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欧李引种栽植花期冻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植的3年生欧李为试材,对引种1年后首次开花就遭受极端寒潮低温天气的欧李植株的坐果率、坐果特性,以及不同栽植条件下植株生长状况、抗寒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地桃、李、杏、核桃、花椒等地方乡土经济树种绝收的情况下,欧李植株仍有较高的坐果率,显示出了极强的抗寒性能,且种植时采取覆膜和平茬措施有利于欧李的开花结果。调查结果同时表明,欧李植株受冻害程度与微地形、微气象和栽植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杂交构树是一种兼具生态、经济、饲用、水土保持价值的优良树种。观察分析了在平凉地区引种栽植的杂交构树的生长特征,并测定了其在不同立地、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以研究其在平凉地区高产栽植的最优方案。研究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杂交构树生长特性不同,相同立地不同栽植密度下杂交构树的生长特性也不同;平凉地区杂交构树大田栽植最适宜的株行距为60 cm×80 cm,考虑成本因素不建议在大棚内栽植杂交构树;杂交构树在15°坡地栽植成活率为70%,产量为24 t/hm~2,可以在平凉地区荒坡地栽植,其根系能够在较浅土层内集中生长和分布,有利于固土保水,是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撂荒地水土保持和生态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树种。马尾松抗逆性强、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是安徽省的乡土树种,也是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之一。其板材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和造纸等行业,树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高。基于此,从苗木培育、栽植、抚育、病虫害等方面分析马尾松丰产林的培育技术,推动马尾松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鑫  满秀玲 《土壤学报》2009,46(2):348-351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Car·r)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并具有适应性广、生长优良、寿命长、可改善土壤等特性[1]。但是,在半干旱地区小叶杨林却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能否成林是多年争论的焦点[2,3]。目前,黄土丘陵区小叶杨人工林生长的研究较多,表明地形、坡位、造林方式和土壤水分条件等因子对小叶杨的生长有显著影响[4],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水分严重匮乏等(1)。在毛乌素沙地,小叶杨也是人工植被恢复常选用的乡土树种之一,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种的选择、栽植方法、配置方式等方面缺少科学依据,营造的各种防护林和固沙林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这一地区不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黑荆树引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引种黑荆树试验表明,黑荆树适应该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而在海拔1200m、1400m和2200m高度坡耕地与荒地生长的黑荆树状况不同,其地径、株高和冠幅存在显著差异,黑荆树在低海拔比高海拔生长良好,在坡耕地比荒地生长良好,表明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对黑荆树生长影响很大,黑荆树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徐州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岩山地是一类具有特殊生态特征的立地类型。徐州地区石灰岩荒山生态风景林建设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通过系统地总结徐州地区石灰岩山地风景林营建的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造林整地,树种配置与栽植以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侧柏林分的生长、自然演替、森林抚育和人工促进侧柏林演替的主要技术,为同类地区山地风景林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高山地区红叶石楠的栽植技术,研究不同栽植坡位、不同施肥处理、同坡位不同坡向栽植对红叶石楠在高山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山地区栽植红叶石楠是可行的,且在坡下种植的石楠比中、上坡种植的好;不同的施肥方法对红叶石楠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施用基肥和追肥能显著促进红叶石楠的生长;同一坡位不同坡向栽植对石楠生长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针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两树种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而,研究两种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和油松是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由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两树种的生长状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两树种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山西省雁北地区以来长势良好,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乡土树种油松,而且蒸腾强度弱,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是雁北地区的乡土树种,蒸腾强度弱,抗旱性强,也可作为雁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两树种生长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在防风固沙方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有很大区别,因而,研究两树种的适生性和生长差异对雁北地区优选造林树种、适地适树,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核桃这类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干果类树种越来越关注,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当前,在核桃种植中,为了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相关种植地区与人员不断加强核桃种植工作,并完善核桃育苗种植的相关技术,以促使核桃能够逐渐实现高产的目标。基于此,对核桃育苗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引进一些观赏性好、但不适合本地栽植的苗木,既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本地区的特色林业,又会导致恶性循环、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引进的外来树木成活率低,与提倡栽植本地树种和乡土树种的观点是冲突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适宜的乡土树种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完全可以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核桃是陕西的主要经济树种,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作为核桃生长的适生区和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耀州区政府通过良种核桃建园和大力实施实生树改造嫁接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有效推动了核桃产业向规模化、良种化、标准方向发展。但是,在核桃产业细节管理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病虫害严重、良种率低以及自然灾害难以预防等,都是耀州区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此,针对耀州区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贵州核桃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的养分管理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在贵州黔西北高海拔冷凉区、黔北高纬度冷凉区、黔西南、黔南地区高海拔区等核桃主产区共选择典型核桃园 126个,采集深度为 0~ 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养分丰缺状况的测试分析。结果发现,有 73.0%核桃园土壤 pH适合核桃生长;有 88.2%的核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适宜及以上范围;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丰富;土壤全钾有 22.2%处于缺乏(极缺)状态;有 7.9%的核桃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适宜及以上范围占 76.2%;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中等及以下水平比例占 81.8%;土壤中量元素交换性钙、镁含量均表现丰富,其中交换性钙没有出现低水平情况,交换性镁低水平比例仅占 8.7%;微量元素锰、铜含量较为丰富,但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处于中下及以下水平的比例高达 99.2%,有效铁与有效锌中下及以下水平比例分别为 45.2%和 8.8%。黔西南高海拔地区核桃园土壤养分缺乏最严重,其次是黔北高纬度冷凉区、黔西北高海拔冷凉区和黔南高海拔地区。结果的核桃园中土壤碱解氮、有效锌含量缺乏程度重于未结果园,而速效钾含量缺乏程度轻于未结果园。总体来看,贵州核桃主产区核桃园土壤 pH值普遍适合;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全氮、全磷、交换性钙、镁、有效锰、铜含量丰富;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铁含量缺乏;部分核桃园土壤全钾、有效磷、有效锌含量偏低。综上所述,不同核桃园施肥应因地制宜,深施有机肥及含铁、锌、硼元素的肥料作基肥,并提高钾肥比例;同时建议土壤偏碱性地区施用酸性肥料,部分缺磷地区提高磷肥比例。  相似文献   

14.
在安溪县桃舟乡郭村林果场内选取不同活立木,附生栽植铁皮石斛,观察并记录其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附生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枫香作为附主栽培树种其成活率最高,达91.1%;活立木附生栽培树种选择常绿落叶乔木为佳,不宜选择针叶树种.通过试验,提出林下经济发展新途径,对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风对深圳市行道树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是台风多发地区,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规划设计是前提,预防是关键,而灾后的抢救是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每次台风过后,应对台风所造成的损失,受害树种及其栽植地点和生长状况,灾后的抢救方法及效果等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从中发现台风灾情发生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制定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核桃是喜光树种,其寿命长,经济、生态效益持久,在栽培管理中,根据云南核桃生命周期中各生长发育期所呈现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好树体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产生最大效益。整形修剪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基于此,从整形修剪的目的、季节、基本原则、基本手法、修剪的顺序、整形修剪方法等方面概述云南核桃整形修剪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在坂面镇海拔250 m左右的下川村后山峡山场和海拔630 m左右的肖坂村官田山场种植良种普通油茶和龙眼茶二年生嫁接苗,于造林4年始果期和造林7年进入丰产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的保存率相差不大,高生长与冠幅生长结果一致,均为低海拔普通油茶高海拔普通油茶低海拔龙眼茶高海拔龙眼茶,但差异不显著。而油产量均以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效果最好,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的效果次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产油量是高海拔种植的1.88倍,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是低海拔种植的1.22倍,因此,龙眼茶需要种植在低海拔地区,而普通油茶在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北海道黄杨属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原产日本,1986年引入我国。引种观察表明,该树种抗寒性强、适生范围广、生长较快,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绿化价值。根据引种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其育苗方法与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从美国引进的黑核桃在黄土高塬沟壑区进行栽培适应性和繁育试验,1998—2008年的试验观察表明:美国黑核桃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引种栽培后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通过种子育苗、嫁接等繁育方法扩大栽培面积,是黄土高原地区较为理想的一种引进林木,有望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农用林业的主要硬阔树种之一,在园林绿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行道树的选择原则是"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兼顾近期和远期效果,突出生态效益导向".对连云港市常见的30个行道树种进行调查统计,观测其生长状况,结合多年绿化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连云港市城市建成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园区等不同区域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指出在抓好一般栽植管理技术措施的同时,应重点做好"客土高栽,扩大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