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究引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何种比例氮磷肥配施能促进银川平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肥料利用率及产量,为引黄灌区春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氮磷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开展,银玉274玉米品种为材料,当地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417、142.50 kg/hm2。7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291.90、99.75 kg/hm2。13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542.10、185.25 kg/hm2。设6个不同比例氮磷肥配施处理,T1 (N 0、P 0),T2 (N 100%、P 70%),T3 (N 100%、P 100%),T4 (N 70%、P 100%)、T5 (N 130%、P100%)、T6 (N 100%、P 130%)。分析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比例氮磷配施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籽粒贡献率、养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6种氮磷肥配施处理下氮肥291.90 kg/hm2、磷肥142.50 k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0kg/hm2)、T1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37.5kg/hm2)、T2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75.0kg/hm2)、T3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12.5kg/hm2)、T4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50kg/hm2),研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施入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干物质积累、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升其单株薯重及块茎产量,提高块茎内蛋白质含量,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结论】在施入75.0kg/hm2复合微生物菌剂时效益最为明显,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47 069.01kg/hm2,较不施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增产了15.94%,同时马铃薯经济效益为最高,可收益19 151.93元/hm2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水稻科学施肥体系,进行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氮肥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关键性作用,氮是水稻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11 366.7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 335.0 kg/hm2,增产率4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基肥施45%配方肥(18-12-15)52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1.5 kg/hm2、P2O563 kg/hm2、K2O 114.75 kg/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2%、29%、19%(接近5∶3∶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基肥、穗粒肥分别占69%、31%(接近7∶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07%、22.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超晚播冬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升麦田土壤肥力和调整小麦施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设7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处理,NF;(2)优化施氮处理,OPT(80%常规施氮);(3)无氮处理,N0;(4)无磷处理,P0;(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1,NM1(OPT配施腐殖酸肥1.80 kg/hm2);(6)有机无机配施处理2,NM2(OPT配施腐殖酸肥3.60 kg/hm2);(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3,NM3(OPT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80%常规施氮配施不同剂量腐殖酸肥超晚播冬小麦穗数提高了16.42%~24.16%,穗粒数提高了4.35%~12.42%,产量提高了13.93%~32.48%,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2.08%~9.8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16.08%~30.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氮素运筹方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比例,为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6号和宁2038为材料,采用小区栽培试验开展研究。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04.5 kg/hm2)、N2(207.0 kg/hm2)和N3(310.5 kg/hm2),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1 (100%基肥)、R2 (60%基肥+40%拔节肥)、(R3 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4 (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两品种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量、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以N3R4处理最大,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均以N3R3处理最大,新春6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N3R4处理最大,宁2038以N3R3处理最大。在施氮量相同时,R3处理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在施氮时期及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以N3最高,但与N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施氮量为310.5 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4∶2和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2∶4∶2∶2时,两品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新春6号达1.21~1.26 g/株(折合产量8 511.78~8 930.72 kg/hm2),宁2038达1.09~1.12 g/株(折合产量8 190.62~8 362.59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硅钙钾镁肥及栽培密度对杂交稻分蘖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等的影响,以‘晶两优534’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不施硅钙钾镁肥和增施硅钙钾镁肥(G)2个肥料处理,副区设置19.3万(M1)、16.0万(M2)、13.0万(M3)和10.04万株·hm-2(M4)共4个移栽密度。通过连续2年田间定位试验,调查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蘖动态及成穗结构,分析增施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共同影响水稻产量。在相同施氮量和硅钙钾镁肥下,移栽密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和分蘖数,增加水稻产量,M2处理下有效穗数较M1、M3和M4处理2年平均提高5.83%、13.69%和12.50%;相同密度下增施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增施硅钙钾镁肥较不施硅钙钾镁肥2年平均增产8.30%~12.56%。综合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纯氮量150 kg·hm-2时增施硅钙钾镁肥...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宣威烟区镁肥、硼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00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比方法,研究镁肥、硼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施肥处理农艺性状均较好,当镁肥施用量为225 kg/hm2、硼肥施用量为45kg/hm2(T3处理)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优,产值为69 363.90元/hm2,综合品质得分0.71,分别较对照提升11.28%和4.41%。综上所述,在宣威烟区,建议分别按225和45 kg/hm2的用量增施硫酸镁和硼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春油菜区,施用油菜专用长效配方肥对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量。【方法】以不施肥、习惯用肥为对照处理,以专用长效配方肥不同NPK比例为试验处理,在成熟期对地上部生物产量、各部位养分积累量、产量进行测定,计算分析表征肥料利用效率。【结果】随着油菜专用肥使用量的增加,成熟期有效株数、每株荚角数、每荚粒数、籽粒产量、肥料增产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5增产率最大(55.64%),其次是处理2(51.79%),处理5的籽粒产量、茎秆产量最高,分别为3 799.92、7 579.95 kg/hm2;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投入产出差异显著,处理3、4、5 N产出量均大于投入量;表征肥料利用效率计算分析发现处理3肥料中N的养分利率最高(89.8%),处理5肥料中P2O5的养分利率最高(46.9%);肥料表观利用率最高的是处理3(86.84%),其次是处理5(85.27%),且处理5肥料农学利用率最大(4.837 0),较习惯用肥(处理2)高出2.037。【结论】在新疆春油菜区施用专用肥600 kg/hm2(处理5),N、P2O5、K2O分别为10.0、4.8和3.6 kg/hm2,肥料增产率最高(54.16%),籽粒产量3 799.92 kg/hm2,与对照、习惯用肥达到显著差异,且实现油菜高产目标同时更需要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施钾水平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钾肥处理(CK为对照不施N、P、K肥,K0:0 kg/hm2,K1:30 kg/hm2,K2:60 kg/hm2,K3:90 kg/hm2,K4:120 kg/hm2,K5:150 kg/hm2,K6:180 kg/hm2),在各关键生育时期分别测定马铃薯块茎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探讨不同施钾量对旱作马铃薯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施钾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的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并在K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K3施钾水平较CK和K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滴灌棉田有机无机配施对棉花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改良棉田土壤和棉花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氮;(2)CF:单施化肥;(3)LMCF: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4)MMCF:中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3 000 kg/hm2+化肥);(5)HMCF: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4 500 kg/hm2+化肥)。【结果】相比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增产率为9.1%,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和氮磷养分吸收分别增加1.7%、2.5%和6.9%。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氮素表观利用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3.2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肥料氮贡献和农学效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9.1%、35.5%和56.1%。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的纯收益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结论】选择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油菜生产中省事、省力、省时的“三省”目的,研究一次性足施N、P、K作为基肥的配比方案,以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用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2255作为试验用种,采用N、P、K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足施基肥的最优配施方案。结果:当N、P、K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量分别为675kg/hm2、600 kg/hm2、120 kg/hm2时,田间表现为高产水平,产量可达4 414.29 kg/hm2,是最佳肥料配施方案。结论:在天水进行甘蓝型冬油菜生产时,最优的N、P、K足施基肥配比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稳定性肥料26-10-15在四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肥效。【方法】以玉米品种“良玉99”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稳定性肥料26-10-15(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量分别高出6.67%和14.72%,达到显著水平,且CK1比CK2产量高出7.54%,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千粒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4.55%和7.87%,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容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1.59%和3.32%,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收益最高,达到7124.63元/hm2,分别比CK1和CK2高2331.42元/hm2、3329.27元/hm2。植株性状方面,处理T的株高和茎粗都显著高于CK2,而穗位高度未达到显著差异,说明一次性施肥条件下,肥效利用率要高于常规肥料,但不会增加倒伏风险。【结论】相比于一次性施用普通肥料,施用稳定性肥料肥26-10-15能显著提玉米产量、千粒重和容重以及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相比于分次施肥,可降低种植投入,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哈茨木霉与腐殖酸肥配施对烤烟质量和植烟土壤特性的影响,为优质烤烟原料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单施哈茨木霉2 kg/hm2为对照(CK),研究哈茨木霉2 kg/hm2+腐殖酸肥225 kg/hm2、哈茨木霉2 kg/hm2+腐殖酸肥450 kg/hm2和哈茨木霉2 kg/hm2+腐殖酸肥675 kg/hm2对烤烟质量和植烟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与CK比,哈茨木霉+腐殖酸肥处理可有效提高烤烟农艺性状,降低根腐病发病率,改善中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效益,促进烟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哈茨木霉2 kg/hm2+腐殖酸肥450 kg/hm2处理烤烟团棵期和现蕾期的株高、平均叶面积均达最大,分别为41.33 cm、398.87 cm2和103.11 cm、828.23 c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枸溶性钙镁肥对加工番茄果实钙、镁吸收及品质的影响,为石灰性土壤条件下枸溶性钙镁肥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加工番茄为材料,不施钙镁肥为对照(CK),设3个钙镁肥用量:450 kg/hm2(C450)、900 kg/hm2(C900)、1 800 kg/hm2(C1 800)。测定果实的钙、镁含量、品质及脐腐病发生率,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用枸溶性钙镁肥可显著促进果实对钙、镁元素的吸收,并提高吸收速率,降低脐腐病发生率。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枸溶性钙镁肥均可提高单果重、颜色指数、果肉厚度、可溶性糖、VC含量并达到显著水平,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C1 800处理下果实的糖酸比、果肉厚度、VC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55.01%、29.51%、18.86%,硝酸盐含量最低,脐腐病发生率分别比CK、C450、C900处理减少了37.43%、19.11%、8.63%。【结论】在石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牡钙酸清土壤调理剂在油菜上不同用量试验效果。【方法】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处理1:不施肥;处理2:配方施肥(CK);处理3: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1500kg/hm2);处理4: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3000kg/hm2);处理5: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4500kg/hm2)。各小区除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不同外,其他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结荚数及千粒重;2.油菜产量随着该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4500kg/hm2时油菜产量最高;3.施用该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以及降低土壤可交换酸度,改善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当调理剂用量为3000kg/hm2时,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其他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及规律性变化;【结论】虽然施用土壤调理剂均提高油菜产量,但由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镁肥对红壤耕地油菜的增产提质效果,在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的水田和旱地分别设置了0、15、30、45和60 kg/hm2等5个镁肥施用量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对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籽粒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4.9~46.7 kg/hm2时,油菜籽产量达到最高。与不施用镁肥相比,增施镁肥增加了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质量,但对收获密度影响不显著;施用镁肥显著提高了油菜籽含油率,但降低了油菜籽的蛋白质含量,对油菜籽的含水率和硫甙含量则无显著影响;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籽粒油脂产量和蛋白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两者均达到最高;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施用镁肥对籽粒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均有显著提升效应,同时降低了亚油酸和芥酸含量,而对其他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较小。综合上述,红壤耕地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有利于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千粒质量,并提高了籽粒含油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蛋白产量,协同实现了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7.
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25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25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80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57.5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25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25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25 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量,提高棉花产量,增产14.34%;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0.2百分点;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干物质与产量大体相同,控失尿素减量30%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产量降低了5.85%;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增加了11.26百分点。【结论】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等问题,提高肥料施用效率,以马铃薯品种‘泉薯5号’为试材,研究肥料增效剂‘碳酶1号’的添加对其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梯度应用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基施复合肥750 kg/hm2)相比,新型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及产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高保肥作用和马铃薯营养品质,有效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其中处理E1[增效剂施用量为肥料量的10%(碳酶1号75 kg/hm2)+等养分施肥(复合肥750 kg/hm2)]产量最高,为32 675.03 kg/hm2,增产16.80%,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表现最好。减肥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处理F1(碳酶1号67.5 kg/hm2+复合肥675 kg/hm2)株高差异显著、茎粗差异不显著、产量差异显著;处理F1经济效益为56 310.00元/hm2,较对照(CK)增加3 135.00元/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化肥减施增效的潜力与区域适宜性,为该区域油菜产业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江苏(高淳)、湖南(安仁)、湖北(沙洋)、安徽(休宁和当涂)四省(共5个地点)布置以有机肥(M)用量(0、2 250 kg·hm-2)和施氮(N)水平(0、90、135、180、225、270 kg·hm-2)为控制因素的冬油菜田间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评估不同区域冬油菜最佳产量和施肥效益下适宜的有机无机配施技术模式及其减肥潜力。【结果】相比于单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显著提升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7.7%—43.3%。以最高产量为目标,各试验点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推荐化肥氮施用量分别为:高淳195 kg·hm-2,安仁199 kg·hm-2,沙洋195 kg·hm-2,休宁179 kg·hm-2,当涂185 kg·hm-2。通过模型拟合发现各试验点达到单施化肥最高产量时,有机肥施用可替代26.7%—45.9%的化肥氮投入,且随着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化肥氮减施潜力增加。不同有机肥用量下,油菜化学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有机无机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各氮肥梯度下油菜的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各试验点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增幅为24.4%—53.0%,化学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幅为26.3%—89.9%。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安仁、休宁和当涂试验点在施用180 kg N·hm-2并配施有机肥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依次为8 915、10 358和6 569元/hm2;而高淳和沙洋试验点在单施化肥(225 kg N·hm-2)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分别为11 252、8 500元/hm2。【结论】长江中下游部分冬油菜产区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可实现减化肥氮26.7%—45.9%的同时提高籽粒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或有机肥增收效益,实现减氮增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扎实推进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探索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比和有机肥替代化肥适宜用量,为科学合理配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在水稻上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以纯化肥处理CK为对照。5个处理分别为纯化肥处理(CK)、80%化肥+20%有机肥(T1)、60%化肥+40%有机肥(T2)、40%化肥+60%有机肥(T3)、纯有机肥处理(T4)。2019年纯有机肥处理(T4)为施用有机肥6000kg/hm2,2020年纯有机肥处理(T4)为施用有机肥9000kg/hm2。【结果】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养分均比对照纯化肥处理(CK)增加,两年试验各处理中均以T1(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与CK处理产量及收益最为接近,并且各处理的产量与收益均表现为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2020年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T1(配施有机肥90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