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甘肃酒泉产甜叶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采用乙醇超声水浴提取法,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功率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条件的影响;用HPLC柠檬酸-甲醇流动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甜叶菊中芦丁、圣草枸杞苷、山奈素、槲皮素、橙皮苷的含量;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中总黄酮提取物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乙醇超声水浴的最佳提取条件:80%乙醇、提取功率450 W、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0 min、温度85℃、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到0.88%;HPLC法检测甜叶菊茎叶中5种黄酮成分,以芦丁的含量(701.42μg/g)为最高,槲皮素含量(451.55μg/g)居其次,橙皮苷含量(297.54μg/g)与山奈素含量(241.21μg/g)较少,圣草枸杞苷含量(57.44μg/g)极微;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高达10.02 mg/g DW,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二者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R=0.769~0.792)。这为甜叶菊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甜种1号’是由高RA苷含量品种‘中山3号’和高总苷含量品种‘中山4号’杂交F1代高RA苷含量的甜菊新品种。‘甜种1号’的平均株高为77.35cm,叶色翠绿,叶缘锯齿宽且深裂,呈柳叶形;分枝多,地上部分枝数平均6.74;在江苏地区干叶产量194~210kg/667m2。2015年省鉴定试验该品种RA苷含量为7.79%(干叶质量比),RA苷/总苷为61.58%,对照品种惠农4号RA苷/总苷为51.9%,比对照增加9.68%(绝对值)。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及芦荟制品中的芦荟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测定芦荟及芦荟制品中芦荟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反相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ODS柱,以甲醇一醋酸(体积比50: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于359nm处检测.结果表明:芦荟甙的进样量为10μL、流速1.0mL/min和柱温40℃时,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102.0%;方法的精密度好,变异系数(CV)小于4.6%(n=10);方法检测限为0.05 mg/kg.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芦荟及芦荟制品中质量检验的一种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粒密度平均值为2.2g/cm3,剖面上不同深度间变化小,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平均土壤容重1.2g/cm3,大多数介于1.1~1.5g/cm3之间,属于粘质土壤;平均土壤含水量17.7%,不同土层无规律变化,剖面上绝大部分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在30%~60%之间,平均47.2%;土壤pH值为4.,平均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w为130.10g/kg;土壤水溶性盐分平均含量15.03g/kg(9.15~16.60g/kg),硫酸根含量w(SO42-)平均为0.990g/kg,远高于当地其它土壤;平均有效磷含量为3.690mg/kg;水解性氮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中分布无规律,平均值为49.02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27.445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18.740mg/kg,都明显高于其它土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南西部儋州、昌江、白沙,北部临高、澄迈和定安,主要甘蔗产区0~20cm土层共85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蔗区土壤pH值平均为4.50,88.23%的样品pH值5.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3g/kg,38.82%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小于10g/kg;62.35%的样品碱解氮含量低于60mg/kg;38.82%的样品有效磷含量小于10mg/kg;78.82%的样品速效钾含量小于50mg/kg;60.0%的样品交换性钙含量小于450mg/kg;80.0%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小于120mg/kg;28.24%的样品有效硫含量小于12mg/kg;83.53%的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蔗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木薯叶提取液制备及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优化了木薯叶提取液制备的条件,并且检测该提取液对甲鱼生长性能、血液化学指标的影响。试验首先对提取木薯叶的溶剂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其次将提取液经处理后加入甲鱼饲料中,通过分析检测甲鱼存活率、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性能、机体营养组成、血液生化及免疫能力指标,来确定其对甲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叶提取制备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mL/g)40 ∶ 1,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2 h;通过对甲鱼饲养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薯叶提取液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并能降低甲鱼机体内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了甲鱼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和免疫能力。因此,本研究不仅首次将木薯叶提取液作为添加剂加入甲鱼饲料,同时也为木薯叶提取液作为天然低毒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苦荞麦新品种定引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杂粮作物》2005,25(6):362-363
定引1号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经6年试验成功的具有抗病、抗旱、早熟、丰产、适应性广的优质(高芦丁含量)加工型苦荞麦新品种.籽粒水分含量11.48%,粗蛋白含量128.7g/kg,粗脂肪含量26.6 g/kg,粗淀粉含量659.3 g/kg,芦丁含量高达26.1 g/kg;2000~2002年3年全国区域试验定西试点平均产量2 213.55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27%;2002~2004年3年示范21点次,平均产量1 472.1 kg/bm2,较对照凉荞1号增产242.25 kg/hm2,各点增幅为3.1%~29.2%;2003~2004年在全市各地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070~2 520kg/hm2,增产幅度为3.6%~17.8%.适宜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未成熟叶为花青素(以矢车菊素代表)提取原料,研究其在可见光条件下的最高吸收波长和不同提取剂的提取效果,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分别对提取条件进行分析,利用SAS软件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木薯叶花青素最佳可见光吸收波长为533 nm,提取剂为酸性甲醇时提取效果好,最优提取工艺为:以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木薯叶花青素含量为158.78 mg/hg。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ICP-MS同时测定红参中8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硝酸-高氯酸体系进行湿法消解,ICP-MS分析,同时分析锰、铜、锌、钡、钴、铁、镍、鎘8种元素.结果 该方法线性范围宽,Mn、Cu、Zn、Ba、Co、Fe线性在0μg/L~500μg/L之间,Ni、Cd线性在0μg/L-100μ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0.9847~ 0.9999之间,检出限在0.0007~ 0.02mg/Kg之间.标准物质的RSD在4.45%~9.13%之间.结论利用该方法对标准物质茶叶中Mn、Cu、Zn、Ba、Co、Fe、Ni、Cd含量进行测定,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上述8种元素的分析要求.将方法应用于4、5年生红参中8种元素含量水平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山6号’是由高RA苷含量品种‘中山4号’(♀)和高总苷含量品种‘中山3号’(♂)杂交优选单株扦插繁殖获得的高总苷、高RA苷含量优良新品种。‘中山6号’的株高平均92.7cm,叶绿色,柳叶形,叶缘锯齿宽且深裂;自然分枝能力良好。该品种始蕾期8月初,干叶收割期在植株始蕾期前一周。干叶原料生产种植平均栽培密度约9000株/667m2,干叶平均产量为220kg/667m2,植株有效成分糖苷总含量(2015检测结果)为21.81%,RA苷含量为13.99%。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营养物质在木薯抗螨性中的重要作用,在获得遗传稳定的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开展了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叶组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4、8 d的抗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C1115叶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糖(WSS)、可溶性氮(SN)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是为害前的69.69%、69.29%和63.42%,73.16%、73.71%和72.75%,45.97%、46.21%和46.13%(P<0.05);但糖氮比(S/N)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59.15%、159.46%和157.83%(P<0.05),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无显著变化。螨害1、4、8 d的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BRA900叶组织中的FAA含量和WSS含量与为害前无显著差异,SN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48.50%、148.73%和148.77%;S/N显著降低,是为害前的62.61%、61.48%和61.92%;Pro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373.82%、367.33%和362.61%,但为害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红茶主要多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等16种不同产地的典型红茶为供试材料,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红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茶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儿茶素总量、没食子酸、绿原酸、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4.50-41.65mg/g,1.139 ~ 3.689mg/g,0~ 530mg/kg,0.63 ~ 4.48mg/g,苏红工夫、海南红茶、台湾红茶、越红工夫中的酯型儿茶素较高;英德红茶、台湾红茶中的黄酮醇类物质含量较高;正山小种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且种类少.槲皮素、杨梅素苷类物质仅在部分样品中有检出,含量分别不高于3.00mg/g和1.50mg/g,芹菜素未被检测出.根据红茶中主要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将16种红茶划分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13.
中山5号品种是以中山4号(高RA苷含量)为母本,中山3号(St苷中等含量)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菊新品种。中山5号品种平均株高88.7cm,叶绿色,叶缘锯齿宽且深裂,形为柳叶形,叶长平均10.38cm,叶宽平均2.91cm;茎嫩枝端及叶柄部被毛,自然分枝能力较强;干叶平均产量262~297kg/667m~2;2010年对植株有效成分检测结果:糖苷总含量为12.77%,St苷含量为12.67%,RA苷含量为0.02%,St苷/总苷含量达99.22%,为St苷超高含量品种,高St苷是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研究有机酸对木薯叶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青贮木薯叶最适合的有机酸种类及添加量。本研究以华南7号木薯幼嫩茎叶为原料进行青贮试验,设对照组、甲酸(0.2%)、乙酸(0.2%)和丙酸(0.2%)处理组,30 d后测定木薯叶青贮饲料pH、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木薯叶直接青贮品质较差,添加有机酸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和丁酸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提高了饲料相对值(RFV)。添加有机酸可以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并提高营养价值,添加乙酸(0.2%)和丙酸(0.2%)青贮品质较好,可作为木薯叶青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质谱分析小麦粉中50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GPC-GCMS在线净化、分离和检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3.06%~119.9%,相对标准偏差为0.88%~11.02%。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3~0.009 m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2个木薯品种'SC205' 和'SC124' 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钾(K0,K2O 0 kg/hm2)、低钾(K50,K2O 50 kg/hm2)、中钾(K100,K2O 100kg/hm2)和高钾(K200,K2O 200kg/hm2)4个施钾量处理,测定收获期木薯的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GB/T 5009测定华南9号(SC9)木薯含粉率、氢氰酸、无机砷(As)和铅(Pb),根据GB/T 15686测定SC9品种的单宁含量,研究不同生长期对种植在广西武鸣、隆安、合浦、崇左、桂林和梧州6个地方的SC9木薯含粉率、氢氰酸、单宁、As及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在不同地方的SC9木薯含粉率、氢氰酸和单宁会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含粉率在生长期为8、9、10个月时较高,氢氰酸含量在生长期为10、12个月时相对较低,大部分地区的SC9木薯单宁含量在生长期为9个月和10个月时最低;SC9鲜木薯中的As和Pb含量分别为0.08~0.26、0.24~0.55 mg/kg。此结果表明,SC9木薯在生长期10个月时获得了高含粉率、低氢氰酸、低单宁含量的木薯块根,较适合用于食用木薯淀粉的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丙酮震荡提取样品,在水解衍生的步骤中创造性地使用试管加入吡啶盐酸盐,于220℃的烘箱里水解1.5 h,经过处理后使用气相色谱EC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500 ng,相关系数为0.999 9;对香蕉、绿橙、花牛苹果、青苹果、猕猴桃、砀山梨6种空白基质分别进行了0.01、0.10、1.00 mg/kg 3个水平加标,其回收率为81.0%~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3%~5.7%;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并且烘箱水解的新方法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9.
食用木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薯类杂粮作物,选育高β-胡萝卜素、综合品质优良的食用型新品种是木薯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桂木薯9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Gui 9)是从新选048自交收获的未完全成熟果实中采用胚挽救技术获得再生苗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主要特征为株型直立、块根水平分布、薯形圆柱-圆锥型、块根外皮淡褐色或内皮粉红色、块根肉质橘黄色。鲜薯平均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中分别达到(45.12±7.04)t/hm2、(40.84±3.88)t/hm2;经检测,块根肉质淀粉含量为26.3%,β-胡萝卜素含量为454μg/100g,氢氰酸含量为35.1 mg/kg,总糖含量为2.0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为4.43 g/100 g,钾含量为553 mg/100 g。该品种富含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元素,且鲜食口感脆甜,被誉为“胡萝卜木薯”,其蒸煮食用及制作的木薯汁在色泽和口感上具有独特优势。该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强,中抗朱砂叶螨,适宜密植和机械采收,可在我国广西、...  相似文献   

20.
建立快速测定动物组织中克百威及其代谢产物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浓缩菠萝汁样品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利用乙腈提取,提取后溶液过Florisil硅土柱和墨炭黑柱,净化后的提取液经氮吹后用0.1%甲酸溶液-乙腈(50:50,V/V)溶解,进行UPLC-MS-MS分析。采用Eclipse Plus C 18色谱柱分离,用0.1%甲酸+5mmol/L乙酸铵水-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克百威和三羟基克百威分别在2~50.0μg/L和2~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在浓缩菠萝汁中克百威和三羟基克百威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2μg/kg和2μg/kg。添加范围为2~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7.2%~99.1%之间,RSD范围在0.367%~2.06%之间。该方法能满足浓缩菠萝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