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林产值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营林生产的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营林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是考察林业发展速度,研究农业与林业内部比例关系的重要经济指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探讨和科学的计算方法,致使营林产值难以反映营林生产的实际成果,同时也不利于体现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营林产值的理论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林业生产实际情况的计算方法。一、现行营林产值计算方法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的必要性现行营林产值计算方法是国家统计局于60年代初制定的《农业总产值计算方案》中规定的。该方法包括三个内容:1.人造林木生长量产值;2.林产品产值;3.农村中大队  相似文献   

2.
营林产值是反映林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成果和计算营林净产值的主要指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的计算方法,致使林业生长的实际成果得不到全面、准确的反映。为此,有必要对营林产值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现行营林产值计算方法的弊端 现行营林产值的计算方法,基本是一直沿用国家统计局60年代所制定的方法。它包括人造林木生长量产值、林产品产值、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竹木采伐产值三个部分。此法,在过去林业生产比较落后和统计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对反映林业生产成果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按现在新的形势要求,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营林生产的实  相似文献   

3.
营林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培育森林资源。森林不仅能为木材工业提供原料,还有调解气候、净化空物、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功能。因此,计算好营林总产值是有很大意义的。那么应如何计算营林总产值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意见。一、现行计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营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按规定包括三个部分:(一)人造林木产值;(二)林产品产值;(三)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进行的竹木采伐产值。 (一)人造林木总产值中的问题。人造林木产值不是按林木生长量计算的,而是采用变  相似文献   

4.
现行林业总产值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林木生长量价值,另一个是林产品产量价值。前者,由于林木生长量在计算上比较复杂,并不易计算准确,因而采用了以营林生产工作量价值(即造林、更新、幼林抚育、零星植树、采种、育苗工作量分别乘其生产费用)以及抚育采伐所得木材价值(即木材产量乘以单位价格)来代替的办法;后者,按所得林产品产量乘以单位价格即得。这是多年来省、地、市、县统计部门用来测算林业产值的一  相似文献   

5.
现行林业产值计算是分森林工业和农业——营林生产两个类别来进行,计划、统计体系上也是按两大部门计算。计算方法:森林工业产值是用森林工业当年产品产量乘以生产费用;营林产值的计算又分人造林木、林产品、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木材采伐三部分组成。就是将三者各自的当年作业量乘以生产费用。笔者认为这种将森林的培育利用两个阶段分作两个部门来计算林业产值的方法弊端很多。首先是不利于统一考核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可以不断向社会提供林产品、林副产品及各种间接产品(森林多种效益的体现物),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客观地反映林业生产的劳动成果、林业生产规模、林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体现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科学的林业产值计算体系与计算方法,便具有重要意义。一、林业产值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林业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以木本植物资源及其产品为主体的林产品产量。由于林产品种类繁多,使用价值各不相同,计量单位亦不统一,各种林产品产量必须按实物单位分类统计,并借助于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作为同度量手段,加以反映并进行汇总。  相似文献   

7.
我国林业产值统计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我国林业产值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林业总产值统计体系不符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②林业产值统计范围狭窄,没有完善的林业产业分类和林产品目录;③林业产值统计制度的实施条件差.由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①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分类和林产品目录;②建立以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林业产值统计指标体系;③改善和加强林业产值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如何研制一套新的科学而实用的用材林林木总产值计算方法来取代现行的按营林生产各作业项目工作量乘以标准单位生产费用的林木产值计算方法,是目前林业产值计算方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就这一问题,笔者设想:能否考虑采用“成熟法”来计算用材林的林木总  相似文献   

9.
现行营林产值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小于林业部门实际经营的项目,制定的价格小于劳动价值,既不符合林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按这种不合理的方法计算出的营林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人为地缩小了,仅占农、林、牧、副、渔五业的第四位。其结果,一不能如实反映营林生产的实际总成果,二导致林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低下的地位和被动的局面。这种状况妨碍了广大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无形中阻碍了林业事业的发展。为此,改革营林产值计算方法势在必行。1988年林业部提出“新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案(初稿)”,供全国各地试算、探讨、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营林产值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营林主要产品——立木产品价值的计算方案。营林总产值应是所有立木产品的价值总和,按报告期立木产量乘以相应林价计算;营林净产值反映营林活劳动成果,以生产法——从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价值计算;营林商品产值则反映在报告期可供作商品周转的立木产品价值。为做到科学反映营林产值,今后还应在林价研究及改进森林调查手段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树木生长是广大林业工作者所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搞好树木生长和生长率的研究是林业生产、调查规划和科学实验的基础工作。生长率的计算,一般都采用普莱斯勒(Pressler)公式。为了简化计算,方便应用,我们以普莱斯勒公式为基础编制了生长率计算图表,供林业工作者计算生长率用。一、方法普莱斯勒公式: p=(M-m)/(M m)·(200)/n式中:P——生长率(%); M——某调查因子(如树高、胸径或材积等)现在的总生长量; m——某调查因子n年前韵总生长量; n——生长年数。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计算营林产值,不但关系着能否正确反映林业生产的成果,而且对加快绿化进程和工农业总产值也有直接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粗浅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业产值统计改革势在必行韩宝峰产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评价成果、确定规模、比例、进行规划和决策等,都离不开它。多年来,由于林业产值计算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其产值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林业的总规模和总成果,因而不能正确地反映林业的地位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长量的调查和测定,是揭示林木生长发育规律,为合理经营利用森林,提高林木生产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有益效能,为合理计划和组织林业生产提供可靠数据,在林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林分生长量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生长量的计算,目前一般是采用测定近十年(或五年)直径生长量的样木,利用一元  相似文献   

15.
研究营林产值问题,理论上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产值核算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确立“产值反映劳动产品价值”这一理论前提;第二,营林生产长期性、阶段性和产品多样性的特点,要求产值计算方法具有灵活性;第三,价格问题,营林投资规律和林木生长规律及由此决定的林价变化规律的特点,给林价赋予了一种不同于一般产品价格的变化特征,产值计算价格与立木交换价格应有所区别。鉴于此,本着“理论上完善,实践中可行”的原则,本文提出营林产值的阶段性计算方法及其有关问题,求教于林业经济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弹性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中国林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特点,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12—2030年的林业产值数据进行预测,根据林业3大产业产值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林业产业演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运用弹性模型分别对这3个阶段的林业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结构模式逐渐向“二、一、三”的结构模式演变,到第3阶段演变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在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林业第一、二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不断增强,并且林业第一产业比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大,林业第三产业在第2阶段时相对于第1和第3阶段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理论的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5):114-119
以福建省2005—2015年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计算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关联度,进而分析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福建省林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6 4,0.941 5,0.765 4,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次之的林业产业结构格局;在未来十年中,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产值将超过第一产业,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比较低的国家,但是在局部地区林业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何形成林业发展-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畜兴旺-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格局,是中国林业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全国较大的林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的菏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菏泽是全国第四个、山东省首个平原绿化达标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菏泽市有林地面积285万亩,农田林网1082万亩,林木蓄积量1282万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500万立方米,林业社会总产值90亿元。有近50万人从事林产品加工业,年加工产值50亿元;林产品出口创汇1.5亿美元,出…  相似文献   

19.
以种植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的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林木2007~2008年连续2年各月的树高、地径的生长观测,并结合相应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进而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年内各月的不同气象因子与其林木年内各月的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在1年内的生长可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4~9月为生长盛期,其林木的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9.89 %和64.35 %;而表层(土层20 cm)土壤的月均温度是影响林木生长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就是林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综合性、相关性、不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以及计量困难性等特点.林业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由三大类指标构成1)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平衡指标,包括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效果、资金占用生产率、单位作业生产费用、立木材积及林产品单位成本、林业劳动生产率、林业生产率、投资回收期等;2)林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包括经济分析指标、技术效果分析指标、生产效益分析指标等;3)林业技术经济的目的指标,包括林产品产量、产值、利润的计划完成率、人均木材消费量、产品的商品率、人均森林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等.并介绍了各主要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