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蕾  高巍  张宏飞  韩坤 《畜禽业》2009,(8):40-42
选取12头2胎以上围产期奶牛,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成4组,从产前3周开始随机饲喂4种实验日粮:Ⅰ(阴离子盐+高钙);Ⅱ(阴离子盐+低钙);Ⅲ(不添加阴离子盐+高钙);Ⅳ(不添加阴离子盐+低钙)。其中添加阴离子盐日粮的DCAD值为-6.5mEq/100gDM。不添加的阴离子盐日粮的DCAD值为+17mEq/100gDM。研究阴离子盐及日粮钙水平对奶牛血清离子平衡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DMI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添加阴离子盐日粮组的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尿液显著低于不添加阴离子盐组(P<0.05)。产犊当天至产后7d,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浓度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阴离子盐组血清Ca浓度极显著高于不添加组(P<0.01)。在添加阴离子盐的基础上,高钙组有提高奶牛血钙浓度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阴离子与钙的互作对血钙浓度的影响不大(P>0.05)。阴离子盐对产后疾病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奶牛产奶量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2.
日粮钙磷比率对猪钙和磷表观吸收的影响/喂象草添加不同水平紫花苜蓿对初产母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断奶仔猪日粮添加吡哆醇可提高生长性能/煮熟糖蜜舔砖对肉用阉牛消化大草原干草的影响/根据指数淘汰母猪/可降低奶牛产乳热患病率的药剂/利用生物节律调节畜禽生长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是奶牛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虽然有年龄和品种的原因,但主要是日粮营养不平衡造成。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作者在临床上采用补充血钙浓度疗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红宇 《畜禽业》2012,(12):22-24
根据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特点,结合国内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与繁殖性能关系,探讨了奶牛日粮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不足或过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旨在奶牛养殖场(户)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配制日粮,确定奶牛日粮中适宜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水平,使奶牛得到全价合理的营养供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日粮DCAD对泌乳奶牛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了日粮DCAD对泌乳奶牛的影响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1)
奶牛的日粮中搭配少量的饲料调节剂,虽然添加量少,但作用显著,可以促进奶牛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受胎率,利于奶牛产后体质恢复等。随着我国奶牛业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者希望在日粮中搭配适宜的饲料添加剂来改善乳成分、提高产奶量,增加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7.
<正>TMR是英文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粮)的简称。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补充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计算机跟踪奶牛生产,根据生产情况设计每头奶牛日粮营养配方))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的基础上既能够保证奶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8):123-124
牛骨软病是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钙磷缺乏或二者配合比例不当而引起;冬季青草枯乏期该病多发,常见于妊娠期和泌乳量高的奶牛;骨骼进行性脱钙,消化功能紊乱,跛行,骨骼变形及异食癖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实验室检测血钙和血磷浓度可确诊;根据牛不同日龄所需的营养标准而调整日粮结构是防治该病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吉平 《畜禽业》2012,(12):24-26
<正>全混合日粮(TMR)技术是现代奶牛饲养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它在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国内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也已陆续开始使用这项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奶牛饲养户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饲喂方式,精、粗料分开饲喂,由于各种饲料的适口性不同,常导致总的干物质摄取量不足,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繁殖出现障碍。通过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可扩大利用原来单独饲喂的适口性差的饼、渣类等饲料资源。由于该技术可使奶牛少量多次的  相似文献   

11.
申东镐 《畜禽业》2002,(9):Y022-Y023
1.锌的需要量 表1是几个国家的奶牛、肉牛、绵羊对锌的营养需要量及最大耐受量.总体看来,奶牛对锌的需要量为40~50mg/kg,肉牛是30~50mg/kg,绵羊是20~50mg/kg. 用常规的饲料原料配成的日粮至少可提供30mg/kg以上的锌.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常在反刍家畜日粮中补充锌为25~50mg/kg,可满足奶牛、肉牛、绵羊在各种不同生理条件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3,(2):61
<正>2009年我国奶牛、肉牛、羊、猪的规模养殖数量分别为421万头、728万头、1734万只、2.27亿头。按奶牛日粮干草5kg/头、肉牛日粮干草10kg/头、羊日粮干草1kg/只、猪日粮0.5kg/头计(参考饲喂标准),一年需要商品草5864万t,但是2010年我国商品草产  相似文献   

14.
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5,(12)
<正>TMR饲养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切断的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营养配方,用搅拌机科学充分混合,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供奶牛自由采食。1 TMR饲养技术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  相似文献   

16.
江山  黄金秀  肖融 《畜禽业》2015,(1):18-20
为研究荣昌猪妊娠母猪及哺乳母猪钙、磷适宜需要量,选择胎次相近的荣昌母猪,遗传来源相似,30头,采用不同钙磷水平纯合饲粮日粮饲喂荣昌母猪,测定荣昌母猪妊娠110d不同钙磷水平的血液指标,测定妊娠110d到哺乳21d母猪体重变化、仔猪初生窝重及21d时窝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妊娠60d到妊娠110d的荣昌怀妊母猪饲喂处理2的钙磷水平为适宜水平(钙0.8磷0.65);荣昌母猪妊娠110d到泌乳21d时处理3日粮钙磷水平比较适宜水平(钙0.82磷0.66)。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2)
<正>种鸭产薄软壳蛋的原因:(1)日粮中钙的含量不足。(2)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不足。(3)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种鸭日粮中钙的需要量3.6%4%,有效磷为0.48%,磷在日粮中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钙磷的正常比例,导致种鸭对钙的吸收障碍而产薄软壳蛋。(4)产蛋期的应激,母鸭受到外来的惊吓,会使蛋壳质量下降,产薄软壳蛋。(5)随着种鸭到产蛋后期,尤其对于春天留种的鸭群,产蛋后期再加上夏季高温、产蛋量、蛋壳品质均有所下降,产薄软壳蛋也会增多。防治措施:当薄软壳蛋比例增多时,可在日粮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在产前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可以降低阴阳离子差,改变奶牛体内的酸碱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的发生,预防产乳热,提高泌乳性能。本文就产乳热的发病原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钙平衡的调控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旭东 《畜禽业》2003,(1):33-33
将1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美加力O(对照)、0.5kg/头·日,经产后1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美加力能显著提高农户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体况,缩短空怀天数,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2)
目的研究饲粮钙、磷添加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太行鸡饲养标准的制定及日粮配方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 720只13周龄太行鸡随机分为9个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采用2×3双因子试验设计(日粮钙水平分别为1.1%、0.9%、0.7%,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65%、0.60%、0.55%),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为期7周,试验结束后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论育成期太行鸡饲粮磷水平为0.65%、钙水平为1.1%时,具有最大日增重、较低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以及较高的血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