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蜂群越冬成功后,若不进行合理的春季管理,仍会受到严重损失,发展缓慢,不能充分利用外界主要蜜源。春季管理是从蜜蜂早春排泄飞行和蜂群保温繁殖到群趋发展高峰或临近第一个主要流蜜期的饲养管理。其中心任务就是要促进群势的恢复和发展,力争在外界出现主要蜜源时,培养成强大群势。所以春季管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一、防止蜂群早春饥饿经过几个月的越冬,不同蜂群的饲料消耗可能有很大差异,有些蜂群的饲料已消耗尽,这就有必要在蜂群大规模排泄飞行之后进行快速检查。除了要查明蜜蜂的概数,蜂  相似文献   

2.
李忠 《新农村》2001,(2):19-19
1.认真观察经过一冬的冬蛰后,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会在蜂箱周围绕飞,这时要仔细观察蜂群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飞出的蜂多,蜂群较强,而且飞翔有力。相反越冬不好的蜂,会有不正常现象:有些蜂腹部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  相似文献   

3.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4.
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春季管理技术就是处于繁殖期蜂群的管理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a.全面检查开春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对蜂群进行一次快速全面检查,缺乏贮蜜的蜂群要及时补入大蜜脾;无王群要及时介绍贮备蜂王或并入它群;将箱底死蜂、碎蜡渣与霉变物清除干净。b.调整密集群势有利于蜂群保温繁殖和抵御病害,群势调整应掌握全场群势均衡、强弱适度、适当密集、蜂多于脾的原则。c.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在北方,室…  相似文献   

5.
1排泄适时越冬蜂群没有充分排泄,体内积存粪便多,会导致蜂王产卵的蜂群增多,严重影响产量。要根据天气预报,选择白天气温7℃、风力2级以下的晴暖天气,中午11时将蜂群抬到室外。达不到排泄天气不可强行排泄,否则会损失大量蜜蜂。排泄后适当紧脾,调整好紧脾料。2饮水适量繁殖期蜂群需水量逐日增加,若蜂场附近无洁净  相似文献   

6.
蜜蜂春季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红 《农技服务》2005,(2):38-39
<正>蜜蜂春季管理,是养蜂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季节。养蜂学上"春季"的概念,与气象学上的"春季"有所不同。蜜蜂春季,是指蜂群经过越冬后,从蜂王恢复产卵直到蜂群发展壮大的整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根据不同的气温、蜜源、蜂群强弱等条件,来搞好有关春季的管理工作。(一)开箱检查"立春"后,气温逐渐变暖和,要选择晴暖无风及外界气温在14-16℃以上的天气,进行开箱全面检查,了解蜂  相似文献   

7.
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指的是从蜜蜂早春飞行排泄和蜂群保温繁殖到群势发展高峰或临近第一个主要流蜜期的饲养管理。这段时间,正是蜂群越冬之后的更新、发展和壮大的时期,这个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蜂群数量的增长和蜂产品的产量。因此,蜜蜂春季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指的是从蜜蜂早春飞行排泄和蜂群保温繁殖到群势发展高峰或临近第一个主要流蜜期的饲养管理。这段时间,正是蜂群越冬之后的更新、发展和壮大的时期,这个时期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春季蜂群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的快慢,对全年的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春季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春季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条件发生变化时为西方蜜蜂添加营养,从而促进蜂群群势增殖,使蜜蜂健康养殖达到优质高产。分别于2012、2013年秋繁饲喂"花粉+乳品冻干粉+糖水"的蜜蜂营养饲料,比较蜂群群势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饲喂营养饲料后,蜂群群势分别增长20.03%、20.75%;与未添加营养的蜂群相比,添加营养后的蜂群群势显著增长(P0.05)。"花粉+乳品冻干粉+糖水"揉成团状饲喂蜂群后,蜂群群势增长明显,可促进蜂群在不利条件下的群势增殖,是一种理想的蜜蜂营养饲料。本试验为蜜蜂营养生理和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吴桂英 《农家科技》1997,(11):16-16
<正>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3个蜂场共48群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越冬前与越冬后的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中1个蜂场8群蜜蜂越冬期间病毒感染情况的变化,探究与越冬期蜜蜂健康紧密相关的病毒种类。结果表明,残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和以色列蜜蜂麻痹病毒(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IAPV)在越冬意蜂群中感染率很高。与越冬后正常蜂群相比,濒临死亡蜂群的IAPV基因组拷贝数极显著提高,达到了1×10~9左右;出现蜂群死亡的蜂场在越冬期间,蜂群DWV基因组拷贝数呈下降趋势,IAPV基因组拷贝数呈上升趋势。以上结果表明,IAPV是影响越冬期意蜂健康的最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滇南中蜂的周年状况及气候的相关性,探明各压力因素间与蜜蜂群势的联系,为滇南中蜂保种提供依据,于2018年1—12月每隔15 d用测子框测定90群蜜蜂群势,并以气候仪观察气象变化,分析蜜蜂的幼虫数、蛹数、工蜂量与蜜粉存储量的相关性,并探讨危及蜜蜂健康的各类潜在因素。结果表明:蜂群在冬、春季增殖激烈,全年中群势呈波澜起伏状;全年气候表现为冬春季降雨量少,温度波动较大,夏秋季节炎热湿润;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是构成蜂群变化的最主要的成分(a=0.977);蜂群内部蜜粉存储量与工蜂量(r=0.580)及卵/幼虫量(r=0.386)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温度(r=-0.248)呈显著的负相关。在周年变化中,滇南中蜂群势受蜂群外部因素和蜂群内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具有季节性,内部因素由蜂群管理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蜡螟、胡蜂、蟾蜍等动物的危害,它们骚扰蜂群、破坏巢脾或捕食蜜蜂。蜜蜂受到敌害后,轻者群势下降,重者除采集蜂大量死亡外,甚至造成整群或全场覆灭,给蜂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蜂生产中蜂农应加强对蜂群的管理,避免使蜂群受到敌害威胁,从而保障蜂群健康和养蜂效益。一、大蜡螟(一)为害特点大蜡螟,俗称巢虫或蜡蛾,对蜜蜂的危害性很大。巢虫有2种,  相似文献   

15.
阳新 《农技服务》1996,(9):33-35
<正> 加强蜂群秋冬管理,促进蜂群安全越冬,为来年多产蜜打基础十分重要。管理措施是: (一)培育越冬蜂群:越冬蜂群应是没有经过采集和哺育工作而又进行过飞翔排泄的健壮新蜂。 1、更换蜂王:在初秋期间培育一批优良善产的蜂王,以便更换老劣蜂  相似文献   

16.
蜜蜂授粉技术最近几年才被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应用在生产中,当蜂群的主要任务由采蜜转变为授粉时,管理技术也要相应改变.本文重点介绍授粉过程中蜂群的管理技术. 大田授粉一般都和养蜂生产结合在一块,由养蜂人员根据农业授粉业务的实际需要具体操作,蜂群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蜂箱的排列 执行授粉任务的蜂场,蜂群排列方式应考虑蜜蜂飞行半径、风向以及互相传粉的因素.一般采用小组(6群)散放,不宜一个蜂场放在一起,也不宜采用单群排列.采用前一种方式,离蜂箱较远的作物授粉不充分,蜂箱附近蜜蜂则过剩.采用单群排列方式,一是管理不便,二是蜜蜂飞行范围受局限,不利于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17.
夏季天气炎热,不仅是养蜂的主要季节,也是蜂群酿蜜和植物传花授粉季节。蜜蜂劳动强度大,易出现夏衰。夏衰即蜜蜂寿命大大缩短,蜂王产卵日趋减少,死亡蜂数大于出生蜂数。防蜂夏衰要早抓,在杀灭蜂螨的基础上,要加强蜂群管理,以利于蜂群的繁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12)
<正>1.冬季管理蜜蜂的寿命一般不超过3个月,平均寿命为40天左右;一旦气温降至8℃以下,蜂群就会在巢内结团靠食蜜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1)防饿蜜蜂在整个越冬期间饲料是否质优量足,是越冬成败的关键。饲料质优,蜜蜂采食后,蜂群安静稳定、寿命长、不春衰、春繁迅速;饲料质劣,则采食后很难消化,易引起大肚病,轻者患病,重者全  相似文献   

19.
蜜蜂性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蜜蜂性比是指蜂群中雌性蜜蜂与雄性蜜蜂的比例。本文对蜜蜂性比由谁操纵(蜂王还是工蜂)、影响蜜蜂性比的因素以及蜜蜂性比对蜂群生产力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蜜蜂性比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一年四季气候及蜜粉源植物花期的周期性变化,蜂群的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蜂群春季管理应围绕着创造蜂群快速增长的条件和克服不利蜜蜂群势增长的因素进行,其他季节流蜜期前的蜂群增长阶段管理可参照春季管理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