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病组织中分离竹瘤座菌BalansiatakMiyake=Aciculosporiumtake(Miyake)Hara,成功率常很低,除直接从新鲜子实体比较容易获得纯菌种外,离病枝梢端稍远就分离不到病菌。菌落生长很慢,表面几乎不见菌丝体,全是分生孢子。稀释分离时孢子浓度必须加大到106/0.1ml。人工接种时,孢子悬浮液浓度也必须加大才能成功。说明该菌群体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2.
关于类菌原体引起竹丛枝病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竹瘤座菌引起的丛枝病的病枝嫩茎和叶脉经电镜观察,在病组织中不仅见到病菌的菌丝,还发现筛管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有类菌原体,但经四环素等抗菌素处理,对该丛枝病症状无任何影响,而粉锈宁对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所以,虽然病株内有类菌原体存在,但可能因量少或其它原因,而和该病症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中山地带。作者在该竹种分布中心——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拐棍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对拐棍竹的地下茎(竹鞭)和地上茎(秆、枝、叶)的生长发育、种龄与茎龄的鉴别以及对生物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保护大熊猫、扩大拐棍竹的分布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竹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蝉在浙江省为6a1代,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6月底,7月初到9月上中旬,刺吸竹、树树汁液为补充营养,有扑灯、鸣叫习性;7-8月在竹上已死2-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每产卵孔中有卵12-21粒,卵于下年7月上旬孵化。若虫5龄,生活于土下5-40cm深的竹鞭两侧,每穴1虫,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若虫性好斗,两虫相遇,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38.3%-41.4%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2-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挖掘500余头老熟若虫于室内饲养,若虫被食率28.71%-32.58%。蝉花菌也寄生若虫,经5a调查,寄生率为32.5%-37.8%。防治竹蝉可采取加强竹林管理、挂枝诱成虫产卵、灯诱成虫及人工捕捉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甜龙竹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我们对位于玉溪地区新平县城郊的省级甜龙竹样板基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基础的上,中,下三个坡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地竹林生长状况)分别选择出包括相邻4丛竹子的22块样地进行调查。初步总结出,甜龙竹的发笋数量与母竹株数的结构关系,竹笋的高生长规律,枝条生长规律以及竹笋的退笋率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1年,对拐棍竹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拐棍竹于4月10日开始发笋,当年6月中旬高生长基本结束,高生长指数期是5月20日-6月10日之间高生长节律呈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其方程式为:Y=378.246/1+151.35e^-0.47432x,6月底后,竹笋-幼林开始了枝,叶生长,当年发枝轮数为17轮,一轮中约发8枚小枝,一小枝当年发叶4-5枚,建立了单株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作者在云南南部Ce竹集中分布地区所做的调查观测,对Ce竹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个体结构规律和发笋率与竹丛结构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e竹是我国南部热区的适生竹种,尤其适于在河谷地带,盆地边缘和低山丘陵地区发展;Ce竹秆形指标为0.695,明显大于其它2相近竹种或树木;竹秆最大直径和最长直径和最长节间出现于秆之中部;胸径与秆高呈指数函数关系,可用H=2.24  相似文献   

8.
毛竹叶斑枯病是由竹独足座菌 [Coccostromaanundinariae(hara)Teng]侵染所致。菌落在PDA和竹煎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2 5~ 30℃ ,最适pH值为 6 .0。子座及子囊孢子的形成需要经光诱导 ,并且需要较低的温度 (10~ 15℃ ) ,pH值 3~ 11均能产生子囊孢子 ,pH值 8.5时产生子囊孢子的能力最强。在自然水条件下子囊孢子的萌发率 (39.2 % )较高 ,子囊孢子萌发 pH值以 2~10 ,最佳为 6 .5;竹煎汁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红眼玛弄蝶以幼虫在观赏竹上缀叶为虫苞,在苞在取食竹叶,幼虫5龄。在广东1a5代,越冬幼虫于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旬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从第1代起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各代成虫发生期从第1代起分别为4月底到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各代各虫态有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我们对位于玉溪地区新平县城郊的省级甜龙竹样板基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基地的上、中、下三个坡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基地竹林生长状况),分别选择出包括相邻4丛竹子的22块样地进行调查。初步总结出:甜龙竹的发笋数量与母竹株数的结构关系、竹笋的高生长规律、枝条生长规律以及竹笋的退笋率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竹蓖舟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蓖舟蛾是竹林重要害虫之一,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浙江省一年4代,以幼虫在竹子越冬,中午气温高时,可以取食,成虫分别于4月初-6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中旬、9月中旬-11月上旬出现,幼虫取食期4月底-7月底、6月下旬-8月底、8月中旬-10月下旬、10月初-下年5月上旬。各代幼虫食叶量分别为411.85、390.02、335.85、324.95cm^2。产卵量为80-490粒。天敌有黑卵蜂、赤眼蜂、猎蝽、内茧蜂、瘦姬蜂、啮小蜂等,防治方法以保护天敌、灯光诱蛾及药剂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2.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毛竹叶斑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竹叶斑枯病是由竹独足座菌〔Coccostroma anundinariae (hara)Teng〕的侵染所致。菌落在PDA和竹煎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 ̄30℃,最适pH值为6.0。子座及子囊孢子的形成需要经光诱导,并且需要较低的温度(10 ̄15℃),pH值3 ̄11均能产生子囊孢子,pH值8.5时产生子囊孢子的能力最强。在自然水条件下子囊孢子的萌发率(39.2%)较高,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14.
竹卵圆蝽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属半翅目、蝽科。是近年来在浙江西北部竹林中暴发的一种重要害虫。据安吉县1987年调查,受害竹林面积已达8.1万亩。该虫在浙江安吉为一年一代,于11月以4龄若虫在地表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取食为害,若虫5龄,除越冬外,若虫常年在竹上为害。用黄油、机油、溴氰菊酯混合剂在竹秆基涂环可阻止若虫上竹,在秆基注射50%甲胺磷乳剂,虫口减退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广西5种丛生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5种开花的丛生竹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5种丛生竹为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结实、枯死的竹种,属于无叶花枝类型;麻竹、沙罗单竹、吊丝竹、云南龙竹、车筒竹均为假花序;5种丛生竹盛花期在3-7月;麻竹、吊丝竹无论年龄大小,可同时开花,并且全株开花;车筒竹、沙罗单竹、云南龙竹为个别竹株开花,个别开花的竹种花而不实,没有种子;车筒竹花为开放型,其余竹种花为闭合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笔竹(Pseudosasa viridula)开花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解剖观察研究笔竹的开花林相、开花动态、花器官构造、结实情况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笔竹为连续开花型竹种,花期为1—5月,盛花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开花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分为老竹开花型、新竹开花型、不开花型3种类型;自然条件下结实率极低,仅为0.12%,花后竹林更新主要通过无性繁殖。花序由3~4枚小穗组成,每枚小穗上具小花8~10朵,小花含1枚外稃、1枚内稃、3枚浆片,雄蕊多数为3枚,极少数为6枚,1枚雌蕊,柱头3裂,羽毛状;整个花序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各小穗上小花的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为混合花序;雌雄同熟,果实为颖果。[结论]本研究为竹类植物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据观察竹笋夜蛾在湖北阳新 1a发生 1代 ,以卵于禾本科杂草下部枯草上或竹基部笋箨上越冬 ,4月中下旬以 2龄幼虫从杂草上转主蛀入把竹笋危害 ;一字竹象和小竹象 1年 1代 ,以成虫于土下 8~1 5cm深的土茧中越冬 ,4月下旬成虫出土上把竹笋吸食笋肉 ,进行补充营养 ,随后进行交尾、咬产卵孔产卵 ,幼虫孵化后取食笋肉危害 ;江苏泉蝇每年 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3月下旬为雄虫羽化高峰 ,雌虫的出现高峰在 4月中旬 ,上把竹笋取食、交尾、产卵 ,幼虫危害竹笋 ,发生腐烂 ,造成退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及病原菌分子鉴定,为早竹丛枝病的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株水平和单枝盘水平的2种病害分级标准对早竹丛枝病进行调查。使用植原体16S rDNA和真菌rDNA-ITS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对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调查的6块样地早竹丛枝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8.59%,平均病情指数为6.67。感病的早竹DNA样品能够扩增出真菌的rDNA-ITS序列,而不能够扩增出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扩增出的序列与报道的竹针孢座囊菌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00%,与其它真菌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仅为94.00%。[结论]浙江省德清县早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竹针孢座囊菌。  相似文献   

19.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作者在云南南部筇刺竹集中分布地区所做的调查观测,对筇刺竹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个体结构规律和发笋率与竹丛结构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筇刺竹是我国南部热区的适生竹种,尤其适于在河谷地带、盆地边缘和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筇刺竹秆形指标(f1.3)为0.695,明显大于其它相近竹种或树木;竹秆最大直径和最长节间出现于秆之中部;胸径与秆高呈指数函数关系,可用H=2.246473D0.926725来表达;胸径与秆重呈正线相关,可用W=0.193395(D2H)0.690404来表达;竹丛发笋率、成竹率与秆丛密度和竹丛平均秆径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对竹笋采收指数与老秆采伐年龄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