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撩穗收割早稻成熟后,抢晴天收获。收割时自稻穗穗颈下端大约在株高2/3处撩穗。将撩下的稻穗用电动机脱粒。2.掌握适宜的还草量一般高肥力稻田鲜草还田量为1/2,中等肥力、低肥力的稻田鲜草还田量为2/3。3.施用腐秆灵稻草翻沤前,每100公斤鲜稻草施用0.5公斤腐秆灵菌剂,以加快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获得了油稻稻种植制系统的试验数据,首次提出后效钾量概念。以后效钾量校正对各季作物当季的实际供钾量,进而正确地反映了各季作物产量与供钾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在稻田土壤供钾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施钾的后效作用很大以及油稻稻种植体系的最大产量钾肥投入量为:油菜16kg K_2O/亩、早稻9.64kg K_2O/亩、晚稻8.79kg K_2O/亩;最佳经济效益钾肥每亩投入量为:油菜11.79kg K_2O、早稻15.28kg K_2O、晚稻6.67kg K_2O。其分配比例分别为1:0.60:0.55和1:1.30:0.57。提出油菜重、早稻重、晚稻轻的施钾原则,以充分发挥施钾的后效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3.
“稻—稻—油”模式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意义重大,是湖南的主攻方向。本文从早稻种植、晚稻种植、油菜种植3个生产阶段总结“稻—稻—油”生态高效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并分析其经济效益,以期为湖南“稻—稻—油”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育配套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稻田养鸭、实行稻鸭共育是目前我县开展种养结合、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途径,2001年全县稻鸭共育面积2823亩(早稻730亩、晚稻2093亩).稻鸭共育具有除草吃虫、增肥控蘖、减少污染、提高品质、节本增效等优点,一般每亩可增收100元左右(节省肥药成本15元、增加养鸭收入85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其节本高效等优势得以迅速推广。对油—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油—稻免耕直播的油菜产量较油—稻旋耕直播仅减少3.8%,但水稻产量增加5.6%,且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增加13.7%;油—稻免耕直播的总成本较油—稻旋耕直播减少12.0%,净收益增加18.3%;油—稻免耕直播、油—稻旋耕直播的净收益较冬闲—稻免耕直播分别增加58.1%和33.6%。表明冬种油菜可有效增加稻田系统的农民收入,且油—稻免耕直播可作为今后重点推广的一种水旱轮作节本增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2003—2005年三明市在海拔300—500m耕作区,示范推广稻(烟草)-稻-莴苣、辣椒-稻-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菜(西瓜)-稻-莴苣等一年3熟多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年共示范推广1万hm^2以上,其中示范片1000hm^2,一般田块早稻产量400kg/667m^2、晚稻产量500kg/667m^2,全年稻谷产量9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江淮流域的稻田适合于一年两熟稻———麦、稻———油、稻———肥耕作制度。本区域雨水充沛,稻田位于低洼地带,排水不畅,冬播难度较大,部分稻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造成光、温、水、土资源的浪费。如本区信阳市稻田面积30万公顷,稻茬油菜不足15万公顷,小麦绿肥种植面积很小,差不多有一半稻田冬季空闲,有些虽已复播油莱,但因掌握不好节令,耕作管理粗放,造成广种薄收,影响着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开发带的形成。稻茬油菜的主要障碍是:水稻腾茬迟,整田耗工费时,油菜适播期短,地下水位高,土壤渍水,冬季冻害等。针对障碍因素,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即…  相似文献   

8.
<正> 江淮丘陵地区是我省主要水稻产区之一,稻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左右.五十年代前后,这个地区部分稻田原实行中稻一休闲(冬沤或冬干晒垡) 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进行了沤改旱、一熟改两熟、单季稻改双季稻、发展油稻稻等耕作改制,熟制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这个地区北部和中部稻田;多实行稻麦两熟为主的复种(轮)连作制;南部稻田多实行肥稻稻或油稻稻为主的复种(轮)连作制.由于熟制类型单一,多数是复种连作,导致稻田土壤结构变坏,肥力日趋衰退,影响农作物持续增产.实践证明,实行多种复种方式相配合,建立用养结合、  相似文献   

9.
动态·简讯     
广东耕作制改革新进展———稻田123种植模式近年来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的南海区、增城市和东莞市开展稻、菜田耕作制改革试点,以示范推广一季中晚稻配套的“菜-稻-菜”耕作制(稻田123种植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连续种植蔬菜等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5种传统模式,肥—稻、肥—稻—稻、油—稻、油—稻—稻和麦—稻作对照,研究了麦—瓜—稻模式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麦—瓜—稻比肥—稻—稻、肥—稻和油—稻相应增产-15.8%,14.05%和18.15%,而经济收入提高1.05~2.21倍,土壤有机质、N、P_2O_5、K_2O含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品种在水稻上的增产效应以硫酸钾最好,硫磺次之;在油菜上以石膏最好,硫磺次之。硫素当季利用率早稻为7 5%,晚稻为10.9%,油菜为29 6%。在不施硫条件下,土壤硫素表现亏缺;在施低量硫条件下(每季作物施硫15kg/hm2)基本上可以保持土壤硫素的平衡;在施中、高量硫条件下,土壤硫素均有不同程度盈余。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连续两年施用硫肥后,可以隔年或隔季不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改革的进展,江南农村相当程度上普及了麦—瓜—稻耕作制。一般年份里,麦—瓜—稻每亩可以获得粮食超千斤,年产值四五百元(西瓜产量以2000斤计)的收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我们在麦—瓜—稻耕作制的基础上,改用麦田间作平菇(引进露地种植平菇的技术),然后套入西瓜—后茬稻的新型耕作制初步获得成功,经一年试种,亩产粮497斤,年产值高达1302.34元,纯收益比麦—瓜—稻高60~70%。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两年稻茬油菜保护性耕作栽培大面积平均单产115.2kg/667m2,平均每667m2节本增收达59.2元。实施本技术具有免耕省力、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农民易接受的特点,是一项先进实用的保护和改良稻田耕层土壤,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技术。其主要技术如  相似文献   

14.
湖南稻-油、稻-稻-油轮作制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湖南省稻-油、稻-稻-油轮作制高效施肥技术体系,2007~2009年对湖南省水稻、油菜主产区开展了当地习惯施肥调查。调查表明,湖南省稻-油、稻-稻-油轮作制施肥上存在: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有机肥用量偏低,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技术需要提高;农民施肥盲目性和随意性大,缺少必要的施肥技术规程等问题。建议调整施肥结构,合理控制氮肥用量,适量增加磷钾肥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推广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技术;加强土肥监测,尽快制定合理的施肥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正> 油菜——西瓜——晚稻一年三熟制,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方式。这种水旱轮作套种栽培方法好处很多,主要有:①粮经结合,增产增收。稻田种植“油、瓜、稻”,既抓了粮食生产,又抓了经济作物生产,促进了粮经双丰收。我县连续三年示范推广“油、瓜、稻”一年三熟制,一般油菜667m~2产菜籽70kg,西瓜2500~3000kg,二晚杂交稻  相似文献   

16.
作物布局必须在养地的基础上,充分用地,建立一个以增加农业生产周期总产量为目的的最佳结构。解放三十多年来,华容县在稻田改制上,着重发展了以稻稻绿肥为主体的耕作制,获得了粮食大幅度增产。解放初期,即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一年,全县以一季稻为主,双季稻只占水稻面积的百分之十三点二,平均总产为二亿五千八百万斤;  相似文献   

17.
麦茬套播和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面积越来越大,杂草稻的发生又有抬头.由于麦茬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不翻耕,一旦发生杂草稻则危害多年,其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已严重影响了直播稻、麦套稻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分析了麦茬套播稻、直播稻田间杂草稻暴发原因和危害特性,提出了合理耕作布局及传播防治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津稻1187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增产潜力大,稳产性能好,1986年我县从天津市农作物所引进试种,由于我们良种良法一起抓,加快了津稻1187的推广速度,七年来推广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累计推广面积47万亩,连续四年成为我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其中1992年津稻1187种植面积达18.7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73.3%,占春稻面积的90.8%。  相似文献   

19.
稻—稻—草栽培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千家万户的耕作方式,种草养鹅由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现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种植黑麦草2584公顷,年出笼灰鹅971万羽,是1994年210万羽的4.6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控制稻田甲烷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采用静态箱在模拟池中进行了不同稻作制处理甲烷排放通量动态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田甲烷的年排放总量以稻-稻-冬泡制处理最高,为1498.52kg/hm^2,稻-稻-绿在中,为1437.66kg/hm^2,稻-稻-油采制处理最低,为1230.95kg/hm^2晚稻甲烷排放量多于早稻,3种处理早稻的最大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晚出现在返青期,讨论了稻田甲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