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兴安盟发展生态农业的视角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前兴安盟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一种单纯追求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发展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兴安盟应从实际出发,示范推广水田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种养结合生态农业:设施生态农业、农林牧水复合生态农业、农户庭院经济生态农业、农田立体种植生态农业等模式,实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高会  李智 《甘肃农业》2006,(7):151-152
中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的哲学基础、基本内涵、基本目标、指导思想扣技术支撑体系一致。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农业深入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中国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日益恶化的状况下,应运而生的生态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扩大农民就业、增加食品安全性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法律政策、技术体系以及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上给予支持,才能保证生态农业的顺利开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含义、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进而提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首批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所在地,浙江德清县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回溯了德清县生态农业实践的基本历程,总结了当前德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深入分析了“蚌-鱼-粮-桑-畜”复合系统、稻田生态种养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和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和主要价值,并基于当前德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德清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昆明后迅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生态农业旅游以农业为基础,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它以保持生态农业环境为原则,以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昆明生态农业旅游也在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迅速发展,针对目前昆明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作者在简要分析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示范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角度,根据双辽市农业科技示范场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1985年年初起,我所文献情报室决定为所内开展生态农业情报服务。当时,所内还设有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但我们认为,我所开展生态农业研究势在必行。一是因为,生态农业是既提高生产力又提供完美的农业环境的农业生产模式。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的道路。生态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二是因为,“生态农业”是一个综合研究课题。进行综合课题研究是我所的特长,也是我所能跟其它农业科研所开展竞争、立足于社会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型的农业经济模式过于滞后,无法达到现代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目标。农 业从业者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调整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基于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规划发 展计划,引导生态农业经济适应可持续发展趋势,建立适应国家发展方向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健康、持续的 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农业领域发展现状,分析生态农业经济特点和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从生态农业的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发展生态农业对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计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29-329,332
根据生态农业的含义,提出了“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氛围;突出生态农业的工作重点.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生态农业保驾护航;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