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声音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蜂群中蜂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是蜂群中的核心,蜂王质量直接关系到蜂群强弱和蜂蜜产量高低。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要定期开箱提脾检查蜂群中蜂王情况(比如蜂群中是否有蜂王?蜂王是老蜂王,还是新蜂王?)。  相似文献   

2.
一、蜂群基础知识 (一)蜂群的组成 当你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观察蜂群时,你不难发现在蜂群中有形态各异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三型蜂。 1.蜂王:蜂王(题图中)是蜂群中最长者,约20~25毫米,体重约300毫克。在正常的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腹部比工蜂、雄蜂发达,而翅膀却短而窄,只能盖住其腹部的1/2~2/3。蜂王的口器已经退化,必须完全由工蜂来饲喂。  相似文献   

3.
(五)蜂王的诱入 当蜂王已经衰老或蜂群无王时,为了维持这一蜂群正常生活秩序,就必须给此群诱入一只蜂王或成熟王台。在诱入蜂王时必须注意:如果是给蜂群更换蜂王,要提前半天至1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提出;若给无王蜂群诱入蜂王时,要将巢脾上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7,(10):36-37
<正>在中蜂的饲养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蜂王唯一性这一特点。一旦在蜂群中存在假蜂王、野蜂王,再向群内介王、介台都将白费心血;倘若蜂群蜂王信息素突然消失,向蜂群内介子脾、介台后易起新台,造成处女王飞失或交尾失败,再造之台由于拖延出王时间,必将造成蜂群工蜂产卵现象;假如一箱养两群,左右室易窜王,操作不慎极易失一王。蜂群中存在假蜂王、野蜂王,向群内介王、介台都  相似文献   

5.
在营造社会性生活的蜜蜂蜂群里,蜂王是蜂群的繁殖核心,其通过产卵繁衍后代并调控蜂群群势。优质的新蜂王产卵快,可以快速提高蜂群的群势。然而,蜂王产卵1~2年后,其产卵率急剧下降,致使蜂群需要更新蜂王。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蜜蜂育王方法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养蜂生产中,常有15—40%的蜂群会因蜂王的质量而受到影响(如分蜂、失王或劣王等),而受此影响的蜂群其产蜜量只及正常蜂群的40%。因此在蜂王被介绍到蜂群内之前就对蜂王质量进行评估不失为一较理  相似文献   

7.
引言蜂群的正常发展与生存主要取决于蜂王。因为在一个蜂群中,蜂王是唯一的性器官发育健全的雌性蜂,她在交配成功之后,能产受精卵,培育出雌性后代,即工蜂和女儿蜂王。。在育虫期,只有蜂王能够繁殖出蜂群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幼龄工蜂。由于蜂王将雄蜂和它本身的遗传性传给后代,因此,它对蜂群质量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不同性状育王群在一定区域产卵和自然产卵所培育出来的蜂王初生重。2014年石榴花期对3个不同性状育王群控制蜂王在一定区域产卵和蜂王自然产卵培育的蜂王初生重进行称量比较。结果表明:2014年蜂王在一定区域产卵的蜂群培育蜂王时蜂王的初生重(W=0.2000g)显著大于蜂王自然产卵的蜂群(W=0.1799g)。说明培育蜂王时采取将蜂王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产卵可以提高蜂王初生重,这为培育优质蜂王和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水华 《中国蜂业》2013,(12):14-16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王通过其产卵力和分泌信息素直接影响蜂群的生殖力和生产力。在蜂王诸多生物学特性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生性好妒,敌视别的蜂王。不能容忍蜂群内有其他蜂王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20,(1):34-35
<正>"一只好王,千斤蜜糖",说明优质蜂王的重要性,蜂王是蜂群强盛的基础。在现阶段,养蜂人可定期从种蜂场引进所需要的品种作为种王,自己培育生产用王。按照计划培育蜂王是养蜂人的必备技能。下面以南阳为例探讨如何搞好育王,供蜂友们参考。通常情况下1群蜂只允许1只蜂王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在蜂王老残、丢失、分蜂热时蜂群才培育蜂王。培育蜂王蜂群必先建王台,自然王台有  相似文献   

11.
多王群(本文指3只以上蜂王同巢产卵的蜂群)是人为组织打破常规的一种特殊结构蜂群。1980年10月中旬,在洮南市城郊养蜂场组织了2个3只蜂王同巢的蜂群越冬。白城地区冬季最低气温-35℃左右,需要把弱小蜂群合并成强群。当时采取3个小群直接合并,提出蜂王组织多王群。蜂王是在16℃的环境使用融合剂磨合12h。观察蜂王之间没有任何斗杀动机,介绍到合并的蜂群。  相似文献   

12.
<正>老蜂王是指被新交尾的蜂王替换下来的蜂王。这些蜂王,有的生存了一年多,有的生存不足一年。因为生产的需要,它们要是被抛弃了,非常可惜。大家都知道,蜂王的生命可达3~5年,如何利用好这些老蜂王,为甜蜜事业贡献力量,蜂友们各有绝招。1利用老蜂王繁殖越冬蜂,增强蜂群越冬春繁的能力在秋繁期间,把老蜂王介绍到蜂群的继箱中,让其在继箱中产卵繁殖,这期间蜂群大约可增加2框子脾,对蜂群越冬春繁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十多年的养蜂实践中采用以下方法合并蜂群和诱入蜂王,效果很好。在合并前对需合并的蜂群进行检查,如果需合并的蜂群都有蜂王,应除去老劣王,保留另一群较健壮的蜂王。如有王台应全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温度对明亮熊蜂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度是影响明亮熊蜂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25~30 ℃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明亮熊蜂的发育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蜂群成群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29~30℃时,蜂王产卵时间、第一批卵虫蛹的发育日期和蜂群的成群时间最短,成群率最高。环境温度对蜂群所产生的蜂王数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蜂王数量逐渐增加,在30℃时,蜂群所产生的蜂王数量最多。但温度对蜂群的工蜂数、雄蜂数和蜂王初生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蜂群的生产能力是由蜂王和工蜂共同体现出来的,是亲代和子代的联合生产力。它不仅表现在蜂群中子一代(工蜂)身上,同时也表现在亲本(蜂王)身上,即子代的生产能力如采集、泌浆、泌蜡力和亲代的生产能力如产卵速度、数量、维持群势大小的总和。当前,利用杂种优势能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已为人们所认识,若使一个蜂群具备杂种优势,必须使蜂王和工蜂同时都成为杂交种。对于单交种蜂群,其组合形式为蜂王(纯种)+工蜂(单交种),这样的组合形式不能使杂种优势在一个蜂群中充分体现。对于三交种或双交种蜂群,前者的组合方式为:蜂王(单交)+工蜂(三交),后者…  相似文献   

16.
蜂群是必须有蜂王的,有了蜂王可以永久的延续下去。没有了蜂王,只要有虫卵脾时,蜂群可以自己培育蜂王。若自己培育不成蜂王,蜂群就只好垮掉。但在垮掉之前,养蜂人可以帮助蜂群介入蜂王,就是将别群产卵王或王台介绍入无王群,甚至也可以提供子脾给蜂群,由蜂群培育新王,使蜂群能永久性的生活下去。但诱王工作,有时很容易,有时就困难多多,并不简单。它包涵着很多学问。试着谈谈:在大流蜜期如果要换王,可以先把老王捉出,马上放进产卵新王,即可成功。可谓人不知鬼不觉,很轻易地成功。这种“闪电式”换王,可以说蜜蜂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大流蜜期,工…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蜂王对蜂群发展十分重要,失王或蜂王受伤都会使蜂群的正常繁殖受到影响.养蜂者要保护好蜂王,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中旬我地蜂群发生了从未见过的蜜蜂死王病。据反映蜂群6月1日运进拜城油菜场地,6月4日蜂王开始死亡,至6月9日已死蜂王53头,到6月24日取回病蜂王标本时,已死蜂王200多头。同时在尉力采罗布麻的蜂群也发生死蜂王的现象。一、蜂王患病死亡的症状起初发现蜂王停产,反应迟钝,腹部逐渐膨大,后来腹部特别膨大并发亮,缓慢地在巢  相似文献   

19.
正养蜂员都知道:蜂王丢失,绝大多数都是检查蜂群时未看见蜂王造成的,自然损失很少。每次检查蜂群时,急着检查,特别是在产卵期蜂巢空间小,蜂王到处找地方产卵——有在赘脾上产的,有产在隔王栅上的,还有产在箱壁上的。如看不到蜂王,随手丢弃赘脾,抖掉隔王栅的蜜蜂,很有可能在其中的蜂王被丢弃。被丢弃的蜂王有的会回到原群,有的会错爬了地方而遭到围攻致死。由于蜂群无王,信息很快就会被传递,造成蜂群秩序混乱、"情绪"低落,生产力下降,直到新的蜂王出现。我在生产实践中找到了1个快速识别蜂王的好方  相似文献   

20.
蜂群的生长率,是由蜜蜂的出生率和蜜蜂的死亡率决定的,而蜜蜂出生率又是由蜂群的哺育力和蜂王的产卵量决定的。所以,想要提高蜂群生长率,必须适时适度地提高蜂王产卵量。与蜂群的产卵量相关的因素有17个:遗传性、蜂王体质、蜂王年龄、蜂王翅足状况、蜂王曾否受围、蜂王曾否囚禁、群势、饲料贮量、蜂巢大小、空巢房数量、空巢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