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刚进入兔年不久,牛肉便遭遇迎头打击。从2011年2月第3周起,牛肉价格结束了连续17周的上涨态势,开始呈现下跌趋势,到4月第4周,牛肉市场价格已保持连续10周的下降形势,价格跌至35.54元/kg,比2月第2周的历史最高价36.59元/kg下降了  相似文献   

3.
不同肉牛育肥的牛肉产品生产对饲料粮消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繁殖母牛、哺乳犊牛和架子牛进行饲养试验及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进行的架子牛育肥试验和犊牛直线育肥试验,参考肉牛饲养标准和已发表的肉牛育肥试验数据,并根据目前我国牛肉产品提供状况和肉用牛育肥的饲料资源情况,分别比较不同肉牛育肥牛肉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粮食。结果表明,为获得等同重量的肉牛产品,直线育肥技术比后期集中育肥要消耗较少的粮食,而高档牛肉生产(高端肉产品生产)需要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升,我国的肉类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人们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开始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国内牛肉的产量增幅不大,且供需缺口巨大,这为肉牛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国肉牛企业应当瞄准市场需求,不仅能够弥补国内牛肉供应市场的短板,而且可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从肉牛产业链中的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牛肉消费市场3个层面对国内肉牛产业链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探讨中国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肉牛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牛肉与猪肉比价看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3家大型连锁超市和5家农贸市场牛肉和猪肉价格连续25周的跟踪调查进行研究,牛肉的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34元/kg左右,价格相对平稳;而猪肉平均价格由18.67元/kg,下跌了12.48%,呈现单边下跌趋势,通过对牛肉和猪肉价格比值的变化分析和牛肉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未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牛肉的消费量稳步增长,以中低档肉牛生产为主,高中档牛肉的需求将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现阶段肉牛到牛肉之间的联系现状和产出能力,掌握主要经济指标,确定计算肉牛产值的依据。 【方法】以张掖市肉牛与牛肉之间的联系现状为例,从中选取1个能够代表现阶段生产水平的随机样本(n=11777),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和分组,列出次数分布表与分布图,研究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5个变量的频率分布,并根据平均数() 和标准差(S)及其分布规律推算出总体平均数u的概率置信区间代表群体生产水平,作为计算肉牛产值的依据。【结果】现阶段进行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为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公牛育肥产肉占84.54%。其中西门塔尔占74.61%居主导地位,安格斯占16.08%,荷斯坦占9.31%。西门塔尔牛以宰前重在500~700kg的小架子牛育肥产肉占56.12%居主导地位,依次为大架子育肥占39.28%、小牛肉占2.57%和成年牛占2.03%。肉牛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5个指标样本分组频率与正态分布理论概率相关度高、绝对差值小,概率相近。【结论】现阶段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安格斯和荷斯坦,以公牛育肥为主。主导品种西门塔尔牛生产周期有缩短趋势,小牛肉生产起步。西门塔尔牛群的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均值为:684.94kg、385.16kg、316.85kg和56.47%、45.71%时,区间为:581.33≦x≦788.55、321.9≦x≦448.40、266.09≦x≦367.61、53.85≦x≦59.09、42.57≦x≦48.85。大群体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的均值为:678.13kg、379.54kg和55.81%%,区间为572.63≦x≦783.63 、311.42≦x≦447.66、52.34≦x≦59.28 。反映肉牛生产水平的5个经济指标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平均值()一倍标准差左右取值概率为0.6827,可用概率密度函数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正态分布特点,平均值左右一倍标准差范围内取值的概率最大为,平均值即为群体盈亏平衡点,且主导品种的宰前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较大群体分别高6.81kg、5.62kg和0.66%。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为张掖市规模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屠宰牛源为周边规模养殖场育肥牛,该结果能够代表张掖市域内肉牛大群体生产水平,指标平均值()可以作为计算肉牛产值的统计依据。生产中可以此为标准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当个体牛只或经营单位的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屠宰率、净肉率高于平均值时说明该牛只育肥状况较好或该经营单位经营状态良好,大概率保持盈利。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畜牧产品的国际化,我国应当利用国内目前市场肉类产品供应充足的机遇,尽快调整思路,研究应对开拓国外市场的新布局。以下是笔者提供的一些思路和建议,仅供参考。一、世界牛肉生产概况与我国在行业中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牛肉生产发展很快,牛羊肉增长速度超过猪肉,这是经济的发展和肉食结构调整的结果。我国牛的生产类型复杂,有草地放牧、异地育肥、老残牛淘汰,也有现代精饲料育肥。因此,质量、成本、价格都有很大差别。随着城市人们风行减肥热潮,牛肉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这是发展的趋势。在世界牛肉产…  相似文献   

8.
2003年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主辅换位和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战略,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被列为全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肉牛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肉牛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正在提升。但仍存在养殖户饲养繁殖母牛的收益低、养殖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发展高端肉  相似文献   

9.
高档牛肉的品质在嫩度、风味、多汁性等主要方面,须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可供高级饭店制作牛排之用。育肥生产高档牛肉,经济效益很高,每千克高档牛肉价格比普通牛肉高10倍以上。每头牛能生产高档牛肉30千克左右,其余的再作为普通牛肉之用。因此,育肥高档肉牛是农牧民致富的好门路,而且前景非常广阔。现将高档肉牛的育肥技术介绍如下:1严格控制育肥牛的年龄挑选6月龄、活重达到200千克以上的牛犊,育肥到18至24月龄屠宰。一般超过30月龄以上的牛,生产不出最高档的牛肉。2严格要求屠宰体重要求育肥牛到18至24月龄屠宰前活重应达到450~500千克以…  相似文献   

10.
卞进步 《中国家禽》2004,26(20):22-22
据中国食品报报道,近日,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乡三家寨有机肉鸡养殖协会收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书,确认该地饲养的有机鸡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有机禽类产品在贵州诞生。2001年,在“加拿大援助贵州省农村综合发展扶贫项目”办公室支持下,三家寨村利用当地水质较好、森林植被优良的自然条件,采用“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养殖肉鸡。经权威机构检测,该地饲养的有机肉鸡无激素、无农药残留、无有害微生物。目前三家寨每年可饲养有机鸡10万只。(卞进步摘)我国首个有机禽类产品获认证@卞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肉牛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表明,肉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省要实现肉牛产业的大发展,就要遵循肉牛业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和推进肉牛业发展战略,构建起肉牛生产、牛肉加工、流通和消费的连接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档牛肉是指制作国际高档食品的质量上乘牛肉.要求肌纤维细嫩,肌间有一定量的脂肪,所制作食品既不油腻.也不干燥,鲜嫩可口。一般包括牛柳、眼肉和西冷。高档牛肉生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质肉牛生产技术、高档牛肉的生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提高牛肉产品的竞争力,迎合市场的需求,是涉及整个肉牛产业链组织模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张掖市肉牛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肉牛产业链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以来,国内肉牛生产和牛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肉牛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经营和牛肉产业链尚未成熟,由此引起了牛源争夺、弑母杀青、屠宰加工产能过剩和流通不畅等问题。本文以日本为例,介绍了日本肉牛生产经营特点,分析了牛肉供应链构筑过程,为我国目前面临的肉牛经营和牛肉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肉牛存栏量在1.3亿头左右,年生产牛肉790万吨,位居世界第3位。然而中国的牛肉出口比率仅为0.3%,反之进口牛肉远远高于出口份额。一直以来。牛肉质量、牛肉产品深加工能力低是遏制我国肉牛养殖业朝更快更好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放牧育肥方式放牧育肥是指从犊牛到出栏,完全采用草地放牧而不补充任何饲料的育肥方式,也称草地畜牧业。这种育肥方式适于人口较少、土地充足、草地广阔、降雨量充沛、牧草丰盛的牧区和部分半农半牧区。例如新西兰肉牛的育肥基本上以这种方式为主,一般自出生到饲养至18月龄,体重达400千克便可出栏。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内肉牛产业形势及牛肉市场供需情况,以及近10年牛肉市场价格变动和未来走势、市场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导致牛肉价格不断推高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陕西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从落实政策措施、稳住产业根基-牛源基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化技术服务水平,发挥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鼓励多元化投资、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肉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牛的存栏总数从1980年的7200万头增加到2000年的1.4亿头;牛肉产量从1980年的26.9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95万吨,其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0%提高到2000年的8.9%,绝对量增加了174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世界肉牛业发达国家,通过提高良种化程度,提高专业化水平,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中高档牛肉,是我国肉牛产业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1世界各国牛肉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20.
国外牛肉产量级发展及我国产量级制度建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完善的牛肉分级体系一般都包括质量等级标准和产量等级标准。产量等级主要描述胴体的产肉性能,如产肉量、产肉率等,与胴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指标密切相关。详细介绍各国产量等级标准,提出我国产量等级标准的制订必须遵循通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