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在旱地小麦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旱地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与排序。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为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公顷苗数〉株高。说明旱地小麦育种与栽培夺高产的主要手段在于有效地促进形成公顷穗数,穗长,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等因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跃主茎节数>百粒重跃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跃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是云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ha,其中旱地小麦面积约50万ha,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0%左右,由于无灌水条件,耕作粗放,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年冬春气候条件所制约,一般每公顷产量1500~2250kg。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995~1997年度旱地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以利于制订和改进云南省旱地小麦育种策略和高产栽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和数据来源 分析所用数据取自1995~1997年度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总结。参试品种共计8个,其中9 2D2-1、92D2-69、94D4-11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9116、917由曲靖市农科所提供,YV93-105由云南省农科院品资站提供,8805由楚雄州农科所提供,内乡5 号为对照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共同主持,试验点有昆明(海拔1960m)、楚雄(海拔1775m)、曲靖(海拔1860m)、文山(海拔1260m)、大理(海拔1998m)、蒙自(海拔1704m )、昭通(海拔1917m)、会泽(海拔2109m)、凤庆(海拔1580m)、易门(海拔1800m)、思茅(海拔 1200m)、镇雄(海拔1850m)等12个。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优质硬粒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基本苗、公顷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对产量影响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千粒重>公顷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基本苗.  相似文献   

5.
优质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综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求从不同方面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于1992-1993年在渭北旱源永寿县育种基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辽粳系列品种选育过程,并对8个具有代表性的辽粳系列品种开展了品种特性研究,总结了辽粳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品种特性.研究表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种工作者通过采用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以“扩大遗传背景、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后代结实率、提高后代选择效率”为原则的技术路线,以籼粳杂交后代的理想株型材料为桥梁种质,当地主栽品种为骨干亲本,采用多元复合杂交技术,结合多点生态选择、联合抗性鉴定和南北异地穿梭育种等方法,选出一系列粳稻新品种.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大体上表现出了随时代发展而增产的趋势,品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逐渐变化,一次枝梗数多,成穗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冯伟  李卫东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3-16,25
通过对9个特早熟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及11个产量因素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对供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找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和表现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穗粒质量、穗质量、株高、穗粗4个农艺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考察发现,品系新4-3×农1是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最佳的组合,适于夏播。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生态区8个主栽品种的产量与其他几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小麦品种的产量与各数量性状间的灰色关联位次是:穗粒数>株粒重>千粒重>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这从农艺性状方面为今后春小麦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个玉米单交种的8个产量基本性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粒数〉行粒数〉稳粗〉穗长〉穗行数〉出籽率〉秃尖。说明在本生态区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的主要手段在于有效地提高百粒重,增加穗粒数和行粒数等因子,育种上可以把长穗型和大粒型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品种七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分析,旱地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每公顷最高茎数、容重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两者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9.568165和9.949188;旱地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相关性较强,协调两者的关系是该区小麦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目前正在推广的春小麦品种和即特推广的新品种在同一种植水平下进行了产量、特征特性及品质的鉴定,从综合产量与品种特征特性来看,以新春15、17、11、18、10和6号较好;从综合品质指标来看,以Y20、新春12号和15号品质较好,新春9和17号次之。并对各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栽培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的28份匈牙利小麦材料进行了种植试验,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粉吸水率较高,平均分别为16.6%和59.5%,变异系数小,是较稳定的性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平均达9.37和10.24 min,变异系数大,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沉淀值较高,平均40 mL,大于50 mL的材料占17.9%,变异系数中等;湿面筋含量较低,平均30.6%,变异系数中等.相关分析表明,沉淀值与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差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公差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份小麦材料被聚为4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的综合品质性状较好,第Ⅲ类、第Ⅳ类综合品质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8份临汾系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9个性状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0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34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聚为3类,Ⅰ1,Ⅰ2,Ⅱ2和Ⅲ类群在育种中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Ⅰ2和Ⅲ类群可以作为矮秆抗倒材料加以应用;Ⅱ3类群可以作为改良穗部特性材料加以应用;Ⅰ1,Ⅱ1和Ⅲ类群可以作为优质材料加以应用;Ⅰ2类群可作为改良粒质量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在藁城区的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麦18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9 400.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829.5万株/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并且其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石麦18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栽培,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麦系列23个已审定品种及51份高代品系为材料,对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育成 30多个小麦品种 ,产量几上台阶 ,主要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大体趋势是冬性强度减弱 ,株高明显下降 ,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 ,产量潜力明显增大 ,品质性状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从临汾号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及社会需求来看 ,今后小麦育种目标应为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综合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小麦品种演变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1949年以来9次更换的部分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及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逐步提高,株高矮化;主要性状在演变过程中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的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高,演变为现代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成穗数>株高;产量结构渐趋合理,产量潜力得到很大提高;株高、主穗长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产量潜力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1982~2006年我国年种植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数据,从性状供给和需求2个方面对小麦品种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所涉及的小麦品种性状包括产量潜力、品质、抗病性、全生育期和株高。其中,产量潜力选取所研究品种的区试产量;品质为区试及相关机构对该品种粗蛋白含量的测试结果;抗病性选取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四大病害来分析,抗病性分为2级,即1为抗,2为不抗。研究所采用的供给性状是指当年农民生产上可供选择的所有品种性状指标平均值,用生产上所有6666.7hm^2以上品种性状指标的简单平均值来表示;需求性状是指当年农民生产上所种植的所有品种性状指标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使用农民生产上种植的所有大于6666.7hm^2的品种性状指标的面积加权平均值。结果表明:①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产量潜力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1982~2006年间全国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增加了44.7%,由1982年的4549kg/hm^2,增长至2006年的6111kg/hm^2。与此同时,农民对品种的产量性状需求仍是最主要的需求。所有年份面积加权平均产量潜力均大于简单平均产量潜力,1982—2006年间产量潜力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年均增长率达1.3%,高于简单平均值。②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显著提高,1982~2006年间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6个百分点。然而,农民对小麦品种粗蛋白性状的需求并未显示出与供给的显著差异,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的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并无显著差别。③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抗病性显著增强。20世纪80和90年代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均显著提高,但2000年以后这些病害的抗性均未出现明显改善。而且,近年来农民生产上所种植的品种对抗病性的性状需求显著低于品种的性状供给。说明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农民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性状需求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④我国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全国小麦品种的平均生育期由1982~1985年间的209d减少为2001~2006年的202d。但农民并未对品种生育期性状表现明显需求,各时期生育期性状的加权平均数均大于简单平均数。⑤农民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的株高明显降低,1982—2006年间全国小麦品种的平均株高降低了11.4cm。同时,农民对品种株高性状的需求仍然较大,各时间阶段小麦品种的面积加权平均株高均低于简单平均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