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黄淮海北部地区土壤结构改善和籽粒产量提高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试验设夏玉米前茬深松、翻耕、隔年深松和传统耕作旋耕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深松、隔年深松、翻耕能够显著降低1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尤其以20~4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增加2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有利于维持夏玉米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7.79%~18.09%;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每公顷产量提高4.1%~9.3%。各处理间以深松和隔年深松处理表现最好,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隔年深松是兼顾高产节能高效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晔 《中国种业》2007,(10):42-42
近几年.菏泽市小麦产量逐年提高.夏玉米的种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2000年前的以套种为主演变为以夏直播为主。可农民一直延续以往的收获习惯.人为地造成了夏玉米严重减产。通过本试验.找出夏玉米的适宜收获期.为夏玉米适期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确保菏泽市夏玉米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3.
灌水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简易坑测和田间小区方式,对棉花每次灌水量的产量效应及对棉铃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每次灌水以450~675m~3/hm~3为宜。  相似文献   

4.
高付威 《种子世界》2021,(12):0096-0098
为了进一步明确微生物菌剂对于夏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本文选择以先玉 335 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利用随机区域试验方法,于 2018~2020 年连续三年接种固氮类芽孢杆菌菌剂 1—18、芽孢杆菌菌剂 L—56 以及 1—15 和 L—56 的复合菌剂。试验结果表明,2018 年,接种菌剂 1—18 的增产率为 16.05%,高于接种 L—56 的增长率 7.10%,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8.50%;2019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12.18%,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5.04%,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 14.52%;2020 年,接种菌剂 L—56 的增产率为 9.10%,高于接种 1—18 的增长率 6.52%,接种复合菌剂的最高增产率为11.74%。由此可见,不同微生物菌剂在不同年份中的影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且接种 1—18 菌剂和 L—56 菌剂都能够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同时复合菌剂的影响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下健壮素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玉米健壮素是由多种植物生长剂配制而成的多功能植物激素,含有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作叶面喷施,能补充植株营养,延长穗三叶功能期,从而达到改善果穗经济性状,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江苏淮阴县农科所试验认为,增产效果较为明显。为给我县在大面积推广这项新技术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年在撒拉镇进行了玉米不同密度喷施健壮素试验。  相似文献   

6.
灌水时期及灌水量对大豆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以‘晋豆19’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一次性灌水试验,设3个不同灌水时期4个不同灌水量处理。结果表明,3个灌水时期中,花荚期灌水对大豆产量的促进效应最佳,其次是鼓粒期、分枝期,但花荚期灌水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灌水6000 m~3/hm~2对大豆产量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花荚期灌水对大豆株高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是分枝期、鼓粒期。灌水时期和灌水量两因素对大豆株高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多重比较表明,花荚期灌水6000 m~3/hm~2对大豆株高影响最大;灌水时期对大豆干物质重的影响顺序为花荚期、鼓粒期、分枝期,花荚期灌水6000 m~3/hm~2对大豆干物质重影响最大。本试验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一次性灌水时,花荚期灌水60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都显著提高。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处理与偏施氮肥的处理相比,各项指标提高最为显著。长期不施肥,玉米的穗粒数最低偏施氮肥可以提高穗粒数,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产量较高,高有机肥与高氮肥配施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9.
为明确育苗移栽对玉米生育进程、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郑单958和京单68为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处理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和穗粒数分别较直播对照下降,但生育进程明显提前7~l0d,灌浆较充分,子粒含水量降低26.9%和31.3%,产量增加12.3%和10.4%,郑单958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种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品种棒三叶面积及茎粗系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在不同品种或不同叶位存在差异。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4个种植密度中,‘金海5号’、‘伟科702’、‘郑单958’在密度为90000株/hm2时产量为最高;其他3个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回归分析发现在10个已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行粒数。此结果为玉米品种选育和生产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育期间极度干旱的条件下,以冬小麦生育期间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各40mm),夏玉米生育期间灌两水(共计100mm)的处理夏玉米产量最高,达7466.58 kg/hm2。而且该处理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高于其余各处理,气孔阻力和叶温等生理指标则低于其余各处理,以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由于前茬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溉而造成的。本试验同时表明,研究作物的水分问题应与特定的种植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登海605和伟科702两个品种进行不同的混种处理,探究其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隔行种植的产量要高于其混合后播种的产量,而且要比对照组的登海605单产增加6.28%,比伟科702单产增加2.32%。因此,两个品种隔行种植可实现比单一品种种植高5%以上的产量目标,有利于普通大田种植的农户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的产量,是一种节本增效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雪峰  李建奇  张风云 《种子》2007,26(12):60-6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夏玉米品种的产量、千粒重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9个性状中,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千粒重(0.74506)>穗行数(0.71681)>穗位高(0.71580)>株高(0.71535)>穗粗(0.70681)>行粒数(0.67546)>穗长(0.66408)>秃顶长(0.66103)。因此,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高产育种中,要选择千粒重大、穗行数多的品种,同时加强穗位高的选择,而对穗长、秃顶长等性状的选择应适当放宽。该结果对夏玉米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灌水量对耗水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华北水资源日趋紧缺。小麦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 ,灌溉用水量大 ,但因本区降水量偏少 ,季节分布不均匀 ,年际变率甚大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目前生产上为追求高产 ,而盲目增加灌水次数 ,加大灌水定额 ,致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 ,研究小麦的需水特点 ,灌水时期 ,灌水量对耗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对节约用水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资料分析 ,探讨了适应于高产麦田的节水灌溉措施 ,使传统农业向节水农业发展 ,为高产麦田的灌溉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氮磷钾锌不同配方施肥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配施适量微肥锌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穗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穗粒数显著增加,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N、P2O5、K2O及Zn的施用量分别以404.78、376.21、100.01、23.82kg/667m2为宜,产量高达11622.50kg/hm2,比对照高4955.75kg/hm2,增产74.34%。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量对加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灌水量对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过量灌溉引起加工番茄落花落果,导致产量下降;灌溉量为5000 m3/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纹枯病对种子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繁、制种田在栽培管理上肥水较为充足,种植密度偏大湿度高,形成了特殊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在玉米制、繁种田有加重的趋势;经定点定株系统调查和分级考种,对穗长、穗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明确了不同发病级别对产量所造成的损失不同,尤其是达5级时间越早玉米种子减产损失越大.采取早期防治延迟发病时间,有降低产量损失提高种子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概述氮肥水平对玉米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素水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生理特性,合理施用氮素与获得较高产量和改善生理性状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从玉米植株形态、干物质积累、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叶片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方面阐述氮素水平对玉米产量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新品种M103为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别,玉米的株高、稳住高、空秆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夹角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产量性状中,穗粗、穗长、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虚尖长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千粒重和穗行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玉米的产量为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空白试验,其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高28.24%,比空白试验高7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