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核不育性品种贵引AB的纯合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蓝型油菜(B.napus)细胞核不育系贵引AB育性转换不育株为材料,用分期播种和人工定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环境敏感类型、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敏感时期。[结果]贵引AB群体由可育变为半不育的临界温度是20.00℃,而由半不育变为不育的临界温度是16.00℃。但是,贵引AB不育株还是一个分离群体,其个体间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尚有差异。贵引AB不育株系186-1的10个单株由不育变为半不育的温度变化在15~20℃,而由半不育变为可育的温度则多数为23.00℃,少数为22.00℃,个别为18.00℃。贵引AB不育株育性变换的温度敏感期多数为开花前1 d,少数为开花前2 d。[结论]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贵引AB不育株育性转换特性明显,温度是控制贵引AB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主要因素,高温有利于其雄性发育,低温不利于其雄性发育,光照对其育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117AB自交系经在湛江冬播自交5代,不育株率已达75%~80%。其不育株转为可育的温度为18~20℃。由于湛江早春升温过快,花前处于18~20℃的日数少,不育株转育率低,进一步纯合及纯合后的繁殖难度较大。因此,拟利用昆明夏季的中温条件进行进一步纯合及繁殖。将117AB自交系在昆明进行春播(4月下旬),调查了不育株育性转换率及转育后的可育天数,并考察了其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昆明春播117AB自交系花期(7~8月)的平均温度在19.9℃左右,出现半不育和可育温度的频率达到68.9%,而湛江仅达到36.2%,昆明不育株的转育株率为60.9%,而湛江仅为32.5%,农艺性状也较好,由此认为昆明适合117AB自交系的进一步纯合及繁殖。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低能氮离子束对籼型品系99-02进行诱变处理,在其后代中筛选到育性转换特性特殊的核不育水稻FHS,为了详细考察其育性及育性转换条件,该文通过分期播种并结合光温处理,对FHS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郑州地区,7月底到8月上旬育性稳定,为可育期;8月中旬到8月下旬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均低,部分可育,为育性转换期;8月下旬后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均为零,完全不育。结合气象资料和光温处理实验数据,得出FHS可育临界温度为27~28℃,不育临界温度为23~24℃。  相似文献   

4.
1999年和 2 0 0 0年分期播栽试验 ,研究了温度对籼型温敏核不育系 2 30 1S自交不育度和花粉败育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 :2 30 1S的育性转换低温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约在抽穗前 17~ 11d ;生长早期的持续高温对其育性表达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导致 2 30 1S自交不育的育性转换和无花粉败育类型转换的起点温度分别是 2 3℃和 2 7℃。  相似文献   

5.
1 999~ 2 0 0 1年在山东济宁对粳型光敏不育系GB0 2 6S进行了种植试验。经对其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率调查证明 ,8月 3日至 9月 1日期间 ,花粉不育率 1 0 0 % ,套袋自交结实率低于 0 5 % ,不育性稳定。70个杂交稻组合的母本不育株率全部为 0。山东济宁自然条件下种植 ,没有可育期 ,可保证制种纯度 ,在山东济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050S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期用外源IAA,GA3和ABA处理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其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育植株的不育度,提高可育植株的可育度;用乙烯利(CEPA)和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处理调控乙烯水平可以显著地改变温光敏核雄不育小麦的育性.  相似文献   

7.
用双低品种对不育系转育测交后,在F2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上再用其品种回交,然后在B1F2(回交种的F2)代群体中选可育株自交,自交株通过室内硫甙粗测分析淘汰种植B1F3的低硫株行,花期选择出现1/4不育株率的株系进行系内兄妹交,再种植鉴定,选50%左右不育株率的株系成对测交。用3年6代(含夏繁)育成了不育株率为51.8%、硫甙含量为31.2μmol/g的不育系-油研7号双低不育系。其选择群体在100-500株的范围,双低株系的入选株率在5%以上,不育系稳定的入选株系率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白菜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中,一般只能获得不育率50%的两型系.将两型系的相应保持株自交,自交子代100%可育的原两型系称杂合两型系;自交子代出现1/4不育株的原两型系称纯合两型系.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与杂合两型系内的可育株测交,可获得100%不育株的全不育系.全不育系与原父本回交,回交子代出现50%的可育株,所以把杂合两型系中的可育株称为临保系.用全不育系与恢复系测交,选育出强优势的杂种组合.  相似文献   

9.
滇籼型温敏不育系“913A”的育性研究及利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滇四型籼稻“913A”的测交一代中出现大量的不育株,观察表明是“913A”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后代.经分期播种研究,“913A”具有明显的温敏特性,自交结实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日平均温度21.88~24.27℃为育性转换温度,在日平均26.73℃的条件下自交结实率16%,可作温敏“两系”法利用.“913A”是优质软米,配合力强,现测配出4个优质米组合.  相似文献   

10.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不育两型系20118AB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2对基因为隐胜纯合体(aabb),另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HRfRf)和杂合体(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和aabbRfrf),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1:1和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aabbRfRf),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__或__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水稻雄性不育及育性基因定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水稻雄性不育及其基因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辣椒新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材料H9A不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辣椒雄性不育的机理,在花期,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对新型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及其保持系H9B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DDRT-PCR技术对H9A与H9B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mRNA差异显示,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切片观察发现:供试雄性不育材料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此时花蕾纵径0.526~0.572 cm,横径0.318~0.372 cm,花冠和花萼之比约为1∶4;通过DDRT-PCR,共获得27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其中在H9A中获得12条,在H9B中获得15条。结果说明新型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败育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异常并极度液泡化膨胀,四分体受挤压后破裂降解,不能形成正常的单核花粉粒。败育时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相关。在败育期表达的27条差异cDNA片段为研究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的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芽变 10 3S是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发现的芽突变体选育成的籼稻温敏型两系不育系 .在福州( 2 6°0 5′N)低海拔地区 3月 6日至 8月 8日播期范围内 ,穗前生育期 61.0 - 98.3d,平均 72 .0 5d,接近三系不育系珍汕 97A和龙特甫 A的中值 .芽变 10 3S的花粉育性转换温度指标为日均温 2 5℃左右 ,在超标温度下持续3d以上花粉育性才可彻底转换 .在福州 ,可供繁殖的时间有春、秋两季 .春繁 ,5月中旬至 6月上旬抽穗 ,适宜抽穗期长达 30 d;秋繁 ,宜 10月上、中旬抽穗 ,适宜抽穗期为 2 0 d左右 .安全制种期 ,宜 7月 1日至 9月 15日抽穗 ,适宜抽穗期 75d.芽变 10 3S在全败育期间 ,花粉很少 ,甚至没有花粉 .芽变 10 3S还具有花时早、开花集中、柱头发达、外露率高、活力强、亲和性好、米粒细长及米质优等优良性状 ,是一个综合性状好的两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4.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 ,对培矮 6 4 S、890 2 S、H6 S、H7S四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进行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 :培矮 6 4 S、H6 S、H7S三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备较高的结实率 ,而 890 2 S尚有波动 ;柱头外露率以培矮 6 4 S最高 ,其次分别为 H6 S、H7S、890 2 S;四个不育系花时也较为集中 ,多在 12 :0 0左右 ,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不育化玉米杂交种,全称是恢复型玉米雄花不育胞质杂交种,它是由母本雄花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父本恢复系组成,因此,又叫三系配套杂交种或三系杂交种。制种田母本不用人工去雄,省时省力,种子纯度高,成本低,产量高。当今世界利用的玉米雄花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主要有三种,即T型、S型  相似文献   

16.
J Monro 《Science (New York, N.Y.)》1966,151(717):1536-1538
In theory, populations of animals can be displaced by overloading a resource with introduced sterile animals. The theory was tested o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e Queensland fruitfly Dacus tryoni Frogg. Three of four treated populations declined sharply within 2 days after sterile flies had been introduced. This procedure may be useful both as a tool in experimental ecology and as a means of controlling pests.  相似文献   

17.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粘类不育系近50a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性介绍,阐述了粘类不育系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以及粘类不育系与传统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带动小麦新兴产业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A cooperative reinvestig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filtrates of crowngall bacterial cultures can induce autonomous tumors in plants has been cond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oplasms formed after treatment do not fulfill the criteria for crown gall since they are not autonomous.  相似文献   

19.
用天津型大白菜津绿75连续自交,分离出雄性不育株;通过系内兄妹交,找到两用系和保持系;用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杂交,选育出雄性不育系9769A.2005年用9769A与自交系9531杂交,配制成杂交种福青一号,证明不育源在天津型大白菜品种中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以“11S”和“12S”原种为材料,在早晚造进行分期播种,在始穗期至花期观察花药和花粉,花期结束后检查结实率;以“11S”和“12S”为母本进行制种,检验制种田母本纯度和育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播种,“11S”和“12S”在始穗至开花期内均未发现可育花粉和自交结实现象;在制种时,“11S”和“12S”在生理敏感期均未遭遇低温,含杂率分别为0.07%和0.1%,均符合制种母本纯度的要求。由于夜间最低温度对转向可育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夜间最低临界温度,通过技术处理使两系不育系“11S”和“12S”能够实现双向彻底转育,既可防止自交结实,保证制种安全,又能完全自交结实保证制种产量和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