有密切关系,其余花色苷与大红花色呈现具有一定相关.最后初步探讨了杜鹃花花色的花色苷辅助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杜鹃红山茶花辦为材料,对其花色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20%的乙醇、料液比1:5、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1h;杜鹃红山茶花色色素具光、热不稳定性,在低pH时稳定,微酸近中性时变色;色素抗氧化、还原能力差,对整合剂、苯甲酸钠敏感;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维生素C具增色作用;金属离子Co2+,Cu2+,Mg2+,Ca2+,Zn2+,Mn2+,K+,Al3+,Sn2+等具增色作用,Fe2+,Fe3+,Pb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红枫鲜叶片中Cy3G、Pn3G、Mv、Cy、Pn和Cy3G5G等6种色素。其中Cy3G和色素1是红枫鲜叶片中两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25%以上,分别占总含量的38.48%和27.3%,鲜叶片中实际含量分别为2.502mg/g和1.775mg/g。除色素1外,较大含量的色素还有色素2(保留时间为18.343min)和色素3(保留时间为17.463min),分别占总含量的6.32%和5.59%,它们可能在红枫叶片呈色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未知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8.
观赏植物花色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观赏植物花色素的种类、显色影响因素、类黄酮类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改变花色的国内外进展.同时简单阐述了花卉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I,C)法首次定量分析了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鲜花瓣中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3,5-di-O-glucoside,Cy3G5G)、天竺葵色素3,5一二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5-di—O-glucoside,Pg3GSG)、花青素3-半乳糖苷(Cyanidin3-O—galactoside,Cy3Ga)、花青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y 3G)、芍药色素3一葡萄糖苷(Peonidin3-O-glucoside,Pn3G)、飞燕草素(Delphinidin,Dp)、花青素(Cyanldin,Cy)、芍药色素(Pconidin,Pn)和锦葵色素(Malvidin,Mv)等9种色素。其中Cy3Ga、Cy3G、Dp和色素19(保留时间13.975min)是木瓜鲜花瓣中4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合量的10%,分别占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17.43%、16.63%、10.27%和23.67%,鲜叶片中买际含量分别为0.3mg/g、0.314mg/g、0.12mg/g和0.427mg/g。其它23种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是闻名世界的观赏花卉,由于不少种类较弱的生殖隔离屏障,大量人工杂交选育品种得以问世。而在其野外重叠分布区,自然杂交种也屡见不鲜。文中着重从繁育系统、传粉特征、杂交后代与杂交区构成、人为干扰因素与分子鉴定等方面综述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现状,探讨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提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应注重特有传粉昆虫、人工干扰与杂交区构成关系、子代适应力和染色体组等方面,以期为将来揭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历史、成因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鹃属(Rhododendron)隶属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亚科(Rhododendroideae)。杜鹃或杜鹃花是杜鹃属植物的统称,为我国10大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观赏价值极高而备受园艺界青睐。文中着重论述了杜鹃属植物保护遗传学、繁殖生物学(包括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自然杂交和种子生理生态)以及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杜鹃属植物保护生物学要加强特有、稀有、濒危以及具有重要使用和科研价值种类的研究,并探讨了杜鹃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杜鹃花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槭树叶呈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槭树绚丽多姿、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作庭院树、行道树或景观林树种,在美化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和探讨了槭树叶呈色的生理机理、生态影响因子、花青苷及其合成相关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槭属彩叶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槭树秋色叶变色机理深入研究、叶色改良、新品种育种及其栽培技术提高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及碳氮营养规律,为山鸡椒人工栽培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结构,采用生理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测定雌花不同分化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碳氮比等碳氮营养指标。[结果]表明:(1)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经过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5个时期。(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花芽分化的发展呈不断升高的趋势,最高可达65.07 mg·g~(-1)。叶片淀粉含量随着分化时期的推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最高值出现在苞片原基分化期,达到81.30 mg·g~(-1),最低值出现在花器官分化期,为52.19 mg·g~(-1)。(3)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前3个分化期呈持续下降趋势,从61.32 mg·g~(-1)下降到52.48 mg·g~(-1),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叶片中的碳氮比在花芽前3个分化期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49上升至2.61,之后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的内部形态特征与雄花基本一致,雌花花芽分化分为5个时期。山鸡椒雌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中可溶性糖不断升高,而可溶性蛋白下降明显,碳氮比升高且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处理对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准确了解石斛兰花芽分化规律,研究不同的温度处理对春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为石斛兰的花期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石斛兰(Dendrobium Spring Snow)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研究了26/21℃、22/17℃、18/13℃处理条件下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差异性。[结果]研究表明:石斛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休眠期、萌动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分化期。在高温26/21℃处理条件下,石斛兰不能进行花芽分化,22/17℃处理条件下,需要56 d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在18/13℃条件下,35 d能够完成花芽分化。[结论]持续足够时间的低温是花芽分化的关键,萌动期是一个对温度高度敏感的时期,此时至少经历2周的低温,能够形成花芽,经历高温,则形成高芽。花芽形成后温度高有利于花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适量加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N_(222.22)P_(81.83)K_(240.24)。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期,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施氮、磷肥可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和IAA含量,而AB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中等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ZR、IAA和GA_3与花芽分化率相关性不显著。在油茶花芽形态分化期,施氮、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IAA和GA_3含量,降低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结论]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可能通过影响油茶花芽分化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级名花。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选育,全球杜鹃花品种已超过3万个。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但园艺化程度与国外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杜鹃花品种分类及品种名称较为混乱,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杜鹃花品种分类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研究方向。分析认为,综合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及品种亲本来源信息是建立科学品种分类体系的基础,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性状数量分析等方法进行归类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家系叶色变化的影响,为探索枫香叶色对光质的响应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枫香家系的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后2个枫香家系叶色较处理前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红光处理组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而蓝光处理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蓝光处理后,2个枫香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而红光处理则减少了叶片花青素含量。同时蓝光处理能显著提高枫香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红光处理效果较对照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而对花青素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2个枫香家系叶色在光质处理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红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蓝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积累更多的花青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松材线虫的媒介松墨天牛的防控以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目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松墨天牛成虫行为与化学生态学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范围较小,当食物短缺时会远距离迁飞。大部分成虫补充营养10 d后才开始交配,交配分为三个阶段:雌雄成虫共同受寄主植物挥发物吸引,雄虫通过短距离信息素吸引雌虫,再通过接触信息素识别雌虫。植物挥发物如α-蒎烯和乙醇等可以引起松墨天牛成虫的反应,樟子松墨天牛雄虫分泌的聚集信息素2-undecyloxy-1-ethanol能同时引诱雄虫和雌虫,使用植物挥发物与聚集信息素复配研制出的引诱剂如APF-I型引诱剂引诱松墨天牛时,效果比单独使用更加显著,是一种灵敏高效、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性的防治方法。视觉在松墨天牛活动中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其对褐色有较大的选择偏向性,当复眼被涂黑后交配成功率也相对下降。进行取食选择时,选择健康木优先于衰弱木,进行产卵选择时则相反。未交配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枝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比被害松枝挥发物的反应值大,交配后的松墨天牛触角电位反应与交配前相反。产卵后雌虫会在产卵孔分泌包含产卵忌避信息素的胶状物,防止其他雌虫在此处产卵。[结论]可以使用引诱剂防治松墨天牛,也可以应用天敌生物花绒寄甲、白僵菌和管氏肿腿蜂等防控松墨天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观光木木材在高温处理下木材材色变化,对0.4 mm、0.6 mm、1.6 mm厚观光木薄木及观光木板材进行热处理,用色差计测定处理前后木材的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计算出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和总体色差(ΔE*)。结果表明,观光木薄木经干燥处理颜色变化不大,可通过干燥处理烘干观光木薄木的同时保证薄木的颜色特性;观光木板材经高温压缩密实化后材色变化明显,170℃热处理45 min时色饱和度差(ΔC*)为3.02,总体色差(ΔE*)为5.47,总色相差(ΔH*)为7.71,经济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