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武立进在家乡是很有名气的大能人了,这是源于他发明了一种太阳灶,不但使广大农村家庭改善了厨房的卫生条件,而且极大地节省了物力和劳动力。他推出的太阳灶在全国市场上深受欢迎,而他与代理商们都因此成功创富。  相似文献   

2.
与《食品卫生法》相比,《食品安全法》是一大进步。这体现在:一是理念上的重大突破。过去认为食品是卫生的就可以了,但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是两回事,卫生仅是安全的一个方面,有的食品是卫生的但对人体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杜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43-17644
基于"心理帐户"的典型案例,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户的收入、消费和储存的心理帐户特征,并给出了政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吉林 《农家顾问》2014,(10):24-24
<正>近日,笔者对农村10个家庭的人情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一年来,人情消费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的有2户,占20%;1万元至2万元的有6户,占60%;2万元以上的有2户,占20%。人逢喜事,邀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也水涨船高,甚至还有一些人往往借喜敛财,使喜事变了味,这种陋习正是四风问题中奢靡之风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5.
“家电下乡”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一项惠民政策,激活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同时也扩大了农村消费,改善了农民生活。可是在推行好政策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把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莫让“惠农”变“误农”。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9,(19):23-23
信息化究竟给农民带来了什么?享誉全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河北省藁城市的部分乡村.农民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7.5亿农民,是欧美所有人口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潜在需求一旦被拉起,市场潜力将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8.
从“家电下乡”谈农村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今年2月起,"家电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推广,以此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拉动内需。分析了家电下乡之路中所呈现的问题,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以及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民购买积极性,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各行各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在村民们眼里,不管摆摊卖菜,还是商店、企业销售产品,都应该"语言文明","开场白"尤其关键。通常情况,人们熟知的开场白大概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09,(20):7-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表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日前正式启动,这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农民“养老不犯愁”。  相似文献   

11.
《乡村科技》2019,(5):4-4
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从一次分红人均350元到二次分红520元;从普通村庄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得益于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正展现出村美民富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人们的饮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曾经被作为生活条件提高的象征.人们畅享油脂的丰盛;如今它成了健康生活的“拦路虎”.“少油”是健康时尚……十几年来,食用油在烹饪中的地位变迁.体现的正是这些年来生活水平和健康理念相冲撞、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似乎更加成为"问题"了,并且出现了三个新的"怪圈",即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要农民劳动力而不要农民进城当个真正的市民、要农村土地而不要农村土地上的承载物、要农业部门生产的农产品而不要农民消费进城市。这些"怪圈"只是指从城乡关系意义上对"三农"问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人都知道“西域春”牛奶好,喝着放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名牌奶、放心奶的背后,蕴藏着一条完整的从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和物流配送为一体化的现代奶业全产业链和有效运行的质量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15.
1、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农村土地,担负着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普遍建立之前,农村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后顾之忧,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内,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弱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一是要广泛推行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和九亿农民告别了贫穷,基本实现了小康。但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今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三农”问题永远都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2008,(12):36-36
据新华网消息,一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农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指导制度”,开始在广西、四川、江苏、海南、湖南、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农村地区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8.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39-19741
通过阐述二元经济理论的三阶段特性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现实意义,并将"刘易斯拐点"的重要评判标准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政府外在干预的结果,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未结束,这些现象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相违背,从而证实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造成我国"民工荒"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现状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作用的结果;三是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障碍的结果。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必须从宏观层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消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对农村经济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一、农村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合作社+农户”走向“合作社+企业+农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这是一个富有重要意义的指导意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昭示了一种更契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可能性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