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肉牛舍的温热环境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肉牛的健康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饲料的采食量及利用率。为了解肉牛舍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肉牛直肠温度和呼吸率的影响,对肉牛舍温热环境指标和肉牛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肉牛舍内、外的6个测点,在同一时刻,温度、相对湿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牛舍内、外不同测定点通风效果存在差异;新型牛舍与河南省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豫南地区甚至河南省都可以推行。  相似文献   

2.
肉牛舍温热环境对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牛舍的温热环境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肉牛的健康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饲料的采食量及利用率.为了解肉牛舍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肉牛直肠温度和呼吸率的影响,对肉牛舍温热环境指标和肉牛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肉牛舍内、外的6个测点,在同一时刻,温度、相对湿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牛舍内、外不同测定点通风效果存在差异;新型牛舍与河南省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豫南地区甚至河南省都可以推行.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适合东北地区的肉牛舍设计和管理方案,试验在黑龙江省选择2种具有代表性的牛舍(钟楼式彩钢结构的妊娠牛舍A和双坡式砖混结构的育肥牛舍B),对其冬季温热环境及空气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牛舍A内牛只活动时平均温度为-14. 1℃,温度较低;平均相对湿度为87. 1%,较标准值略高;风速、CO_2和NH_3浓度均适宜肉牛生长。牛舍B内平均温度为-1. 6℃;平均相对湿度为100%,严重超标;舍内风速为0 m/s,CO_2和NH_3浓度较高,不利于肉牛生长。牛舍A保温层薄、门窗密封不严;牛舍B通风换气系统设计不完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肉牛生长环境要求,牛舍A更适宜肉牛生长。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肉牛业的发展,肉牛生长环境和养殖过程中有害气体上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利用奥特云平台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对新疆肉牛舍空气中的CO_2、NH_3、H_2S等主要指标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显示,肉牛舍内的空气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空气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四季温度的起伏变化跨度较大,冬季和夏季温差甚至达到60℃以上。同时,在寒冷的季节舍内由于通风换气不好等因素影响,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北方肉牛生产力。通过对黑龙江省肉牛饲养方式、畜舍结构及建筑工艺、畜舍环境测试结果等的分析认为导致寒冷地区冬季肉牛舍内环境污浊、潮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冬季肉牛舍环境指标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测定西北地区冬季肉牛舍环境指标,评价肉牛舍环境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选择木屋架草泥屋面肉牛舍2栋(其中1栋地面加2 cm垫料)、单层彩钢板屋面肉牛舍1栋(屋顶换气缝覆盖塑料薄膜)测定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草泥屋面牛舍内平均温度为-9.56 ℃、湿度为78.71%、风速0.17 m/s,牛舍温度过低,不能满足肉牛生产要求;单层彩钢板牛舍同期的温度比草泥屋面牛舍高3 ℃,但湿度要高15%(达到93.75%),风速为0.03 m/s,其环境综合评价不如草泥屋面牛舍.牛舍地面加垫料即可提高舍内温度,又可保证地面温度在0 ℃以上,同时可以降低相对湿度4%,是改善牛舍环境条件的有效措施.建议:肉牛舍屋面采用草泥屋面或双层彩钢板,屋顶换气缝改为0.36 m,地面垫料厚度可增加到5 cm.  相似文献   

7.
肉牛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牛的品种和饲料营养,同时也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牛舍的环境控制是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肉牛舍环境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文章就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动物福利设施等牛舍环境因素及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河北省冬季不同地区肉牛肥育舍的温湿环境,试验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拴系肉牛舍内垂直空间(0.1,0.6,1.2,1.8 m高度)的气温和气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牛舍内垂直温差和湿差明显不同,平原丘陵地区牛舍的温差和湿差变化不大,而燕山山区牛舍的温差和湿差变化明显,呈下低上高趋势,尤其是早上和晚上,0.1 m和1.8 m处的温差最高可达4.6℃;另外,牛舍早上气温普遍较低,多数牛舍气温低于0℃;而气湿较高,最高可达89%。说明冬季河北省肉牛舍处于寒冷状态,应重视肉牛舍的保温设计和环境调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畜牧科技特派员,通过这几年的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深深体会到养牛业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主要产业之一,但在养牛过程中存在牛舍环境卫生脏、乱、差使肉牛生长发育缓慢,饲养成本增高,肉牛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对牛舍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控好牛舍内环境,为肉牛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疫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加快黑龙江省龙江县肉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龙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肉牛生产第一县”的发展目标.并积极研究探索肉牛生产规模化养殖模式。鉴于全县肉牛养殖户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龙江县于2007年初在白山乡成立了县内首家肉牛养殖托牛所。该托牛所建有标准化牛舍3栋,一次性人栏肉牛可达到1000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分布于四个主产区,即东北产区、中原产区、西北产区和西南产区,其中,中原产区和西南产区的肉牛舍舍内温度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高湿环境将加剧高温对牛只的影响。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肉牛舍夏季降温技术,为肉牛舍配置降温设施是降低高温对肉牛增重影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江波涛  李莉  曲永利 《兽医导刊》2016,(22):221-222
本文对东北地区肉牛舍作为测定对象,对肉牛舍的温度、湿度、风速、CO2浓度以及NH3浓度进行分析.对牛舍内采暖温度进行测定,平均温度能够保持到12~15℃之间,湿度也在40~80%之间.通过对东北地区冬季肉牛采暖舍环境的检测,所得到的结果证明东北地区能够在冬季为肉牛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并且在养殖肉牛技术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黑龙江省砖混结构和彩钢结构肉牛舍冬季的主要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肉牛舍温度低,平均在2.16~9.74℃;湿度大,两种牛舍的湿度都在95%以上,甚至达到饱和;舍内空气流速为0.066~0.21m/s,平均为0.159m/s;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为5745~7128mg·m^-3,氨气含量平均为11.93~14.99mg·m^-3,基本到达要求的上限。两种牛舍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围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和完善通风换气系统的设计,以减少环境因素对肉牛的直接刺激和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控制是肉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肉牛场有害气体直接影响肉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肉牛场气体状况,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以及臭气等产生的原因及其超过卫生学限值后对肉牛健康和生产的危害。对影响牛舍有害气体变化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如牛舍建筑形式、季节、清粪方式以及牛舍温度的日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减除肉牛舍有害气体的措施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太阳热能、增加牛舍内采光量、提高牛舍内温度、降低舍内空气湿度的目的,试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在不同季节随不同地区地理纬度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确定新疆地区半开放式肉牛舍最佳屋面夹角,测定了2014年新疆大寒当日牛舍内外太阳辐射、温湿度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最佳屋面角的半开放式肉牛舍舍内温度和湿度基本可以满足肉牛冬季正常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检测河北省不同地区6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肉牛舍内外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对夏季和冬季肉牛舍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夏季各地区牛舍中不同检测高度的细菌数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冬季3种密闭式牛舍内,1.2m高的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0.6m(P<0.05),分别达到98.2CFU/m3和68.3CFU/m3;夏冬两季不同建筑类型的牛舍内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舍外(P<0.05),且冬季密闭式牛舍内细菌数量达到75.5×103~88.1×103 CFU/m3,是舍外的2.6~9.6倍,远远超过夏季(83.2×103 CFU/m3)。该研究为肉牛舍的设计和牛舍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肉牛舍的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通风,对肉牛的健康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夏季肉牛舍环境指标,评价牛舍环境状况并提出意见建议。结果表明,该牛舍舍内平均温度为23.4℃,平均湿度为51%,平均风速为0.26m/s,CO2平均浓度为681mg/m3,采光系数为1∶15,NH3浓度不足1 mg/m3,这些指标总体上可满足夏季肉牛生产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8个肉牛场的牛舍夏季环境状况进行检测,测定了牛舍内外的温度和舍内的湿度、风速、照度以及CO2、NH3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牛舍环境状况较好,中原地区环境状况次之,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育肥的环境需求,南方牛舍环境存在高温高湿的问题,需采取适宜的防暑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肉牛养殖场的肉牛舍较简单,可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育肥时期、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国内常见的肉牛养殖方式有拴系式和散放式两类,牛舍建筑有牛栏舍、牛棚舍、塑料大棚等。北方的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南方要求通风、防暑。牛舍内应设牛床、牛槽、粪尿沟、通道、工作室或值班室。牛舍南侧有条件的设有运动场,内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地区肉牛舍夏季环境状况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8个肉牛场的牛舍夏季环境状况进行检测,测定了牛舍内外的温度和舍内的湿度、风速、照度以及CO2、NH2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牛舍环境状况较好,中原地区环境状况次之,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育肥的环境需求,南方牛舍环境存在高温高湿的问题,需采取适宜的防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