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添加不同防霉剂对全混合日粮存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5种防霉剂,分别以0.15%和0.3%的剂量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中进行7 d的贮存试验,测定防霉剂对TMR饲料贮存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脱氢醋酸钠和0.3%山梨酸钾组的TMR饲料在贮存期内没有发热产生,也未发生霉变,其它各防霉剂添加组从贮存第2天开始逐渐出现升温发霉现象。贮存第2天,添加丙酸、丙酸钙及0.15%苯甲酸钠组TMR饲料的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贮存第3天和第5天,添加脱氢醋酸钠和添加0.3%山梨酸钾组TMR饲料的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贮存过程中TMR饲料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均无明显变化。综合各项指标,TMR饲料中添加脱氢醋酸钠和山梨酸钾比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2.
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发林 《饲料工业》1992,13(3):29-29
<正> 本文介绍用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的防霉剂。众所周知,以往的饲料用丙酸及其盐类作防霉剂虽有效,但据有关饲料安全性及改善品质的法律,丙酸的使用量限定在0.3%以下。这样,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保存方法而不能充分发挥,浓度为0.3%的丙酸不能完全抑止霉菌的产生,饲料仍然会发生品质降低或不得不废弃等现象,而使产业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3.
日本开发出由海藻和丙酸(或丙酸盐)或碘盐组成的高效饲料防霉剂.海藻可以是裙带菜、海带等;丙酸量为海藻的1-20%;碘化物可以是碘化钙、碘化钾,用量为海藻的1-15%,海藻需采用生海藻经清洗、干燥、粉碎成细末.这种高效饲料防霉剂的添加量不得超过卫生法规定的0.3%.添加这种防霉剂的饲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能防止发霉和饲料质量下降. 在海藻粉末中,将碘化钙(折碘2%)、丙酸钙(折丙酸4%)混合均匀后,再加牡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4种不同丙酸型饲料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来评估它们经饲料调质制粒后的保留率或损失率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丙酸型饲料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不同,复合型丙酸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比单纯的丙酸型防霉剂产品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复合型丙酸防霉剂产品的丙酸热稳定性比单纯的丙酸型防霉剂产品的丙酸热稳定性好,另外,丙酸和丙酸铵复合型防霉剂产品中的丙酸热稳定性好于丙酸和丙酸钠复合型防霉剂产品中的丙酸的热稳定性,但不同厂家的丙酸和丙酸铵复合防霉剂中的丙酸和丙酸铵的热稳定性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饲料防腐剂配方二则长效饲料防霉剂配方(1)铝硅酸盐矿物载体(蛭石、黑云母等)20-50%;(2)丙酸40-60%;(3)填料(如谷米杆碎片)或其它添加剂(醋酸)余下的百分数(都是重量百分)。把上述物料混匀即得防霉剂,载体所吸附的丙酸在饲料中徐徐放出,...  相似文献   

6.
饲料防霉剂     
日本农业专家研制成一种非常有效的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是用海藻(如海带)、丙酸(用量为海藻的10%)、碘化物(碘化钙或碘化钾,用量为海藻的8肠)混合制成的,海藻要先洗净、干燥并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常用的防霉剂及其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霉剂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代谢及生长,其对微生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霉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二是破坏或抑制细胞内酶的作用,降低酶的活性。其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防霉剂添加的浓度和饲料pH值。一般在低剂量条件下,防霉剂只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当剂量太大时,也会破坏动物体细胞,应用时应加以注意。防霉剂的效力以抑制时间表示,即物料添加防霉剂前后,真菌产生超过1%的二氧化碳的时间之差。常用于饲料的防霉剂主要有:1丙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是饲料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防霉剂,属酸性防霉剂。丙酸及其盐类的作用效果与丙酸(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4种丙酸型防霉剂产品对饲料霉变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使用这4种丙酸型防霉剂的饲料样品的温度变化与水分情况,发现它们的防霉效果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防霉剂防霉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防霉剂A、C、B和D,且不同的防霉剂产品可以不同程度地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延长饲料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9.
丙酸类饲料防霉剂的化学作用机理苏基双(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丙酸类饲料防霉剂中存在两种形式的丙酸:结合的(undissocIated)和游离的(dissoci-ated)丙酸。游离丙酸有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臭味。结合丙酸是非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搞好饲料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的品质保护已成为饲料生产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损失的粮食和饲料约为总产量的20%,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饲料霉变所致。因此,如何防止和减少饲料的霉变,延长饲料的贮存时间,是整个饲料工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添加防霉剂是防止饲料霉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防霉剂主要有丙酸盐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  相似文献   

11.
日本北海道农产品加工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高效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是用92%的海藻粉、40%的丙酸钙混合制成。将这种防霉剂按8%的比例混合到饲料中,在温度达30℃以上,相对湿度为100%的环境下放置1个月以上,饲料也不会发霉,可确保饲料安全贮  相似文献   

12.
日研制成高效饲料防霉剂日本北海道农产品加工公司研究出一种高效饲料防霉剂,这种防霉剂用92%的海藻粉、4%的碘酸钙和4%的丙酸钙混合制成。将这种防霉剂按8%的比例混合到饲料中,在温度达30℃:以上、相对湿度为百分之百的环境下放置一个月以上.饲料也不会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简述了饲料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钠盐、脱氧乙酸、富马酸二甲酯、双乙酸钠等的特性,并指出了其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防霉剂的生产、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钙为主要原料配制了新型吸附型饲料防霉剂,将防霉剂配比作为可变因素,以其防霉能力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防霉剂的最佳配方为:丙酸16%,丙酸钙8%,甲酸20%,苯甲酸1%,其他55%.  相似文献   

15.
1畜禽饲料中防霉剂的使用 防霉剂指对霉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防止应用饲料霉变的制剂。防霉剂对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破坏微生物的生活能力,酚类防霉剂具有这一作用,例如一些焦性没食子酚类的物质;另一方面破坏细胞内酶系统,降低酶的活性或使酶失活,抑制代谢。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一般多为一些有机酸,如丙酸、山梨酸等或这些酸的盐。用量一般在2000毫克/千克左右,不超过4000毫克/千克。一些防霉剂用量过大,明显影响饲料适口性,如丙酸用量超过3000毫克/千克,饲料适口性明显下降。存在于饲料中的霉菌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霉菌毒素是指存在于饲料中能直接引起动物生理或病理变化的霉菌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较常见。  相似文献   

16.
饲料防霉剂     
以往使用饲料防霉剂,无论是丙酸、丙酸钙或碘酸盐,大多是单独使用,结果,防霉期短,效果不理想。 试验表明,以丙酸钙和碘酸钙为活性成分,以海带粉或米糠粉为分散剂,利用三者协同作用配制而成的长效饲料防霉剂,作用显著,防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防霉剂对高水分饲料水分活度和保存时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的饲料和3个梯度的丙酸丙酸铵复合防霉剂处理,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温度37.5℃、湿度75%)和常温(温度20~25℃、湿度50%~70%)两种不同条件下,探究饲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活度、霉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达到0.770左右时,饲料霉菌总数快速增长;在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各试验组饲料可以保存40 d左右,保存时长无差异;在常温条件下,防霉剂添加量越高的饲料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水分为12.8%~13.3%的饲料,添加0.8 kg/t防霉剂可延长饲料气味改变时间;添加1.2 kg/t防霉剂、水分约为12.5%的饲料可保存90 d以上,饲料霉菌总数未发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丙酸是一种很好的防霉剂,但有效地把它应用到饲料中却是80年代才实现的.现在它之所以在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得力于载体蛭石对丙酸的特殊贡献.一、蛭石对单体丙酸挥发效果的影响在液态丙酸中,是以一个丙酸分子羟基上的氢同另一丙酸分子中羧基的氧结合成二聚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1988年的干旱已引起人们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极大关注。遭受了旱灾的玉米更易发霉。据供人食用的玉米加工商报道,1988年因黄曲霉毒素污染而废弃的玉米总量约比正常年景高出10倍。玉米在贮藏之前应充分干燥,使含水量最多不超过15%。用丙酸基防霉剂早期贮存收获的谷物,防止饲料营养价值破坏的方法受到推荐。防霉剂并不能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但能抑制霉菌的生长,有助于防止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增加。遭受旱灾的玉米饲料在贮藏前进行清杂和筛选,除去带有霉菌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防霉剂对饲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混合模型,分为78个组;1~6组为不添加防霉剂组,采用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两因素试验设计;7~78组采用3(防霉剂种类:丙酸盐-丙酸复合型、丙酸型、丙酸盐型)×4(防霉剂添加量:按丙酸含量的0.25、0.50、1.00、1.50倍添加)×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四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料共计78种,分别在常温(20℃)和高温高湿(37℃,75%)环境中保存不同天数(常温、高温高湿环境中最长保存70、40 d)后,测定霉菌总数和饲料水分。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中,分别添加3种防霉剂对饲料霉菌总数标准菌落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丙酸型组10 d时标准菌落计数低于丙酸盐-丙酸复合型组和丙酸盐型组(P<0.05),丙酸型组25 d时标准菌落计数高于丙酸盐和丙酸复合型组(P<0.05),其余各保存天数时3种防霉剂组标准菌落计数均差异不显著;饲料分别在常温环境中保存30~50 d、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存2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