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平贝母进行离体培养,从而得到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方法以鳞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与不定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的激素种类与浓度。结果适当的激素组合及配比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最高的诱导率可分别达到14%以上、86.7%。结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9mg/L+NAA 0.5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 0.3mg/L;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0.8mg/L+NAA 0.3mg/L。  相似文献   

2.
3.
张郁松  寇炜材 《大豆科学》2007,26(2):190-193
探讨基本培养基、培养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大豆继代培养的影响.大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条件:以MS BA0.5 mg/L 2,4-D2.0 mg/L为培养基,pH在5.8~6.0之间,在1 000~1 500 Lx,2 h/d光照条件下,培养21 d后生长较好,愈伤组织生长量和增长倍数可分别达到11.23 g/瓶和10.23.  相似文献   

4.
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的愈伤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烟嘧磺隆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及分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经烟嘧磺隆处理的愈伤组织颜色略深、质地紧密,褐化增多。在烟嘧磺隆浓度为160 mg/kg 条件下,玉米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及分化率均达最低,分别为1.31%和0。110 mg/kg浓度烟嘧磺隆对糯玉米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质和凝固剂对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陆地棉河南79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光质和凝固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出愈率为82.61%~98.36%,愈伤组织的生长较快,其鲜重和干重也较高。在黑暗和红光条件下,外植体易诱导产生不定根,外植体长根的百分率达到23.91%~54.10%,在不同凝固剂中以0.2%Gelrite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真菌诱导子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真菌诱导子种类、诱导时间和浓度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真菌诱导子处理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龙眼拟茎点霉胶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采用100 mg/L浓度的龙眼拟茎点霉诱导子诱导15 d,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多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1.34%,且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真菌诱导子处理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较差,且增殖率显著下降。龙眼拟茎点霉作为龙眼病原内生菌,其活性诱导物能促进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积累,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免疫防御能力。研究结果为探究真菌诱导子对龙眼多糖合成和代谢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以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L.)为供试植物,建立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体系,为后期的细胞悬浮培养奠定基础。[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2,4-D、NAA、KT,设计L16(44)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组合为:6-BA 0 mg/L+2,4-D 1 mg/L+NAA 1 mg/L+KT 1.5 mg/L,以附加2,4-D 1 mg/L+KT 0.5 mg/L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适合细胞悬浮培养。[结论]筛选出适合紫茉莉愈伤组织培养的激素条件,可为紫茉莉组培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郁松 《大豆科学》2007,26(1):66-70
比较MS、B5、N6三种基本培养基,发现MS适合作为诱导大豆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添加激素6-BA 0.5mg/L,2,4-D 2.0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最好,过高或过低的浓度激素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不一样,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能力强于子叶;在所选择的六种大豆品种中,中黄13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最强;光照条件为12h/d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pH5.8~6.0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花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花2号无菌苗为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探讨,并对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建立了花生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进行悬浮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悬浮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mg/L+2,4-D 2.0mg/L+KT 1.5mg/L。悬浮细胞生长呈"S"型曲线,培养12d达到最大生长量,最适继代周期为12d左右,在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培养液的pH和电导率变化则均为先下降再回升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平贝母不同表现类型是否在总生物碱含量上存在差别,为其育种做准备。方法超声法提取总生物碱,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3%,另2种品系——紫茎紫叶、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7%、0.1830%。结论不同平贝母表现类型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显著差异,需要转向对其他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分析不同新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变化情况,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工艺:采用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醋炙、酒炙、姜炙、蜜炙)加工平贝母新产品。结果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总生物碱得率最高;与传统加工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0.191%)相比,醋炙、酒炙分别为0.242%、0.204%:姜炙、蜜炙分别为0.186%、0.167%。结论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2h。醋炙、酒炙能有效地提高平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姜炙、蜜炙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从改良培肥土壤、适时播种鳞茎、科学施肥、及时摘花打顶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在杭州湾南岸围垦沙地种植浙贝母的技术,为围垦沙地进行作物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金花茶子叶胚切块和成年植株叶片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花茶子叶胚去外表皮后切块,接种于MS+1.5mg·mL-12,4-D+0.5mg·mL-1KT中,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能较好地继代,蔗糖浓度为6%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金花茶成年叶片在流水中冲洗30min,75%酒精浸泡30s后,转入0.2%HgCl2消毒剂中浸泡8min,接种于MS+1.5mg·mL-16-BA+0.5mg·mL-1IAA+4mg·mL-1NAA中,愈伤诱导率为98.335%,遮光有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脱脂豆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乙醇浸提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温度70℃、乙醇浓度(v/v)70%、料液比为1:16、每次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2次.该工艺对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541%.  相似文献   

16.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胞杆菌TU100生长和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油菜根际高效定殖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U100为材料,研究其主要抗菌物质的代谢条件。证明其主要拮抗物质属胞外分泌型,释放到培养液中,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TU100在28-30℃生长旺盛,产抗菌物质也较多;培养48h数量达最大值,培养72h抗菌物质的产生量达高峰。培养液的初始pH值6-8有利于TU100增殖,抗菌物质活性也最强;通气良好的条件下TU100菌株生长好、产抗菌物质量多;培养基C/N比对菌株生长也有重要影响,C/N比为15时有利于TU100生长以及抗菌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茶炭疽病菌毒素的致病活性及理化性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产生有致病力的外毒素,引起茶树叶片坏死,形成枯斑,类似于病原菌侵染形成的症状。对该菌的培养毒素滤液进行了生物测定,以探讨最佳产毒条件和理化性质。得最佳产毒条件:pH=5.0、25℃且于Czapek-Dox培养液中连续振荡培养16βd。将茶梢浸入毒素滤液而感毒,而后用于茶炭疽病菌毒素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19.
以紫苏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紫苏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苗龄、黑暗时间、激素浓度及配比对紫苏芽再生均有较大影响。取13d苗龄的下胚轴先在分化培养基(MS+3.0mg/L BA+0.3 mg/L NAA)黑暗预培养8d后转为14h/d光照条件培养可获得较高的再生频率。诱导芽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mg/L BA+0.3 mg/L I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