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表明:济薯22随密度的增加单株叶数、分枝数、茎叶鲜重和薯块鲜重均呈减少趋势;而叶面积系数结薯数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鲜薯产量呈现出密度小时产量低、密度大时产量高的规律;建议生产上旱薄地块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公顷株数75000为适宜的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甘薯‘漯徐薯9号’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漯徐薯9号’的高产生理特性,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栽后60天开始每隔20天做一次挖根调查,调查测定项目有:地上部茎叶鲜重和干重、地下部块根鲜重和干重、块根干物率、T/R值、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甘薯新品种‘漯徐薯9号’的生理特性为:前期地上部茎叶生长较快,中期茎叶生长平缓,中后期以地下部块根积累为主。地下部结薯早,块根膨大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库源关系协调,平均净同化率高于‘徐薯18’,在整个生育期内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明显高于‘徐薯18’,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漯徐薯9号’结薯早,是一个早熟品种,其净同化率高、消耗低,物质生产属于净同化率型。  相似文献   

3.
选用结薯数差异显著的甘薯品种商薯19和济徐23,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调查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测定根叶糖组分,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单株有效薯块数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济徐23相比较,商薯19发根缓苗迅速,整个生长前期均较为侧重吸收根系建成,且秧苗栽后15 d和30 d地上部和整个根系生物量比值(T/TR)相似;而济徐23较早完成不定根的发生(秧苗栽后15 d)和不定根向块根的分化建成(秧苗栽后30 d),封垄期(秧苗栽后45 d)具有较小的地上部和块根生物量比值(T/SR)。2个品种在生长前期根叶中蔗糖、己糖代谢和贮藏糖类多聚物的形成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商薯19整个生长前期比济徐23的根系蔗糖/己糖比率显著低,在块根分化建成过程中根叶间具有较高的蔗糖浓度梯度,且根系中存在2种低果聚糖(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秧苗栽后30、45 d叶片淀粉含量显著低;而济徐23在块根分化建成过程中根系仅有蔗果四糖,且与商薯19比,封垄期根系蔗糖/可溶性总糖比率相似而根系蔗糖/淀粉比率显著低。2013年和2014年的大田试验均表明,封垄期商薯19具有显著多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显著高的单株有效薯块鲜重(F=10.71,P=0.0170;F=13.97,P=0.0212),而收获时商薯19具有显著多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显著高的块根产量(F=353.89,P<0.0001;F=88.94,P<0.0001),济徐23具有显著高的平均单薯鲜重(F=10.32,P=0.0124)。  相似文献   

4.
以菜用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为材料,以苏薯8号为对照,对百薯1号的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生长动态研究表明,百薯1号具有以下特征:前期分枝数多,中后期生长平稳;在全生育期茎叶生长较快,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叶面积大;块根膨大平稳、持续时间长;T/R值比例合理,同化物运转速率快;叶片不同采摘次数对茎尖产量和薯块产量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甘薯南薯88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徐薯18为对照,对甘薯南薯88不同生长阶段的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南薯88与对照相比叶片功能强,地上部茎叶前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叶面积系数接近最佳值;净同化率高,同化产物由地上部向块根转移较早、较快;薯块膨大早,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薯北方区试中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回归分析发现,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小薯率和单株结薯数与鲜薯和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单株茎叶重和干率与淀粉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分析发现,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淀粉率和大中薯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单株茎叶重、蔓长、分枝数和干率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向均存在差异。因此,在高产栽培中,应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较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若进行高干率和高淀粉品种选育,还需注重干率和淀粉率等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北方甘薯主产区泰安市栽培的不同基因型的主要甘薯品种鲜薯、薯干产量与13个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及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间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研究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序,影响鲜薯产量因子的关联序为:分枝叶柄鲜重>分枝叶片数>地上部总鲜重>分枝鲜重>分枝条数>分枝叶片鲜重>主茎叶柄鲜重>主茎长度>分枝长度>主茎粗度>主茎叶片数>主茎叶片鲜重>主茎鲜重;影响薯干产量因子的关联序为:分枝叶片鲜重>分枝长度>分枝叶柄鲜重>分枝条数>分枝叶片数>主茎鲜重>主茎长度>分枝叶片鲜重>分枝鲜重>主茎粗度>主茎叶片数>地上部总鲜重>主茎叶柄鲜重;气象因子对鲜薯产量影响的关联序依次为: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低气温>平均气温>14时湿度>10cm低温>5cm低温>0cm低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对薯干产量影响关联序依次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cm低温>10cm低温>14时湿度>0cm低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反映了品种抗旱性的差异。通过抗旱系数聚类分析,将15个甘薯品种分为3个抗旱类型,抗旱品种: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叶面积系数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甘薯品种可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系数不能反映甘薯品种抗旱性。干旱胁迫导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则与甘薯品种抗旱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叶面积系数以及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网室内薯苗倒栽缓解了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的矛盾,减轻了甘薯冠层郁闭,从根本上解决了繁殖脱毒甘薯原原种茎叶徒长问题,倒栽比正栽分枝多,蔓短,叶面积指数长期维持在3.5左右,结薯早膨大块产量高,繁殖系数大,单产鲜薯增加21.7% ̄25.2%。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繁殖单位经济效益,加快了脱毒甘薯的推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鄢铮  王正荣 《作物杂志》2014,30(1):30-32
为了给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了甘薯的9个农艺性状与其淀粉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甘薯主要性状与淀粉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鲜薯产量>干物率>出粉率>单株分枝>单株结薯数>中薯率>单株蔓重>最长蔓长>大薯率。与淀粉产量最为密切的相关性状是鲜薯产量,关联度为0.9229,其次是干物率,关联度为0.9060,大薯率影响较小。因此,在选育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时,应该多选择鲜薯产量高、干物率高、出粉率高、分枝数较多以及中等薯块数量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脱毒甘薯的生长特性和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推广甘薯脱毒技术,选用没类型甘薯品种脱毒薯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脱毒甘薯具有栽后发根返苗快,植株健壮,封垄旱,基部分枝多,茎蔓生长速度快,叶面积指数提高,茎叶产量显著增加,结薯早,膨大快,块整齐而集中中等生长特性;并具有叶绿素分量提高,T/R值减小,经济系数高等生理特点。大面积示范与小区试验结果一致,鲜薯产量达2770kg/667m^2,比CK增505kg,增产22.3%,干率提高5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间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薯22为试验材料,按照喷施时间设置4个处理,研究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间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基部分枝数,抑制甘薯主蔓生长,降低主蔓长度,同时抑制甘薯地上部茎叶生长,控制单株藤叶重量,提高单株鲜薯重,从而提高甘薯的经济产量,并能有效提高甘薯烘干率,且均表现为封垄后喷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甘薯品种抗旱性评价及耐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差异。根据产量抗旱系数法分级,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6)为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0.4≤抗旱系数0.6)为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抗旱系数0.4)为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干旱胁迫导致甘薯的叶片数、蔓长、叶面积系数和生物量下降,品种间降幅不同,抗旱性强的品种降幅小,抗旱性弱的品种降幅大。这些农艺性状指标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徐薯18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4.
黑色地膜对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讨更为有效的甘薯覆膜栽培模式。采用田间试验与人工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模式的生理特性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模式垄内10cm土壤温度平均比透明膜低2℃,比不覆盖地膜高1℃;薯块产量比透明膜高18.0%,比不覆盖地膜高20.4%。黑色地膜模式具有地温适宜、茎叶生长协调、叶面积系数合理、地上下部养分分配合理、净同化率较高的优点,这是最终薯块产量较高的原因。且不用喷洒除草剂,无污染,省工省劲。覆盖黑色地膜将成为栽培甘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16.
大棚设施栽培对管花肉苁蓉接种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接种肉苁蓉个数、分枝个数、分枝长度、鲜重、干重。大棚设施栽培能显著提高管花肉苁蓉接种率(66.67%),单株柽柳接种管花肉苁蓉的个数提高116.67%;柽柳的分枝数、分枝总长度及分枝平均长度依次增加28.02%、71.31%、28.73%;柽柳根、茎、光合枝及管花肉苁蓉鲜重依次增加62.27%、121.47%、93.89%、131.09%;柽柳根、茎、光合枝及管花肉苁蓉干重依次增加23.75%、116.16%、35.18%、72.70%;大棚设施栽培管花肉苁蓉鲜干比为4.40,大田露地栽培管花肉苁蓉鲜干比为3.11大棚设施栽培管花肉苁蓉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16.77%,SSC含量降低了13.71%;但两者的累积量均高于大田栽培,其中可溶性糖累积量增加92.42%,SSC累积量增加99.40%。大棚设施栽培能够促进柽柳和管花肉苁蓉的生长,较大田更适宜管花肉苁蓉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济薯21是鲜食与淀粉兼用型甘薯品种,该品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2007、2008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定名。其突出特点是:萌芽性好,出苗率较徐薯18高20%~30%,中长蔓,茎蔓生长势中等,分枝数中等,管理省工,生长过程中不需翻秧。薯形纺锤形,淀粉含量高,薯块大小适中,  相似文献   

18.
史新敏  郭小丁 《种子科技》2000,18(3):158-159
网室内薯苗倒栽缓解了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的矛盾,减轻了甘薯冠层郁闭,从根本上解决了繁殖脱毒甘薯原原种茎叶徒长问题。倒栽比正栽分枝多,蔓短,叶面积指数长期维持在3.5左右,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繁殖系数大,鲜薯增产21.7%~25.2%。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脱毒甘薯推广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商薯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优质、高产甘薯施钾水平,以豫东地区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6种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的5个处理B(75 kg/hm2)、C(150 kg/hm2)、D(225 kg/hm2)、E(300 kg/hm2)、F(450 kg/hm2)鲜薯产量增幅为5.1%~ 22.0%,薯干产量增幅7.3%~42.8%,商品薯鲜重增幅8.1%~65.4%,茎叶鲜重减产幅度20.4%~43.9%,薯块干物率较对照提高0.5~4.2个百分点,淀粉率较对照提高0.44~3.66个百分点。增施钾肥能够有效抑制甘薯茎叶徒长,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量对龙薯2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钾肥(K2O)施用量(0、75、150、225、300、375kg/hm~2)对龙薯2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的,适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单株分枝数、蔓长、蔓重、薯块重和单株大中薯率;施钾能促进薯块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薯块干物率,且低钾对薯块干物率的贡献高于高钾条件。龙薯28号属于迟衰型甘薯品种。施钾能够提高膨大期(90~120d)的块根膨大速率的峰值,降低T/R(蔓重/薯重)比值。在土壤速效钾含118.6mg/kg水平下,施纯N 120kg/hm~2、P2O5 75kg/hm~2、K2O 300kg/hm~2,龙薯28号可获得最高鲜薯产量40 416.94kg/hm~2,最高薯干产量13 479.05kg/hm~2,最高淀粉产量9 154.55kg/hm~2,最高经济效益79 113.88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