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于鄂西南的标本1876号,得到苔藓植物61科,157属,388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有湖北苔藓植物新记录11科,34属,加8种。对鄂西南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划分,得15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107种,占总数的29.23%;北温带成分79种,占总数的21.59%;热带亚洲成分70种,占总数的19.1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以温带、热带和东亚成分为主,三者比例大致相当,表明鄂西南地区是这一经度上不同类性质的苔藓植物的交汇点。一定比例的其他成分表明该地区区系成分的复杂性。6个山体与部西南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比较表明,武夷山、九万山、神农架和梵净山4个山体相似性系数均超过50%,与鄂西南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有亲缘关系,属近亲植物区系;与东部天山和长白山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疏远,亲缘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统计出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2.8%;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保护区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中国特有种比例仅次于东亚成分,占总数的19.3%。优势科分析表明该区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采自贵州安龙仙鹤坪自然保护区411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苔藓植物41科73属140种(包括亚种、变种);该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共有12种区系类型;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25.71%,热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5.71%,反映出该植物区系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该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82种,占总种数的58.57%,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4.
对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进行鉴定,该区域有苔藓植物30科61属129种(含亚、变种,下同),进一步对其进行区系分析,可知该区域苔藓植物东亚成分占优势、比例为32.79%,北温带成分次之、占29.51%,温带成分比例高达86.9%,总体性质是温带的,该区域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而且中国特有成分比例相对较高,是我国苔藓植物特有种分布比例较高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省龙头大山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5科93属181种(包括亚种、变种及贵州省1个新纪录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57.78%、总属数的58.06%;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为13种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26%和23.2%,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也占一定的比例,分别为18.23%和10.5%。  相似文献   

6.
对黔西南地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63科176属464种(含亚种、变种),包括3个贵州新记录种;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为13种类型,其中以热带亚洲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总区系的20.91%、20.69%;中国特有及北温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分别为13.58%、19.18%,表明该地区是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贵州省纳雍县大坪箐的29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3科75属157种(包括亚种、变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32.56%、总属数的49.33%.在科属组成中,优势科有青藓科、真藓科和指叶苔科等,优势属有青藓属、绢藓属和合叶苔属等;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分为12种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热带成分以及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9.25%、32.65%和27.21%,中国特有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为10.2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锦屏县采集6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的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贵州锦屏县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有57科118属277种。对277种苔藓植物进行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的分析,得出优势科10个,优势属13个,区系划分为15种类型,其中中国—日本成分和北温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区系成分具有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鼎湖山苔藓植物已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47科91属187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类植物53种,隶属19科27属;藓类植物134种,隶属28科64属;(2)鼎湖山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其种系密度达1 619种/100 km2; (3)鼎湖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占26.82%),东亚成分次之(占25.70%);(4)鼎湖山苔藓植物各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有99种(占55.31%),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特征,属于热带性质向北拓展,温带性质向南延伸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0.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雏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58%和18.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闯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于2018年应用样地和线路的调查方法,在万峰山做了3次调查。基于野外调查的数据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分析了该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野生植物135科573属964种,在科属种组成方面,含1~5种的属占90.77%,表明了其种类的多样性程度比较高;科属种比例与香格里拉县相差较大,与哀牢山相似。在区系类型组成方面,在科一级水平上,科的热带成分占48.89%,其中泛热带成分占32.59%;在属一级水平上,属的热带成分占50.44%,温带成分占41.53%,温带成分略低于热带成分;表现出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类型。该区有2个东亚特有科,13个中国特有属,其特有性与滇中、滇西北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与其他地区相比,万峰山的植物区系类型与茂兰、哀牢山类似,与广西、香格里拉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 4 1科 86属 185种组成。区系地理成份复杂 ,科属的地理成份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 2 8种、水龙骨科 2 2种、蹄盖蕨科 19种、金星蕨科 15种 ,4科占总种数 4 5 .4 1%。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 15种、铁角蕨属 11种、凤尾蕨属 10种、卷柏属 9种、复叶耳蕨属 8种 ,占总种数 2 8.6 5 %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份可分为 14个 ,主要是泛热带 (2 6属 )和热带亚洲(13属 )成份。而种的地理成份则以亚热带山地成份为主。本区东亚成份突出 ,加上中国特有成份共占总种数的 70 .81% ,显然应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下延叉蕨、紫柄蹄盖蕨、光蹄盖蕨、剑叶卷柏和三相蕨为江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8年间,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蝴蝶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查明区内蝴蝶共有126种,隶属于9科68属,即凤蝶科5属15种、粉蝶科8属11种、环蝶科2属2种、眼蝶科9属13种、蛱蝶科26属61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6属8种和弄蝶科9属12种.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共84种,占总种数的66.67%;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共30种(23.81%);古北界种7种(5.56%);广布种5种(3.97%).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集标本、拍照、鉴定、统计,对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6科796属2 379种(含种下等级);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温带性质稍强,在属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0.51%;热带成分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34.50%;间断分布属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20.35%,其中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占首位;中国特有属37个,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4.99%。与四川地区及临近的2个自然保护区相比,五里坡和后河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最大,表现出较强的温带性质。五里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上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研究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210份。经过室内鉴定与统计,发现该区域苔类植物共有26科33属51种。其中,15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为湖北省新记录科;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和裸蒴苔属Haplomitrium为湖北新记录属。该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类型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成分并存,可划分为10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另外,与其他保护区比较,七姊妹山与清凉峰物种相似度最高,与十大万山相似度最低。地理位置相近的保护区,其苔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接近,且区域气候环境也会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特征。该研究为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乃至湖北省苔藓植物种类多样性、区系研究,以及苔藓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7.2%,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51种,占总种数的64.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成分种共有14种,世界广布种共有4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1.2%)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类、区系地理成分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对齿藓属植物共计19种,共发现新疆新记录种7种。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水平上将其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比38%)、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比11%)、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占比27%)、中国特有成分(占比22%),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并且中国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高山荒漠带(10种)、山地荒漠带(11种)、高寒草原带(12种)、高山草甸带(4种)、高山稀疏植被带(1种)。文中对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该保护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nea catanduana和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是官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平叉苔Metzgeria conjugata为江西叶附生首次报道.统计显示东亚成分是构成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占41.7%.表2参22  相似文献   

19.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