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究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调亏对制种玉米籽粒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充分灌溉(CK)为对照,设置不同生育时期与调亏梯度双因素随机组合的8种水分调亏处理,共计9个处理,测算了各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籽粒萌发生长、生理活性和营养物质。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T1与T3外,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均降低了制种玉米籽粒产量,降幅3.07%~26.84%;调亏处理中,T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61 kg·m-3),T3次之(1.59 kg·m-3),分别较CK提高6.62%和1.32%; T8处理籽粒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CK分别降低30.39%、30.07%,其余中度亏水玉米籽粒的活力指数均较CK无显著差异;丙二醛含量除T1和CK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处理均提高了MDA含量,较CK增幅13.04%~134.78%;T3(40.64 mg·g-1)和T5(40.35 mg·g-1)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无显著差异,其余亏水处理均显著下降,降幅6.90%~16.60%; T1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含量相对最高,SOD、CAT、可溶性糖、维生素C、根系活力较CK分别提高3.77%、0.10%和19.67%、3.89%、8.56%。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进行灌溉制度评价,结果表明制种玉米最佳水分调亏处理为苗期轻度水分调亏,即苗期相对土壤含水率保持在70%~75%、其余生育期保持在85%~90%可作为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最佳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为10.19%~15.62%,千粒重增幅为14.70%~20.3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0.26%~1.29%,产出量增加117~230 kg·hm-2;脂肪含量增加0.05%~0.40%,产出量增加54~78 kg·hm-2;淀粉含量虽然降低0.5%~4.9%,但产出量仍然增加340~773 kg·hm-2。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延收15 d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籽粒品质产量的效果,但增幅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常规、覆膜、覆草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明显影响了幼苗干物质的积累,无论施肥与否,覆膜种植模式下,玉米生物量最高。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覆膜种植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合速率最高,但蒸腾速率最小。叶片耐脱水力测定结果表明,叶片耐脱水力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相同氮素水平下,覆膜种植的叶片耐脱水力最强,其次是覆草,而常规种植最弱。不论施肥与否,覆膜种植条件下玉米产量最高,其次是覆草,常规种植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设60、90 cm两种垄宽的垄沟种植模式,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cm垄宽的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与90 cm垄沟种植模式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60 cm垄沟种植模式玉米株高分别提高11.1%和19.6%;功能叶叶面积分别提高6.46%和10.78%;相对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6.7%和12.9%;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6.9%和10.7%;玉米产量分别提高8.1%和10.7%;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7%和5.8%,差异显著.与传统平作种植模式相比,垄沟种植模式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所有处理中,60 cm垄宽的垄沟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氮磷营养对覆膜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品种玉米在春覆膜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条件下产量和籽粒主要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在覆膜和露地栽培方式下,增施氮肥,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分别含量增加0.63%~0.87%、0.71%~0.75%,淀粉含量分别减少0.78%~1.74%、0.54%~1.02%;覆膜可增大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容重5.8~24.5g/L,增加籽粒淀粉含量0.32%~2.69%,降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0.29%~1.63%;施肥和覆膜对玉米籽粒脂肪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增施氮磷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单产;春季覆膜栽培提高玉米单产777.00~2851.50kg/hm2。 相似文献
6.
黄腐酸抗旱营养剂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腐酸旱地龙拌种、浇灌以及喷施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时间为30 min时可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和促进小麦苗期生长;浇灌试验中,正常供水条件下,浓度为600倍的稀释溶液相比对照可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7.7%和15.6%;而干旱胁迫下,稀释480倍处理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叶绿素a含量达24%;浇灌FA可显著提高田间玉米花粒期株高和Chla+b,分别提高7%和17%,喷施处理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5%和28%,而浇灌处理提高了62%和45%;浇灌FA显著提高田间小麦苗期和返青期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硒营养剂的施用对当归产量和关键品质指标的影响,分别在低肥和高肥条件下进行了3种不同施用方式即全部基施(AF),1/2基施、1/2喷施和2/3基施(HF)、1/3喷施(MF)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了当归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硒营养剂的施用水平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且高肥处理的各指标值均比低肥处理高。与AF处理相比,在低肥和高肥时,MF处理当归的产量(干重)分别提高了9.6%和20%,最大值为高肥时MF处理的2 208.33 kg·hm~(-2)。当归的挥发油、阿魏酸和浸出物含量最大值均表现为高肥时的AF处理,分别为1.0%、0.184%和58.6%,分别较HF处理提高20.5%、35.3%和5.6%。综合来看,硒营养剂在较高水平的施肥(75kg·hm~(-2))条件下,MF处理有利于当归产量的提高,AF处理有利于当归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用不同浓度的 Na Cl溶液及相同浓度不同比例、不同盐分的混合溶液处理玉米 ,实验结果表明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Na C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混合不同盐分有一定的减轻 Na Cl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地上部分生长的抑制程度大于对根生长的抑制。不同的单盐处理均出现单盐毒害现象 ,不同价数的阴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羊粪4 m3+深耕30~35 cm(MP3)、羊粪4 m3+深耕20~25 cm(MP2)、羊粪4 m3+旋耕10~15 cm(MP1)、深耕30~35 cm(P3)、深耕20~25 cm(P2)、旋耕10~15 cm(P1)6种耕作措施下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呼吸速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耕作措施均能有效促进旱地玉米生长,与传统耕作方式(P1)相比,MP3、P3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9.00%、32.44%;MP3处理下土壤温度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94℃;随着旱地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出现在6月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较传统耕作提高了0.68~1.26倍;深耕处理、深耕+羊粪处理的旱地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其增幅在11.94%~36.51%。通过3年试验比较,羊粪4 m3+深耕30~35 cm、羊粪4 m3+深耕20~25 cm、深耕30~35 c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线辣椒/玉米套作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套作线辣椒/玉米、单作线辣椒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运用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套作和单作种植模式下线辣椒、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线辣椒/玉米套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土地当量比为1.18~1.24。套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呈现明显的套作品质优势,套作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等品质指标明显高于单作玉米。套作线辣椒与单作线辣椒相比呈现明显的套作品质劣势,套作线辣椒果实的辣椒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抗坏血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低于单作线辣椒,有机酸含量和干物质含量高于单作线辣椒。线辣椒果实的品质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套作线辣椒果实品质指标的降低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考虑到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线辣椒/玉米套作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15~2016年两年的田间试验,用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不同遮阴处理,其中2015年设置幼苗期遮阴处理(出苗后遮阴15d),2016年设置90d(全生育期)遮阴、前15d遮阴、前30d遮阴、前60d遮阴、后60d遮阴、中间30d遮阴、后30d遮阴7个处理,均以不遮阴作对照,研究幼苗期遮阴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遮阴能够促进马铃薯茎叶快速生长,其株高、节长和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179.03%、163.41%、61.68%,差异极显著。遮阴后,对茎的生长最有利,茎鲜重、茎叶鲜重和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86.23%、151.55%、136.66%,差异显著。两年的数据表明,幼苗期遮阴处理单株结薯数较对照增加11.67%~58.06%,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17.78%~41.05%,并有较高的商品薯重比率,2015年略低于对照,2016年较对照高4.34%。不同年份效果不一样,与遮阴期间天气有关。遮阴处理较不遮阴处理均会导致结薯减少,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蔬菜硫基稳定性复合肥替代普通化肥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增效载体,研究了蔬菜硫基稳定性复合肥减量对灌漠土地区露地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料(CK)、当地习惯施肥处理(CF)、10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T100)、8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菌剂(T80)、6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菌剂(T6... 相似文献
13.
幼苗期摘心对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主茎型高产春大豆'新大豆27号'为材料,分别在真叶期(TP)和第一复叶期(CP)摘心,同时设置15(D1)、18(D2)、21(D3)、25(D4)、30(D5)万株·hm-25个不同密度(复叶期)摘心试验,以此探究近代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对幼苗期摘心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CP处理总侧根干质量、总侧根长度和总... 相似文献
14.
磷及有机肥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田间再裂区试验,系统研究了有机肥及磷肥施用量对油菜物候期、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主处理为施有机肥处理(M)和不施有机肥处理(M0),副处理为0、75、150 kg·hm-2和225 kg·hm-2(P0、P75、P150和P225)4个磷肥(P2O5)施用量水平,副副处理为天水地区主要栽培的天油8号、天油07302和天油191(V1、V2和V3)3个冬油菜品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缩短油菜营养生长期1 d,延长生殖生长期2 d,对整个生育期的影响较小。而施磷可缩短油菜的营养生长期3~5 d,延长生殖生长期6~15 d,延长整个生育期6~8 d。施有机肥可增加油菜籽粒产量13.32%,但对油菜品质影响不明显。施磷对油菜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的影响。油菜产量和芥酸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P150、P75和P225处理油菜产量分别可较对照(P0)增产94.01%、137.63%和122.64%,而其芥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98%、3.37%和1.70%。籽粒含油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P225处理籽粒含油率最高,较对照增加3.61%,但与P150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相反,施磷明显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及硫甙含量,施磷量越高,其降幅越大,P225处理蛋白质和硫甙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4.27%和2.25%。 相似文献
15.
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HT1出苗率最低,与其他处理(HT2~5)差异显著,HT2~4出苗率与对照(HT5)基本持平。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为143.90~6 594.24 kg·hm~(-2)、0.6~2.1;株高在苗期和蕾期差异显著(2~6 cm);果枝台数和叶龄仅在蕾期差异显著。各处理除单铃重差异不大(4.87~5.59 g)外,单株铃数、收获株数均差异显著。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产量存在差异,其中HT1处理减产最大,为2 06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HT2、HT3较对照增产261.90 kg·hm~(-2)、316.65 kg·hm~(-2),HT4较对照减产265.95 kg·hm~(-2)。HT1~4的绒长、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指数和纺织均匀度指数大于对照0.58~1.05 mm,2.27~5.46 CN·tex~(-1),1.6%~2.5%,0.26%~0.46%,0.01~0.02,21~232;短纤维指数小于对照0.9%~1.33%;马克隆值有增有减。HT1、HT4处理降低了棉花效益,分别亏损了15 583.5元·hm~(-2)、3 153.75元·hm~(-2),HT2、HT3增加了棉花效益,分别盈利了1 334.25元·hm~(-2)、1 684.88元·hm~(-2)。不同机械化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12—2014年在辽宁省庄河市和锦州市进行的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对辽宁地区玉米生长及产能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试验分为5个播期,播期间隔10~15 d不等,种植密度约为4.2株·m~(-2),每个播期分为4个重复小区,分别观测玉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日照和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玉米在各生长发育期所持续的时间与相应期间的温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播种~出苗阶段持续时间在日最低气温15℃以下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5℃以上则逐渐增加。吐丝~成熟阶段持续时间则随着播期的延后而延长。玉米在出苗~吐丝阶段,各播期温度条件相当,差别并不显著。吐丝~成熟期≥10℃的活动积温和气温日较差分别在1 500℃·d左右和8℃~8.5℃的范围内对产量的形成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疆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施用方法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特性以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应.试验设计为叶面喷施缩节胺、随水滴施多效唑、随水滴施促根剂和随水滴施多效唑+促根剂.结果表明:不同的化控处理棉株干物质积累均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动态变化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出...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对小白杏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干旱缺水的节水方法,2009-2010年于新疆库车县,以6~7 a生小白杏树为试材,研究控制性交替灌溉对成龄小白杏树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较常规沟灌用水量减少50%,较漫灌用水量减少75%,显著抑制了树体的新梢生长量,对花朵坐果率、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果实的...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片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简称DTA-6)、缩节安(Mepiquat chloride,简称DPC)以及烯效唑(Uniconazole,简称S3307),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片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显著增加了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其中,以DTA-6调控效果为最佳,单薯重、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比CK分别增加了10.40%、40.26%、26.56%和11.32%,块茎还原糖含量比CK降低了20%。此外,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细胞间隙CO_2浓度,加快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各指标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叶片淀粉和蔗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调节剂对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的调控效果呈不同规律的变化。总体而言,调节剂均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改善了块茎品质,其中DTA-6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苗期低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米苗期进行不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两个玉米品种(丹玉39、丹玉42)对苗期低温的响应。结果表明,苗期低温胁迫后,两个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1)三叶期—七叶期,低温胁迫处理阶段玉米生长均受到抑制,对丹玉39的影响大于丹玉42;(2)拔节期—乳熟期,经过苗期低温胁迫后,丹玉39后期叶面积逐渐接近并最终在乳熟期达到对照正常水平,而丹玉42的后期恢复能力较差;(3)丹玉42低温胁迫后呈现苗期天数增加、穗期天数减少的趋势,丹玉39无明显变化;(4)成熟后的丹玉42果穗大小、茎杆重、籽粒重和百粒重均小于对照,生物量及产量显著下降,而丹玉39的果穗性状、生物量及产量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