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籽壳代料立体规模栽培细质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万兰英,孙卫(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乌鲁木齐,830000)罗明,何世武(新疆农业大学)(农八师一四二团)细质黑木耳商品性好,售价高。但其抗杂能力差,栽培者多,成功者少。如何以棉籽壳代料立体规模栽培细质黑木耳,...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年预备试验、二年的正式试验,从目前黑河地区椴木栽培应用的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菌丝发育好、抗杂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代料地栽的黑木耳菌种,对现有的栽培料的配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纬寒地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的关键是,提高作菌技术降低污染率,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控制污染率.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黑木耳枯落叶袋栽技术,包括菌种的选择,枯落叶种类的选择及处理,栽培料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装袋、灭菌与接菌,出耳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黑木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选用优良菌种 栽培黑木耳的菌种是由椴木栽培黑木耳菌种中驯化筛选而来的。栽培种的菌龄30~45天为适宜,这样的栽培种生命力强,可以减少培养过程的杂菌中污染,也能增强菌种的抗霉菌能力。一般选择菌丝体生长陕、粗壮、接种后定檀决、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片大、肉厚、颜色深的作为菌种。  相似文献   

5.
1.选用优良菌种 栽培黑木耳的菌种是由椴木栽培黑木耳菌种中驯化筛选而来的.栽培种的菌龄30~45天为适宜,这样的栽培种生命力强,可以减少培养过程的杂菌中污染,也能增强菌种的抗霉菌能力.一般选择菌丝体生长快、粗壮、接种后定植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片大、肉厚、颜色深的作为菌种.  相似文献   

6.
1.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并将液体菌种应用于生产中,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工艺条件是:1000 ml三角摇瓶装液体量600 ml,转速150 r/min,培养周期96 h,经深层发酵罐培养96 h,所获得的黑木耳液体菌种活力强、菌龄一致,将其应用接入栽培袋,菌丝萌发、吃料快,生长整齐,较固体菌种增产16.7%。  相似文献   

8.
红色脉孢霉 (Neurosporspp)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黑木耳栽培菌制菌期危害最为严重的杂菌之一 ,其生活力强 ,生长速度快 ,并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 ,由于它的侵染、发生 ,严重影响菌种质量 ,甚至造成菌种报废 ,因此病害的发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导致许多中、小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场停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菌种选择、适期栽培、培养基配置及处理、发菌期管理、出耳期管理和适时采收等6方面阐述了黑木耳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者获得高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黑木耳是众所周知的佳肴和保健食品,国内外对其需求量日趋增多,椴木栽培法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适应袋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的推广,加快菌种生产速度,提高菌种质量和降低成本,我们于1988年在乌鲁木齐县二宫乡进行了本试验.一、试验方法供试黑木耳菌株(Auricularia auri-cula)引自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中心,试验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平  刘林 《农技服务》2000,(4):23-24
<正> 整玉米芯(不经粉碎)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收益大之优点。 (一)栽培季节与菌种选用 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在栽植上尽量使产耳期避开炎热暑天。适宜栽培期为:春季3月中旬至3月下旬,夏季6月下旬至7月上旬。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及产量的高低。标准是:菌丝生长旺盛洁白、纯度高,选择绒毛粗、壮、密、齐及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场地选择、段木准备、菌种选择、适时接种、上堆发菌及管理、散堆排场、起架出耳、越冬管理、病虫害及杂菌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黑木耳加长袋全年栽培技术,包括原料和品种选择、菌种配方、菌种制作及发酵、下地后管理、出耳期管理、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黑木耳加长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特 《今日农村》2006,(11):35-35
一、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超温  相似文献   

15.
一、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椴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  相似文献   

16.
<正>黑木耳制种程序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培养。母种培养方法可参照黑木耳菌种分离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方法。一、原种镧作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配方。木屑培养基:锯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地栽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设备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的优点。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制备菌种按栽培计划选择制备抗杂菌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菌龄适宜、纯正、无污染、适宜当地栽培条件的优良菌种栽培。2栽  相似文献   

18.
天然林下黑木耳地摆栽培是代料栽培的一种,即是以阔叶树木屑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灭菌后,人工接进黑木耳菌种,室内养满菌丝,在温度适宜时摆放在兴安落叶松(针叶)林内,利用兴安落叶松(针叶)林内有利于黑木耳生长的小环境进行出耳的一种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5个毛柄金钱菌菌株、6个培养基配方、4种出菇方式和3种不同菌种作生产菌种进行了毛柄金钱菌栽培试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其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金杂19菌株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可作为今后北方地区栽培的当家菌株进行推广种植;以培养基为棉籽壳45%,玉米芯40%,麸皮8%,玉米面6%,石膏1%的配方,生物转化率、产量、纯收益最高;选用玉米粒原种作为生产菌种接种栽培毛柄金钱菌增产明显;出菇方式以菌袋站立覆土栽培为最佳,较菌袋站立不覆土(常规栽培ck)增产鲜菇20%.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杂菌污染、害虫为害、孔内菌丝枯萎和退菌现象,从而造成菌丝稀疏、发菌缓慢、菌种不萌发、料袋分离、烂耳、菌袋褐变或黄耳等,是黑木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